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继2007年首次发现距今1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后,近日,考古人员在同一探方新出土了27块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根据化石断块在人体解剖部位上重复出现的情况,推定化石来自另外一个个体。 据介绍,新发现的化石断块有完整的枕骨、部分顶骨、眉脊、面骨和颅底骨等。其中,面骨和颅底骨属首次发现,骨骼多数可拼接复原,分布在9号探方西部约3平方米的范围内,和原发现的头骨化石相距较近,属同...
两年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采用首创的新技术,对位于许昌市禹州市一古寺内的巨幅壁画进行了数码临摹,将壁画的全貌真实地还原出来。现在,又是洛阳的壁画保护专家施巧手,将这组藏在古寺中的壁画成功揭取下来,着手进行修复保护。 许昌古寺藏壁画,洛阳专家两度伸援手 “这组壁画和洛阳很有缘分,两年前,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派人对其进行过数码临摹。”昨日,说起正在许昌禹州昆仑寺揭取...
新发现的原始牛牛角化石。 (图片由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队提供) 日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发掘队2013年对灵井许昌人遗址考古中又有重要发现,在十号探方内发现一对较完整的原始牛牛角(角心、胶质外壳一般保存不下来),与以往的发掘时仅有的一些牛角断块和单个牛角相比,同一个体牛角的完整发现,更加丰富了考古学家对遗址上这种史前动物的认识。出土牛角化石的十号探方与九号方相邻,九号方以曾...
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曹操;说曹操,离不开许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在汉末的社会动乱中,广大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不仅社会秩序荡然无存,而且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面对这种局面,曹操希望尽快恢复社会秩序,重构一个理想社会。正如他在《度关山》一诗中写道:“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
6月24日至25日,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博物馆与科技处处长付玉林一行4人到许昌市调研文物保护工作,许昌市文化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许昌市博物馆、许昌县杨水才纪念馆、襄城县毛主席纪念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实地调研了许昌关帝庙、灵井“许昌人”遗址、襄城城墙、襄城文庙、襄城乾明寺、禹县钧窑址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禹州怀帮会馆、十三...
9月4日,许昌市博物馆在市第七中学举办了《许昌市基本建设文物保护成果展》流动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版面近60块,每块版面都以精美的文物图片和详尽的文字描述了自1997年9月以来,许昌市在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尤其是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保护和抢救的大量对研究许昌历史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物,反映了许昌考古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和保护地下文物方面的突出成绩。展览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观看,受惠学生达到2000多名。 ...
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和禹州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列入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市委、市政府对两馆建设高度重视,近日,秦春梅副市长专门听取了两馆的建设情况汇报,提出了要合理安排工期,建立工作台账;加强专家指导,严格控制古(仿古)建筑维修质量;坚持方案先行,同步做好室内陈展设计;加大监管督查力度,加快工程建设的意见和要求。 许昌市文新局认真落实秦市长的意见要求,局党委就两馆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
近日,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在长葛市组织召开了打绳赵汉墓群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专家论证会。 打绳赵汉墓群,位于长葛市老城镇打绳赵村,面积1000多亩,是长葛境内一处规模较大的汉代墓葬群,地下古墓密集,分布面积较大,文物埋藏十分丰富,对研究中原地区汉代历史、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2011年被许昌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期,长葛市政府拟在打绳赵汉墓群附近规划由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重...
这是7月17日记者在东城区亨源通世纪广场建筑工地拍摄的古代陶窑遗址。近日,我市文物部门在对亨源通世纪广场建筑工地进行勘探时,发现一座古代陶窑。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对这座陶窑进行了清理发掘。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座陶窑由前室、窑门、火膛、窑床、烟囱五部分组成,火膛位于窑床与窑门之间,葫芦形窑床中部铺设有素面方砖,砖上钻有数量不等的小圆孔,用来支撑器物。陶窑内出土了部分条砖、素面方砖等陶质建材。 ...
记者10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项目取得了新的成果,文物考古者在该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居住活动面,专家称这些新发现与“许昌人”一脉相承,为研究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郊,发现于2005年,距今40000年前后。2011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 ...
记者 杜文育 本报许昌讯 2月29日上午,中国钧瓷十二兽首新闻发布会在许昌召开。甫一亮相的钧瓷十二兽首,便紧紧抓住了人们的目光。 王建伟,禹州市大龙山钧瓷文化有限公司掌门人。2011年8月,他采用“炉钧”烧制工艺成功烧制出了十二兽首。当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派专家对钧瓷十二兽首进行了鉴定,随后向禹州市大龙山钧瓷文化有限公司出具了授权制作和作为监制单位的证书。经授权的钧瓷十二兽首,限量制作15...
春节期间,许昌博物馆成为市民青睐的文化休闲场所。1月30日,记者从许昌博物馆了解到,从大年初一到初七,许昌博物馆新馆共接待观众22270人次,其中,大年初一接待观众高达6200人次,创节日期间最高日接待量纪录。 许昌博物馆新馆自去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在龙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该馆精心策划,推出了融知识性、趣味性、传统性为一体的系列陈展。据了解,该馆陈展以《“许之昌”》为主...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首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我市选送的《南齐书五十九卷》等20部古籍成功入选。其中,市图书馆有13部古籍入选、许昌学院有2部古籍入选、鄢陵县图书馆有5部古籍入选。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有关规定,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古籍整理、保护、开发和应用工作。自2010年5月河南省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市图书馆就聘请专家学者对该馆馆藏16400余册古籍进行整理,对民间、社会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