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不可移动文物(古迹、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等),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是活生生的文物史料。然而相对于被小心翼翼转移进博物馆的文物宝贝们来说,不可移动文物的生存情况可谓举步维艰。最近一段时间,不可移动文物毁坏的消息堪称不绝于耳。7月,河北清东陵被盗;8月,哈尔滨刘亚楼上将故居被强拆;前几天,“莫兰蒂”台风一波带走了三座国宝级廊桥。这两天,辽宁绥中县700年历史的野长城被...
日前,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通过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洪坑土楼群评审,该土楼群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列入国家“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的项目。 据介绍,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是由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针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建筑实施的消防安全规划、建设的规范性工程,旨在通过编制消防安全规划及设施设备建设,全面提升古建筑抗击火灾等风险的能力。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绥中小河口长城,有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 从照片看,这段野长城已被“抹平”,原先起伏的垛口墙和青砖地面彻底不见了。这不禁让想问修缮单位:你这是在修缮长城,还是修建游步道?在这上面都可以跑步了! 照理说,进行文物修...
既不任旧如旧,坐视它们雨打风吹去;也避免改旧换新,做“自毁长城”的傻事,这样才能让文物自在地呼吸 给长城贴瓷砖,给黄河加栏杆,给珠峰修电梯,常用来形容不伦不类的闹剧。没想到,这令人痛心的一幕真的发生了。日前有媒体报道,曾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变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称,该修缮项目每一步都经过审批,“合理合法”。国家文物局对...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保护长城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国家文物局衷心感谢公众对长城保护工作的关心和监督,并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得到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支持和参与。欢迎大家对破坏长城的行为以及保护维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举报,举报热线为12359.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国务院《长城保护条例》实施十周年,国家文物局于9月20日启动了“长城执法专项督察”,派出督察组对长城...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9月22日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大量的国博馆藏一级文物精品,其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朱德手书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石鲁绘《一个老红军和他的藏族妻子》等109件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朱德为宣传民族政策签署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有700年历史的“最美野长城”因修缮却变得面目全非。 东方IC 资料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绥中小河口长城,有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 从照片看,这段野长城已被“抹平”,原先起伏的垛口墙和青砖地面彻底不见了。这不禁让想问修缮单位:你这是在修缮长...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流传于网络的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照片的拍摄者表示,这是文保部门对其进行修缮的结果,公众的关注与质疑随之而来。(9月22日《北京晨报》) 如此的修缮,其实就是破坏,对此有关方面承认“确实修得不好看”。而...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的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被誉为“最美野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日,网友魏永贤发帖说,“小河口长城被人用砂浆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网友“馨馨叶”参观后在微博上留言说:“看到修整后的一段,感觉就是破坏”。(9月22日中国广播网) ...
剑阁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实地勘测古蜀道。 蜀道有多长?对于很多专家学者来说,这可能都是一个难题。 不过,一些地方志清楚地记载了辖区内蜀道的长度。据清朝李榕编纂的《剑州志》记载,剑阁县境内北线和西线蜀道一共长190里。 蜀道长度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它与当今标准是否一致?是否真如史书记载的那般长?从9月19日起,剑阁县文管所兵分两路,拿起皮尺,带上GPS,钻进丛林,打算精确丈量古蜀道的长度...
市民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记者 李木易/摄 一簇保存了80年的野菜,曾经被吃掉一块的皮鼓……昨天(22日),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开幕,一批反映长征艰苦历程的罕见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展览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围绕“长征精神”所体现的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艰苦奋斗、...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近日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河南省文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至2020年,河南省将全面摸清文物资源状况。 根据要求,河南省在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方面,将做好全省文物登录工作,建立完善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资源库,全面掌握文物保存状况和保护需求,实现文物资源动态管理,推进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加强不可移动、可移动文物及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2016年9月21日,辽宁省葫绥中县, 小河口长城近一公里的距离都被抹平。 东方IC 图 9月22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发热议。流传于网络的照片显示,有7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照片的拍摄者表示,这是文保部门对其进行修缮的结果,公众的关注与质疑随之而来。...
针对社会关注的绥中长城点段维修问题,辽宁省文物局调查组已于22日抵达当地,将于23日对该点段长城进行实地勘查,具体了解相关维修方案的审批落实情况及施工质量等问题,调查评估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调查组由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丁辉带队。据介绍,辽宁省文化厅此前已派出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
日前,有媒体曝出辽宁省绥中县“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一事,国家文物局对此高度重视。22日,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表示,针对媒体和社会关注的保护维修施工问题,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派员赶赴现场核查评估,具体了解相关维修方案的审批落实情况及施工质量等问题,调查评估结果将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