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18日至19日,省文物局邀请10位国内外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考古专家,来到永顺县考察老司城遗址,举行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专家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老司城遗址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很有竞争力。 专家们实地考察了老司城遗址,观看了“土家第一村”双凤村古朴的毛古斯舞蹈,亲身体验了土家民族风情。在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论证会上,专家...
8月18日,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墓葬区发掘出的古墓。郭立亮 摄 8月18日,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发掘出土的鹅卵石铺就的排水系统。 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几次对老司城遗址进行发掘,确认该遗址是当地800年土司辖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今年6月,该遗...
7月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来永顺县老司城考察,在全面考察了解老司城后,他说,要把老司城打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领导,州委副书记、州长叶红专,副州长曹世凯及永顺县主要领导和省、州考古专家陪同考察。 童明康沿司城河考察了老司城的风光以及核心区内的古码头、祖师殿、松柏古道、土王祠、文昌阁、宫城墙、衙署区城墙、子孙永享牌坊、德政碑以及古街道等,他对老司城的完整保存大为赞叹。...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是研究土司制度的珍贵案例。永顺老司城遗址城市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充分反映了永顺土司的历史图景,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复原土司社会内部结构和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案例。墓地出土的彭世麒、彭宗舜、彭翼南及一些土司眷属的墓志铭,还是研究土司社会的珍贵史料。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柴焕波 永顺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地属灵溪镇司城村,...
永顺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地属灵溪镇司城村,为历史上永顺土司数百年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情况最好的土司城址。 2010年5月,为配合《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维修工程方案》的编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三次对老司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发掘工作已取得多项重要收获。 1、城址布局 通过历年的调查与勘探,基本上弄清了城址各个功...
位于湖南永顺县城以东的老司城,是南宋至明清时期永顺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1995年―1998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先后三次对老司城及外围相关遗存进行了调查与发掘。2001年,老司城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被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配合《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方案》和《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编制,2010年9月湖南省文...
马丘比丘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最近在湖南湘西的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表示:“老司城遗址是永顺土司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它的最大考古价值就是填补了土司考古学的空...
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司城,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土司王朝》一书作者向盛福,他根据史料记载和传说,向记者描绘了老司城的原貌。 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和太极宫 金銮殿、太极宫位于从午门御街的后边起二十七步石阶梯直达午门前的平台,平台为八尺宽。据向盛福介绍,午门为第一进,是一栋高大的五柱八旗,八排七间,中间大门宽一丈二尺八寸,像午门同一高度和大小连续四...
图一:老司城全景 永顺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灵溪河畔,地属灵溪镇司城村。从南宋绍兴五年(1135 年)到清雍正四年(1727年),老司城为永顺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也是湘西土家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995年10月~12月、1996年9月、1998年10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先后三次对老司城及外围相关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2010...
领队柴焕波汇报老司城情况 考察建筑遗址 单霁翔局长接受媒体采访 单霁翔局长与郭开朗副省长讨论老司城遗址保护规划 2010年10月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一行考察了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永顺县老司城遗址。作为一处古老的土家族历史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的意义与重要价值随着考古发掘的开展正逐步展现出来。自1995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
新近发掘出土的土司王故都 湖南老司城遗址,其庞大的建筑废墟和出土的精美文物,记载反映了八百年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历史,堪称“挖”出来的民族团结“活化石”。 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灵溪河畔。在老司城遗址漫步,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那废弃的城墙、寂寞的祠庙、萧条的宫殿木楼、孤零的牌坊雕像以及铺着各种图案的鹅...
老司城是土司统治时期中国土家族文化的中心,曾为故宫的兴建运送过珍贵楠木。“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沉睡了一千多年、且曾有“江南紫禁城”之美誉。目前,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它正逐渐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文物局长赞老司城遗址 亲身趴在墓前拍照 “太美了!”2010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站在老司城遗址前,不断和...
2010年10月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一行考察了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保存原生态面貌 再现历史真实“废墟” 作为一处古老的土家族历史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的意义与重要价值随着考古发掘的开展正逐步展现出来。自1995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已经先后三次对老司城以及外围相关遗存进行了考古调...
10月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省长郭开朗考察了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并对当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肯定。“老司城遗址将成为中国的‘马丘比丘’。”负责现场解说的老司城考古发掘领队柴焕波向大家介绍。 柴焕波介绍,“马丘比丘”即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他告诉记者,老司城遗址2001年被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