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在省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完成了瓯海区净水社区安置房施工现场发现的古墓葬群抢救性发掘清理工作。 该古墓葬群位于瓯海区西山南坡,本次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2座,其中六朝墓3座、宋墓1座、明清时期墓葬8座。出土、采集的遗物有青瓷簋(残)1件、瓷碗1件、瓷盒2件、墓志(圹志)2方、宋钱数枚以及若干墓砖(以铭文砖、纹饰砖为主)。 西山是温州历代古墓葬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以现场...
探伤仪还原出带勾原本美丽的花纹 60座墓葬的大型船棺墓葬群,11枚集中出土的巴蜀图语印章,两颗来自古埃及文明的精美饰物蜻蜓眼……蒲江战国船棺墓的发现,让神秘的古蜀文明再次集中展现在世人眼前。目前,考古发掘紧锣密鼓地进行,而后方的文物保护部门也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精心的保护工作,珍贵的文物将在他们的手中揭开面纱,再次显现2000多年前璀璨的光芒。昨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工作人...
日前,在海口镇一建筑工地发现清代早期墓葬群。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清代早期福清百姓的丧葬习俗、生产力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该墓葬群共有5座坟冢。据海口镇前村林先生介绍,该墓葬群是他们林氏家族的祖墓。上世纪50年代,东岳山兴建水渠,改变了山形地貌,这一带墓葬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他们是根据祖辈的遗嘱,才找到这里的。据市博物馆毛胤云现场勘察、挖掘,墓穴已经渗水,棺木、骨骸严重腐朽,仅一圹墓葬存有墓主的遗...
12月14日,北京市文物部门公布的考古成果显示,今年在通州考古出土的汉代古城遗址和大型墓葬群,证明这里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便有大量人口居住。这也把以往人们心中通州自隋唐大运河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近千年。 “这是北京文物考古系统今年最重大的发现,文物价值巨大。”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岩说,出土的古城是一座典型的汉代县城城址,初步断定为当时的路城县址;在其周边共发掘出战国至清代各时期的墓葬109...
每一个村庄、乡镇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在源汇区,就有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乡镇,它就是空冢郭镇。 空冢郭镇位于漯河市区西部,历史悠久、古朴自然,为什么这个地方叫“空冢郭”呢?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历史悠久,村民讲述历史故事 走进空冢郭镇,村与村之间全部通有沥青公路。在空冢郭镇前袁村,三五个村民坐在一起唠家常。得知记者的到来,不少的村民纷纷围着记者说起了历史故事。 村民崔大爷笑着告诉...
考古现场 千余古墓现身北京通州,考古成果颇为丰富。发掘结果证明通州区在战国时便有大量人口居住,通州历史上推千年;汉代古城城址被发现;路县故城内发现了一条辽金时期的路面遗存;142个足球场大的文物勘探面积里“藏”着万余件文物和1092座战国到清代的古墓,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出土文物超10000件,种类繁多;出土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瓮棺葬,如此规模北京地区尚属首次;9家考古团队,200...
通州千余年前即是宜居之地让历史就此改写,24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向媒体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的阶段性成果。 规模浩大的考古工作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通州千余年前即是宜居之地让历史就此改写相关信息。 规模浩大的考古工作 今年2...
记者9月21日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近日,铜陵市翠湖二路(经开区段)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葬。铜陵市文旅委接报后即安排文物部门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并初步确认暴露五座墓葬。依据清理结果,考古人员初步判断此地可能是一处宋代墓葬群,但也有少数明清时期的墓葬。 随后在建设和施工单位积极配合下,铜陵市文物局、博物馆考古人员对其中四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墓葬坐落在一低矮的岗地(土丘)东、南坡上,均为小型平民...
8月13日,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一砖厂在采土作业中,发现了一处墓葬砖砌墙体。9月11日记者获悉,经过白银市及靖远县文物专家近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目前该工作已接近尾声。文物专家鉴定认为,该墓葬为明代昭武将军霍忠及其儿子骠骑将军霍玺的家族墓葬群,其中两处为青砖拱形合葬墓,其余四处为土坑洞室墓。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对该县研究明代靖虏卫历史无疑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科学的现实依据。 现场发现六处墓葬 ...
古墓 所出土的滑石猪 陪葬品 今年年初,江西南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一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日前,有媒体从南昌市博物馆获悉,经过考古发掘,确定这是一处东晋时期古墓群,共清理出青瓷器、铜器和铁器等各类文物和标本50余件。 据悉,2016年3月,工人在景区一工地作业时,意外发现一座属于南朝至东晋时期的古墓,距今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经过进一步勘探,在这座古墓穴附近,又发现另外两座...
为配合贾汪境内一大型工地建设,徐州博物馆从今年4月起,对该工地范围内的三处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的汉墓群位于310国道北侧、贾汪镇泉河村与官庄村北侧的山麓及两山之间的坡地上,自东向西由小洪山墓地、石猴林墓地、土龙山墓地三处汉墓群组成,相距不远。据了解,小洪山、土龙山都是大洞山西南方向余脉形成的山头,石猴林则是小洪山、土龙山之间的一块相对平坦的坡地,当地村民称作石猴林。 经过...
山西晋中猫儿岭墓葬群出土的铜印玺。晋中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日前从山西省晋中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月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市榆次区猫儿岭墓葬群新发现了战国至西汉初及明清古墓葬27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土洞室墓3种。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石器、骨器、料器等各类器物,共计240余件(套)。 据介绍,猫儿岭墓葬群位于晋中市东北部的丘陵地带,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清代,长...
近日,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的考古工作中,十多座唐宋墓葬里出土了不少新奇文物,除了一盘象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外,墓主还将一些陶器也带进了古墓。铜镜、文官俑、武士俑、人首蛇身的宋三彩陶俑等,都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得以重见天日。 在一处墓室里,一个陶狗保存完整,陶制的狗蹲坐在圆盘上,身体微微前倾,能够看出是“中华田园犬”。在出土文物中,圆形的青铜镜也让人猜测这位墓主是否为女性,不过,参与考古发掘工作的谢队长...
近日,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他途经中华路与安阳西北绕城高速交叉口附近时,发现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挖掘工作,据了解,疑似商代墓葬群,并且有青铜器出土。4月23日9时30分,记者驱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采访。 现场: 道路施工时发现 三个考古挖掘坑一字排开 10时许,记者到达现场。挖掘项目位于安阳县柏庄镇(具体位置在中华路与西北绕城高速施工项目交叉口的东侧)。大片土地被黑色的网纱覆盖,三个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