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5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吐鲁番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文物特展”在位于西安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陈列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由“汉代吐鲁番”、“唐代吐鲁番”以及“吐鲁番与丝绸之路”三个单元组成,参展文物55件(组),其中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6件,均为汉唐墓葬和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品、随葬器物和不同语言文字的文书,包括丝织物、纸质文书、陶器、木器、兵器、金银...
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和田洛浦县比孜里墓地中两口木棺进行了开棺清理,这两口木棺形制罕见、葬式奇特,加上它们保存完好,具有展览价值,去年4月,被考古人员从比孜里墓地运回。 两口木棺中,一口木棺可以自由开合,棺中有3具干尸,身着鲜艳的衣物,脸部裹有毛绣或丝棉的覆面,覆面下面有类似口罩一样的护颌罩,头部戴有花环,一具干尸的上衣还贴有亮闪闪的金箔;另一口形制相同的彩棺,是比孜里墓地中...
8月上旬,我校校长郭立宏,副校长常江,校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吕建荣等一行8人赴新疆看望慰问我校考古队期间,与新疆自治区和多个地、县各相关部门会谈,签署了多项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合作协议。 郭立宏一行先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王卫东及相关部门围绕深化合作进行座谈,就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科研项目、沟通联系机制建设等方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负责人和西大校友座谈,...
2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张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田广林、河南大学教授李溯源等专家学者汇聚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围绕呼斯塔遗址的发掘成就以及遗址今后考古发掘研究应注重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斯塔遗址是一处规模庞大的青铜早期遗址,位于新疆博州温泉县境内,...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技术部工作人员马叶桢(右)和同事在给我——黄色毛残片“治疗” 经过3个月“康复治疗”后的黄色毛残片——现在的我 经过修复基本恢复原貌的泥塑家族成员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是:九天游龙金丝牡丹花团锦簇黄马甲。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咳咳,好吧说实在的,其实我现在的名字是黄色毛残片。我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修复台上...
新疆阿勒泰发现四万年前人类居住“通天洞”遗址
新疆最早的古人类在哪里生活,如何生活?8月16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60多名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通天洞遗址后,又参加了自治区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举办的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会。大家一致认为,这处遗址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仅填补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将新疆古...
在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吉木乃县萨吾尔山“通天洞”中,中国考古学者发现4万年前这里人类活动的丰富遗存。 8月15日至17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在吉木乃县召开通天洞遗址工作现场会。 与会专家认为:通天洞遗址是首次在新疆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
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马晓东摄 8月3日至5日,新疆呼图壁县岩画保护与研究中心举办首届“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实地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通过考古学、宗教学等研究方法,探索康家石门子岩画是否为早期西王母起源的印证,开展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研究。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北京、新疆、四川等地的近30名相关学者参与。 “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学术研讨会举办前期,主办...
8月3日至5日,新疆呼图壁县岩画保护与研究中心举办首届“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实地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通过考古学、宗教学等研究方法,探索康家石门子岩画是否为早期西王母起源的印证,开展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研究。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北京、新疆、四川等地的近30名相关学者参与。 “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学术研讨会举办前期,主办方组织专家学者赴岩画遗址开展了实地考...
2017年6月17日至7月4日,受霍城县文物局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陕西知行考古勘探有限公司合作对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惠远新、老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魏坚教授负责,历史系博士后任冠、考古文博系硕士研究生朱鹏参与了此次考古勘探工作。 惠远新、老古城遗址 惠远新、老古城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惠远镇境内。惠远新城位于惠远镇新城村,地处伊...
出土马蹄形木梳 2017年1——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孔雀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新发现古城址一座,依自然地名咸水泉命名为咸水泉古城,另在古城附近新发现青铜时代墓地2处、汉晋时期墓地3处。 古城西段墙体局部 咸水泉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尾闾地带黄土台地上,东南距楼兰古城57.5公里。古城北半已经被风蚀殆尽,现存西南至东北的南半部分墙体,断断续续连接成...
《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幕式上的古筝表演。 7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楼《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刚刚开展,北京服装学院研二学生葛梦嘉驻足在一只片金棉布枕前,仔细看着金丝线的纹路和花样,她不会想到,让她眼中神秘深邃的纺织品文物得以复原犹如再生的人,就坐在距离她不远处,正修复着另一件汉代的套头裙。 为期3个月的《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
一尊佛像吸引参观者。刘新摄 新疆首次展示近10年文物修复保护后精品文物130余件。7月18日,《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幕。 当天,馆内展出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130余件,通过图片与实物对比、文字介绍、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它们在文物修复人员手中“旧貌换新颜”的过程。 据悉,此次展出的文物来自新疆各地,很多文物是第一次走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