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吉祥图案是以象征和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陶瓷装饰中尤为表现突出,丰富了吉祥图案的表现力,形成了画中有意,意传吉祥的普遍现象。陶瓷装饰,这个词是指修饰打扮之意,所谓的陶瓷装饰,是指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去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组合,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视觉艺术世界。陶瓷...
陶瓷的釉料原本呈粉末状颗粒,要使其附着在坯体表面,就需要加入适量水调成液状,利用坯体的吸水性将其施着上,待水分蒸发后再经高温煅烧,熔融成玻璃状釉面。古陶瓷的施釉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涂釉、浇釉、浸釉、漂釉和吹釉等。采用什么方法施釉,需要根据釉浆的性能、坯体的强度、器物的大小以及施釉的部位等因素而定。坯体在施釉前均应适当干燥,使之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同时应打扫干净,清除灰尘。不同的施釉方法产生于不同年代...
常言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当下,似乎房产投资都不及艺术品收藏的魅力。眼下加入到古陶瓷收藏队伍中的人越来越多。可观的投资回报使得不少人赚得钵满盆溢,但也有不少人因为“看走眼”摔得是“鼻青脸肿”,更有近乎倾家荡产的个例。 1.器型。从商、周、秦汉比较单一的器型发展到现在的梅瓶、盘口瓶、冲瓶、天球瓶、象耳瓶、玉壶春瓶、柳叶瓶、凤尾瓶、转心瓶等。每一种瓶型都有一个首先创烧的朝代,各个时期的瓶...
赵月汀 灰陶人头形三乳足壶 秘色瓷刻团花纹壶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热衷于修仙访道的李白以此诗句咏唱神仙般洒脱的生活,诗中的“壶”暗指道教张天师的弟子张申的传说,张申有一把酒壶,只要念动咒语,壶中便会展现日月星辰、蓝天大地和亭台楼阁等奇景,张申更是每晚钻进壶中入眠。 张申藏...
目前我们见到的鉴定报告和证书都非常不规范,寥寥几句形容词就代表了鉴定的全部内容,简单倒是简单,往往没有说服力。更何况有些人利用收藏者的无知,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致使鉴定报告和证书完全失去了公信力。规范鉴定报告和证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 一件器物的鉴定报告或鉴定证书,到底应当如何出具呢?笔者认为如果确定一件器物为真品的话,就要把鉴定的全过程和鉴定内容详细记录在案并表述清楚。它包括器物的名...
“火光”或“贼光”是鉴定者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词汇,是指瓷器釉面过于光亮。通过复制实验证明,在化学成分和烧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仿器物釉面确实要比古代真品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界物质的侵蚀,一是釉质本身的脱玻化现象。土壤中的酸、碱、盐和空气中的紫外线,长期作用于陶瓷釉面,就会使其受到侵蚀。脱玻化是釉质本身长期自我调整的结果,年代越久脱玻化现象越严重。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使陶瓷釉面逐...
火石红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垫烧痕迹。旧时在没有火柴的年代,人们取火是使用火镰敲击火石,用所产生的火星来点燃火绒。火石是一种石英岩,表面常常附有一种铁红色的皮壳。古瓷露胎处表面经常会形成类似的斑晕,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火石红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火石红斑成了鉴定元青花的一大标准,然而现在的原料和烧成方法都与元代发生了变化。首先元代烧瓷用的“麻仓土”已经枯竭,当代瓷土含铁量普遍较低。其次现在也不用...
从考古挖掘的窑炉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原始陶器的烧成非两大阶段。一是无窑烧成阶段,也就是所谓平地堆烧;一是穴窑烧成阶段。 平地堆烧非常简单,就是将晾干的陶坯堆在一块平地上,周围架置柴草,点火燃烧,待柴草燃尽熄灭即可。无窑烧成应当是最原始最古老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烧成工艺,在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和佤族的制陶过程中,仍然使用这一烧成方法。 介于无窑烧成和穴窑烧成之间,还有一种过渡形式叫泥皮薄壳窑烧制...
在传统标形学鉴定中,对古陶瓷的釉质鉴定基本是依靠人眼,最多也只是利用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人们通过釉面的颜色、质地、光亮度、透明度以及釉下气泡的多少大小疏密等做出分析,并得出结论。这种鉴定结论往往因人而异,主观多于客观,未知多于已知,甚至连表述用语都是以形容词代之,含义极其模糊。以釉色为例,鉴别釉面颜色是釉质鉴定的基础,影响釉色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因化学成分的不同产生不同颜色,也可以因烧成环境...
长石釉就是用长石替代草木灰做熔剂配制的釉料,属透明釉的一种。它也是在清代晚期由欧美传入中国的制釉新方法。其特点是釉面硬度高,光亮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高温黏度大,不易流淌,发色均匀,原料来源广,化学成分稳定,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传统灰釉、石灰釉与长石釉比较,其缺点是烧成范围较窄,高温黏度较小,流动性大,原料来源复杂,化学稳定性差。 中国古陶瓷研究界的许多学者认为,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用...
多元釉也叫传统矿物釉。它不同于二元配方的灰釉,也不同于一元配方的土釉,是采用多种天然材料或简单人工合成材料配制的釉料。从现有研究资料分析,多元釉的初级产品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的部分青瓷,与前朝青瓷已经有了明显不同,胎的白度明显提高,釉的玻璃质感亦有增强。尽管如此,它还只是多元釉的初创期,多数产品胎、釉结合牢固度较低,且开片明显。多元釉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唐代有南青北瓷之说。青指的是越窑瓷器,...
古代陶瓷的釉质鉴定之灰釉、土釉 灰釉是用草木灰做熔剂配置的釉料。它是最古老的瓷釉品种,也是制釉工艺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商代原始青瓷出现,人们就开始用草木灰制釉。早期灰釉产品之所以都是青瓷,就是采用了胎釉同源的制釉方法。 草木灰的品种有很多,性质也各异。龙泉窑的工匠把它加在青釉中,用来提高硅含量,避免了直接使用矿物石英的加工难度,起到增强釉面光亮度的效果。景德镇的工匠又利用它的耐火度,掺入料渣制作...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 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
低温彩属于陶瓷釉上装饰用彩,主要有色剂和熔剂组成,它的熔融温度较低,一般在750℃~850℃之间。色剂包括着色金属氧化物、着色硅酸盐、硅铝酸盐、铝酸盐、铬酸盐、铁酸盐等。它们在颜料中形成固溶体或混悬体。熔剂为低熔融温度的玻璃体,为碱金属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硅酸铝玻璃或硅酸铅玻璃。色剂及合成着色矿物的熔融温度较高,在低温中不能熔融,必须混加低温熔剂作媒介来降低颜料的熔融温度,并使之牢固地附着于瓷面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