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2日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秦直道考古队对陕西省境内的秦直道进行了考古调查。总计调查直道路线约150公里,发现秦汉建筑遗址6处,墓葬群5处,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 直道是秦代修建的重要军事道路,陕西省富县、甘泉县秦直道是秦直道线路中保存最好的部分。 据介绍,富县五里铺镇桦树沟口在2009年曾做过发掘。从桦树沟口发掘地点向北,依据河流沟壑、地形地势分界,富县境内葫芦河以北的秦直道被分为...
世家艺术交流团队今天和大家浅谈下收藏的话题了,最近又有人开始打探投资收藏的消息,世家艺术交流就满足一下他们的求知欲。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获悉,该市文物考古部门近日在配合某基建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清代时期的墓葬群,发掘出土一批精美随葬品,其中的一批光绪龙洋,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邯郸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该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古墓12座,其中8座...
龙窑遗址全貌 “这可能是杭州地区最大的龙窑遗址!”萧山河上镇璇山下村境内,考古研究人员日前在抢救性发掘一处六朝古墓群时,意外发掘了一处长61米的龙窑。 龙窑,亦称蛇窑、蜈蚣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 萧山缸窑山墓葬群位于河上镇璇山下村,靠近璇山下生态公墓,分布于缸窑山及小坟山东麓。因遭不法...
三台山墓葬群位于江苏宿迁晓店镇镇中心东部300米处,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为配合三台山森林公园提质扩面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大学历史系、宿迁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三台山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调查可知,三台山墓群所在地表原有多处明显高出周围地面的土墩,由于当地居民取土,现地表已较为平坦,地势南高北低,局部略有隆起。考古勘探表明,整个墓地南北长约130米,宽约80米,...
这次考古发掘的墓葬群跨越千年,连接了不同朝代,揭示了文化演进过程,为今后研究和复原北京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状态、丧葬习俗、文化交流、商品贸易、民族迁徙融合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北京南部大兴地区一块方圆70万平方米的在建工地下,埋藏着东汉、北朝、唐、辽、金等不同时期的两百多座古代墓葬。它们错落地分布在距离地表4米到7米的土地深处,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不久前,历时近两年的考古勘探和...
为配合烟台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建设,2013年4月14日至30日,烟台市博物馆对沿线进行考古勘探,并在西三甲村附近发现一大型墓葬群。5月1日至6月30日 ,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91座,目前已经整理完毕。 本次发掘所清理的91座墓葬根据形制可分三类:土坑墓、砖室墓及瓮棺墓。土坑墓共83座,多为3米长、2米宽的长方形,均带有熟土二层台,部分...
7月19日,一条题为《重磅!江西武宁发现明朝第六位皇帝古墓群!大量文物破土而出!》的帖子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疯传。 当日,记者向18日已前往现场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上海求证。他表示,在武宁县横路乡的确发现了一个明清墓葬群,已被老百姓挖出,但并非明英宗墓葬。 古墓中挖出的一个酱釉陶罐 古墓葬内的石雕 【网传】 武宁发现明朝第六位皇帝墓 综合网络间传播的帖子内容,大致意思是:7月...
墓内发现的石碑 继发掘新蒲中桥杨氏土司墓园后,遵义昨日又新发现一处播州土司家族墓葬。 这处墓葬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据称,50多年前,当地因修建粮仓,将墓葬上的部分石块打碎取走,造成墓葬损坏严重。后来,该墓葬又被泥土掩埋于地下,仅剩其中一个受损的石墓室露在外面。今年初,当地修建还房小区,挖出了一些墓葬品。 5月下旬,经贵州省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开始对该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进一...
日前,嵩明县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嵩明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该墓葬群的年代为元明时期。 古墓群位于杨林经开区的桃园的缓坡上,在3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上,墓葬分布密集,分为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交错呈现。 据了解,本次考古共发现并清理墓葬1566座。其中,火葬墓1348座、土葬墓218座,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嵩明县文管所副所长赛波介...
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4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嵩明县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名为桃园的缓坡上发现一处元明时期的古墓群。5月至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嵩明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现并清理墓葬1566座,其中火葬墓1348座、土葬墓218座,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 据了解,古墓群范围内墓葬分布密集,分为火葬和土葬两种丧葬形式。火葬...
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4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嵩明县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名为桃园的缓坡上发现一处元明时期的古墓群。5月至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嵩明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现并清理墓葬1566座,其中火葬墓1348座、土葬墓218座,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 据了解,古墓群范围内墓葬分布密集,分为火葬和土葬两种丧葬形式。火葬墓集中...
一处明清时期的大型家族墓葬群昨日考古发掘完毕,出土瓷器、铜器、铁器等一批珍贵文物。 这处墓葬群位于光武东路一建筑工地内,市文研所今年6月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古墓葬50余座,其中砖室墓2座,其余为土坑墓。墓葬年代均为明清时期,出土随葬品100多件,主要有瓷罐、铜钱、铜簪、铁犁铧、玉饰件,另有墓志3通。“墓葬群出土了一批宋代、清代等时期的铜钱,包含‘崇宁重宝’‘熙宁元宝’‘康熙通宝’等多...
6月23日,记者从漳县有关部门获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漳县境内的墩坪遗址进行系统发掘探明,这里属于春秋战国大型戎人墓地,这一探明为追寻该区域西戎文化人群的源头提供了线索。 据了解,墩坪遗址在第一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主要文化堆积是位于墩坪台地南侧边缘的齐家文化、寺洼文化聚落遗址,该遗址中、北部台地分布一批东周时期的墓葬。为了解墓地文化属性,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后经国家文物局...
6月18日,岳西县文物局和河图镇人民政府接到当地群众报案,称河图镇岚川村枫树组发现一座古墓。县文物局于当天下午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考察,发现墓葬破坏严重,且有明显盗墓痕迹,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现场进行了有效保护。 6月19日,县文物局根据《文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对该墓葬进行挖掘和清理。在地方政府和岚川村干部群众的支持下,整整一天时间,才完成对古墓的挖掘和清理工作。经现场挖掘和考证,文物专家分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