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疆的和阗美玉是中国玉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代表了中国玉文化体系建立发展的过程,是名副其实的玉中极品。”参加日前举行的二00一年新疆且末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如是说。 中国历来是玉石之国、“美玉的故乡”,其用玉的历史至今已有七千多年,形成的中国玉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新疆和阗玉以其质地光洁、结构细腻著称于...
乌孜别克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的婚俗十分有趣,兄弟姐妹中,老大不结婚,老二老三也就不能结婚,按出生的顺序结婚。 结婚的费用大都由男方开支。 婚礼是十分隆重的,仪式一般在女方家举行。新郎和新娘都要穿上新衣服,新娘还要蒙上面纱。这天要杀羊,煮肉,做抓饭,还准备丰富的乳制品。客人们要为新婚夫妇赠送礼品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建立新家庭。在举行婚礼的这一天,新郎和新娘的父母分别出来招待前来祝贺的亲...
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 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服饰、饮食、礼仪、婚俗、丧葬等均受宗教影响。 歌舞之乡 喀什被称为“歌舞之乡”,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现在,喀什的民族歌舞更是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乐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能歌善舞是维吾尔...
《格登山色伊江水 回首依依勒马看——林则徐在新疆》展览正在厦门市博物馆一楼书画厅展出,将持续至2月27日。这次展出的115件文物来自新疆伊犁州文物局林则徐纪念馆,分“因功获罪”“龙沙荷戈”“文情官宜”“誉满新疆”四个部分,展现林则徐在人生低谷时投身于新疆开发建设的人生历程。 19世纪,罪恶的鸦片贸易给当时的中国造成深重灾难。林则徐临危受命,与鸦片烟贩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
在吐峪沟石窟寺的第8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有了重要的新发现:初唐高僧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的佛经写本残片。出土时,文物保存较好,体量较大,有20多厘米宽, 18厘米高,卷首赫然写着“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玄奘一生译经74部,总1338卷(目前学界也有说法是75部,总1335卷),译经数量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又称“空经”,总共600卷。不过这次出土的《大般...
佛经残片出土时状况。照片由吐鲁番文物局提供 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揭开层层泥土后,一件残破的纸质文物展现眼前。详细辨认,上面的字迹规正流畅,再细看,内容好像是佛经。 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的吐峪沟石窟寺第8次发掘中,这件珍贵文物的出现,让所有在场的人员兴奋不已。自2011年开始的这项考古发掘,每年成果不断,佛经、壁画、佛寺建筑布局...
2017年,新疆共实施9项主动性考古项目,26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累计发掘遗址面积7410平方米、墓葬927座,出土文物近4500件。 这是记者在2月5日、6日两天,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新疆文物考古所承办的2017年度新疆考古新发现报告会上得到的消息。 报告会回顾了过去一年新疆考古发掘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来自国内多家高校和考古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报告会并发言,对新疆考古取得...
2017年新疆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共实施9项主动性考古项目,26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累计发掘遗址面积7410平方米,墓葬927座,出土文物近4500件(组)。其中,吉木乃通天洞遗址考古发现被列入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 在5日召开的2017年度新疆考古新发现报告会上,来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针对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新疆文化遗产保护,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我区新增8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根据最新核定公布的第八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2处古遗址和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中古遗址绝大部分是处在戈壁滩上的烽火台,比如柴窝堡湖烽火台、新疆化肥厂烽火台、永丰乡烽火台、乌拉泊村烽火台等,年代为汉代至唐代。
地处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火了”,因为这里发现的新疆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通天洞遗址近日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记者23日获悉,遗址周边区域发掘工作今年仍将继续,预计还会有重大突破。 23日,吉木乃县文体广新局局长马保忠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后该遗址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木乃县还依托出土的勒瓦娄哇石核、盘状石核、勒瓦娄哇尖状器、各类刮削器等石器,计划建设旧石器博...
近日,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新疆共有51人入选,其中,乌鲁木齐4人,伊犁和喀什最多,各有10人。 从公示名单来看,乌鲁木齐入选推荐名单的4人分别为:王秀芳(花儿(新疆花儿)传承人)、格吐肯(满文、锡伯文书法传承人)、马进贵(错金银传承人)和伊春光(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传承人)。1月12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了解到,...
近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了2016年度全国4826家博物馆名录,新疆103家博物馆列入其中。 此次新疆被列入的103家博物馆中,有2家属于国家一级,1家属于国家二级,5家属于国家三级,其他博物馆没有定级别,仅列入名录。两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为:自治区博物馆和吐鲁番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有哈密市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市革命历...
新疆,各民族共居共生,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彩的历史文化,留存着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遗迹及珍贵文物。近年来,在新疆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文物事业呈现喜人的局面。“十三五”期间,新疆文物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迈向新征程。近日,本报记者就新疆文物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王卫东进行了专访。 记者:过去五年新疆文物工作取得了哪...
从电脑或手机打开网络,轻轻点击全国馆藏文物名录网站,你可以查询到全国346万件馆藏文物的名称、年代、类别和收藏单位以及普查登记号等。而新疆有6024件馆藏文物被列入其中,这是国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全国馆藏文物名录信息。 3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为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最新的全国馆藏文物名录信息,全国346万件馆藏文物被列入其中,这是继2...
12月27日,额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技艺馆正式免费开馆,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地域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技艺馆设在额敏县文化馆。展厅分为三室空间,第一个展室主要陈列哈萨克族手工艺技,第二个展室主要陈列哈萨克族刺绣、花毡、蒙古族民俗实物、哈萨克毡房等,第三个展室主要是档案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技艺馆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完整地保存和展示额敏县的各级非遗项目,也有利于向广大群众宣传额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