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福建平潭大练海域元代沉船水下发掘工作日前结束。此次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古工作,共发掘出水500余件元代晚期浙江龙泉窑青瓷。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介绍说:本次出水的完整瓷器有100多件,能够复原的还有400多件,加上去年采集的300多件,这艘沉船共出水800多件瓷器。这些文物经初步鉴定,属于元代晚期浙江龙泉窑青瓷,是当时作为商品销往东南亚和西亚地区的。 栗建安说,本次出水文物数量最多的是青...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紧张清理工作,梅湖古墓开棺工作在步步逼近,古墓的神秘面纱也即将被层层揭开。由于受南昌几日小雨影响,加上古墓回填土粘性较大对现场挖掘工作进度稍有影响。据南昌市博物馆李馆长介绍,虽然古墓内部不会因为下雨而受损,但鉴于南方气候湿润的特点,开棺后见到尸骨的可能性不大。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青砖砌成的古墓外型已经完全显现出来。墓顶呈拱形,极像隧道。古墓南面的墓道经过连续多日挖掘修整,...
2007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为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汶川县文物管理所在全县部分乡镇中开展了文物保护单位巡查工作。 汶川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巡查了绵虒镇、草坡乡等乡镇,并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岭山红军阻击战场的文物维修和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还走村串户,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单位应急预案,讲解文物保护常识,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12月6日至7日,宁夏文物局在石嘴山市召开全区岩画保护工作座谈会。银川市、石嘴山市文物局长,银川市、青铜峡市、中卫市、灵武市、石嘴山市、平罗县、中宁县文物管理所以及宁夏岩画研究中心、贺兰山贺兰口管理处负责同志共49余人参加会议。自治区文物局长陈坤作了工作报告,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沈自龙主持会议并进行小结。岩画研究专家李祥石、周兴华、贺吉德应邀出席会议。代表们就我区岩画保护的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自...
王国平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情况汇报会上强调以良渚遗址申遗为目标 要以良渚遗址“申遗”为目标,以良渚遗址保护为第一要务,以打造“大美丽洲”、建设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为主载体,切实抓好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这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12月3日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情况汇报会上强调的。 11月29日,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省文物局在良渚...
秋冬季是文物案件的高发期,一方面天气干燥易燃物增多,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气候寒冷,值班、巡逻人员履行职责易出现空档,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从往年情况看,多数火灾、盗窃案件均发生在这一时期,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为切实保护好国家文物免遭损失,洛阳市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 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文物安全工作 11月2日,洛阳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秋冬季文物安全安全工...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队,目前正在展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据介绍,水下考古发掘主要工作,是对散落在发掘海域水下沉船遗物表面进行全面清理、抽砂和揭露,对抽砂发现的成堆遗物和船体遗迹做好测量记录,并发掘出水部分水下文物进行研究记录。同时,继续在船体遗迹的周边扩大搜索范围,以寻找船体的其余部分遗骸和...
记者今天从丘浚墓区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在丘浚墓前“理学名臣”牌坊的东侧探方,发现明代建筑遗迹,以及民国时期拜亭建筑痕迹;在西侧探方,出土大量明代板瓦、筒瓦、瓦当,发现大范围建筑物瞬间倒塌遗迹。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说:“我们此次发掘的重点是神道及相关遗迹,牌坊东西两侧的建筑基础遗迹实属意外发现。” 据本次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王大新介绍,从东侧探...
12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乌兰察布市明长城进行长城资源调查时,新发现两段明长城。 这两段明长城一段位于兴和县,长8.64公里,另一段位于丰镇市,长30公里。在此次长城资源调查中,考古人员共调查长城约320多公里,烽火台106座,相关遗存3处,记载长城具体兴筑时间的石刻1处。据了解,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由于长年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总...
已经发掘了部分的良渚古城东墙剖面(12月4日摄)。据测,城墙宽度为40到60米 近日,考古人员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郊的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内发现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据悉,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考古学家指出,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目前,考古人员已从古城的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开始发掘,遗址保护工作也同...
11月26日晚,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主棺被成功吊起 当日23时40分许,距今约2000年的西汉古墓――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主棺被成功吊起,并装车运往荆州市博物馆,等待开棺清理。经过7天的紧张发掘,这一墓葬共发掘出文物193件(套),对研究西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丧葬习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是11月25日拍摄的从古墓中出土的一个木俑 11月26日晚,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
由于天童寺、阿育王寺原有图纸数据老化,而且缺少部分重要建筑图纸,为了完成省文物局关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任务,区文管办委托东南大学建筑研究院与浙江省古建院对这两处文保单位进行了补充测绘。目前,整个测绘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天童寺测绘图纸已全部制作完毕,阿育王寺图纸制作工作也将于12月完成。 通过本次测绘工作,不但完成了省文物局关于编制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的要求,也为今后两处文保单位的保...
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物保护站介绍,国家文物研究所组织专家日前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鹿塞遗址进行全面勘查,这标志着鸡鹿塞抢救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 鸡鹿塞位于贯通阴山南北要道的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哈日戈那山口西侧,是汉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它保存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瓮城建筑。石城遗址呈正方形,全用石块修砌。相传汉将卫青、霍去病在此击败匈奴右贤王。这座巍峨的鸡鹿塞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仍屹立在山坡上...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消防安全、文物安全等相关文件精神,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近日对原有的消防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检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浙江省风险单位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该馆委托永安消防有限公司重新编制消防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安全管理实际,增设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吸气式探测器系统、水炮灭火系统、完善灭火系统,配置足够...
2006-2007年度全国考古工作会11月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童明康副局长在讲话中总结了两年来全国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今后一段时期考古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部署和安排。 单霁翔局长在讲话中着重对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第三次文物普查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