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7日,参观者在甘肃省博物馆拍摄展出的文物。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联合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七省区的40余家博物馆(院)共同主办“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七省联展”,共展出包括陶石、青铜、金银、丝绸、纸木、玻璃、宝石、瓷器等各种材质的精品文物238件组。新华社记者范培珅 摄 9月7日,参观者在甘肃省博物馆欣赏展出的文物。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联合山东、浙江...
近日,铜陵市博物馆顺利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的审核上报工作。 自今年六月底全省可移动文物审核专家组来铜进行文物数据录入最后审查以来,铜陵市博物馆针对在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审核要求,每件文物的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以及大量的照片影像资料等信息逐条认真录入、检查,反复核对,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三千余件文物的数据信息录入,成为我省第一批上报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的八个地市之一。...
随处可见的“文物”。金陵晚报记者 林巧芬 摄 见过了遍地开花的美丽乡村,很多市民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现代化,不过也因此少了一份原生态的体验。近日,记者无意间走进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自然村,竟被这里迷住了:环绕整个村庄的水利有宏村原始版的感觉、数十栋有着近百年时间的老房子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作为抗日根据地中心的这里仿佛还能听到炮火的轰鸣……走在李巷村,感觉路边的每一块石块都透着沧桑的味道。 ...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科研项目《陕西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管理模式研究》需采集相关工业企业资料,该校学生一行五人前来我馆查阅工业企业厂房建筑档案,我馆提供的宝鸡市知名工业企业老厂房建筑的概况、历史等资料,为他们研究宝鸡地区工业企业对于全市经济发展造成的社会影响、研究陕西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都提供了帮助。 陕西法门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因法门寺重新修缮工程委派人员前来我馆查阅档案,我馆提...
近日,首届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全球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由云南省文产办和云南省文化厅担任指导单位,云南省博物馆联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据了解,大赛于2015年11月开始策划,今年4月正式启动,共收到1474件参赛作品,其中106件作品入围决赛。以牛虎铜案为灵感设计的《牛虎和香》夺魁,《喵呼呼酱系列》和《羊角钮编钟计时器和相片夹》荣获二等奖,《〈猎U〉U盘》、《“猎首”开瓶...
9月1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建筑安全检测鉴定与抗震评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文物建筑是先代遗留下来的宝贵物质财富,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时间流转,这些古代建筑也经受着自然力、环境污染、工业开采等的破坏和损毁,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 修缮古建筑,既要以科学的方法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
即将于9月16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拉开大幕的重磅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的文物开箱工作正式进行。数位来自故宫的专家,布展人员,协同押运、安保、武警守卫等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此项重要工作。多个备受关注的重磅文物昨日终于在成都一展庐山真面目,大概30余件文物开箱进入展柜。整个工作过程十分细致,双方交接、清点、开箱、搬动,都小心翼翼,心细如发。 记者注意到,装文物的木箱一打开,里面除了...
省级文物——379岁明末朱梅墓园“身陷”庄稼地,被盗挖惨变放牧场。 偌大的石刻墓园被一大片庄稼地所包围,里面的石人石马深陷玉米地,墓园里矗立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坟墓,最大的坟墓多次有被盗挖过的痕迹,墓园内2头毛驴在悠闲地吃着嫩草,地上到处是牲畜粪便。这一幕就发生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梅墓园内。 据资料介绍,朱梅墓园是辽宁省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明代朱梅墓“身陷”庄...
本月15日,成都博物馆新馆即将正式开馆。作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和国内最大规模采用隔震措施的博物馆,以及成都数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容器”,成都博物馆新馆将承担起连接成都过去、现在与未来,并沟通成都与外部广阔世界的重要使命。成都博物馆新馆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和木雕等各类文物20余万件。其中,不少珍贵文物是发掘后首次公开展出,如天府石犀、老官山汉墓出土...
为了筹集日常开支,疯狂盗窃文物29次,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近日,福安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盗窃文物案件,14名被告人在法院受审。 据介绍,该案共有14名被告人,大部分为无业人员。14名被告中,被告人兰某等7人为一个团伙;雷某等5人为一个团伙;钟某为收购赃物人员;周某为单独盗窃人员。 据检察机关指控,14名被告人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福安市、霞浦县、泰顺县等地共盗窃文...
历时两年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本溪市文物工作者终于完成了对全市可移动文物的首次透析式梳理普查。目前,2677套件、5000余件可移动文物以及本溪市博物馆外的386件可移动文物已全部做好信息采集与录入,通过省专家组和有关部门的审核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据介绍,文物大致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大类,相比较而言,不可移动文物因其属性特点所限,普查工作容易上手,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对...
9月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和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一行,在信阳市副市长谢天学、信阳市文广新局局长张冬梅和新县县委书记吕旅等陪同下,深入八里畈镇丁李湾村,调研指导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 在丁李湾村,段勇、陈爱兰等一行深入到古村落和生态博物馆,仔细查看古民居的维修保护情况和馆藏民俗文物保存状况,听取了规划利用情况介绍。段勇对新县文物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陈爱兰指出,新县文物局结...
9月8日,以“文物修复与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包头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承办。主办单位的领导及90多家国内文博单位的文物修复保护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大会共收到论文70余篇,有17位从事一线文物修复工作的专...
专业期刊历来是专业领域内促进学习交流、实现百家争鸣的重要学术阵地和信息窗口。近期,国内一个文博界专业期刊即将诞生: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博物院》杂志,其创刊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据透露,《博物院》杂志为双月刊,拟于2017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它的创刊将为全国文博界、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及广大文博爱好者们,提供又一个交流、学习、互动的平台。 《博物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