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基本信息: 作者:江建新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9-1 版 次:1 页 数:288 字 数:427000 印刷时间:2013-9-1 印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ISBN:9787030386762 内容简介: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是作...
【内容提要】 瓷器和丝绸一样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最主要输出品,根据世界各地出土和传世的中国输出瓷器,可以部分地复原不同历史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甚至可以根据出土的中国瓷器对东非各地9世纪以来的文化遗址进行历史断代。本文试图以中国古代输出瓷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古代瓷器输出的社会历史,及其在中外瓷器文化交流史和古代世界瓷器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关 键 词】输出瓷器/中外交流/世界瓷器文化 ...
“看热闹的少了,好东西还是贵。”这是参加了今年中国香港秋拍季的行家冯先生的现场感受。在本季秋拍中,香港苏富比依旧领衔,总成交额达29.04亿港元;其次是保利香港,总成交额8.22亿港元;嘉德香港则为3.43亿港元。而在整个秋拍中表现最亮眼的,是来自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最终以9420万港元刷新了单色釉瓷的拍卖纪录。多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表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市场,在征集和...
近日,在故宫考古工程中,首次在院内发现并科学发掘一处御窑瓷器的集中埋藏坑,填补了研究宫内废旧瓷器管理制度的空白。另外,在慈宁宫花园的红墙外,考古工程还发现了有十三层夯土层的地基,但史料却没有对之上宏大建筑宫殿的记载。 目前,5处考古工程已经在故宫里展开,其中包括南大库消防管道改线工程工地、慈宁宫花园热力电力管线改造工程工地等三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的施工区域。在南大库考古发掘现场,故宫古器物部的一位...
珐琅彩瓷器在雍正时(1723——1735)完全脱离了铜胎画的窠臼,在装饰艺术上更具有中国化。在烧造与施彩上达到珐琅彩的极盛阶段。胎体采用景德镇新烧成的优质细白瓷,轻薄细润。装饰艺术上日趋中国化,中国传统的寓意吉祥的纹饰多见。技术上精益求精,色彩品种丰富并富于变化。画法多样,使珐琅彩的制作在雍正朝达到了极盛。 ◆创新工艺 与康熙时期珐琅彩料全部由国外进口不同的是,雍正时期珐琅彩料已于...
清雍正时彩瓷的生产以粉彩和斗彩为主,因此五彩不及康熙时兴盛,在彩瓷中所占比例不大。此时的五彩在色彩上改变了过去以浓艳为主的特点,趋于淡雅,少用大红大绿,画面温婉柔和。乾隆朝的五彩器多用青花绘画,因此常见的多为青花五彩龙凤纹圆器。 ◆雍正五彩 雍正五彩瓷绘图风格有明成化五彩的优雅。瓷器图案装饰也从康熙时期的繁复变为疏朗。笔意由遒劲趋向纤柔,更接近画院派的风味。所绘主题占的空间不多,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这是周杰伦那脍炙人口的《青花瓷》,短短几句就道出了青花瓷那无尽的韵味。而如今收藏青花瓷也成为了收藏界的一大热门。鉴定青花瓷器应从胎、釉、造型、纹饰、绘画风格、青料的呈色、工艺以及书写款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解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您能懂得怎样鉴定青花瓷器便能从收藏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也能...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青花釉里红四灵盖罐和楼阁式瓷仓;江西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的“戊子年”青花缠枝灵芝纹...
雍正青花瓷有多种色调同时并存,有的发色浅淡而深沉,略有晕散;有的发色灰暗,但呈色稳定,色泽深浅不一;有的发色青翠,色调鲜艳而稳定;有的发色晕散,仿明宣德青花色调。 现代仿雍正青花瓷器品种很多,常见的器型有双耳瓶、双耳扁瓶。但青花颜色不如雍正青花厚重,雍正青花略有晕散,而仿品没有。另外,雍正青花釉面多呈橘皮纹状,而仿品没有这一特征。这是区别雍正青花真伪的重要标志。而雍正青花瓷仿明宣德器从款识...
素三彩从明代发展到清代康熙朝达到了中国制瓷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不仅表现在器物的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及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精致许多,这种变化应是御厂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既有延续明御...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C——1280C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青花釉里红...
清代经过顺治时期的过程,到康熙朝(1662——1722)是已趋稳固,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瓷器的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五彩瓷器也进入了制作的巅峰期。康熙五彩器彩饰华丽,线条豪劲,绘画技巧精妙,艺术造诣极高,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清康熙五彩瓷制作精细,纹饰优美,在清代就被藏家看好,所以从嘉庆至民国以至现在,均有仿制,光绪、民国仿品几可乱真。 仿品...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制作精美,在工艺上与五彩不同的是在彩料中加入了氧化砷等。这使得彩料易风化,料质也更松软。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后,釉彩或有脱落,或表面早已布满五光十色的光晕,被称之为“蛤蜊光”。康熙、雍正、乾隆粉彩非常名贵,自然被造假者所看重。 因为真的收藏品瓷胎其釉上自然也会泛蛤蜊光,而且民国初期作伪高手还能在其上做成光晕,极易鱼目混珠,这时就要从彩绘技法,施彩方式等着眼,如色...
康熙青花瓷是中国青花史上的最高峰,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留了大量精品。因其造型多样,青花发色翠丽,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赝品,所以对于收藏者而言,在投资时一定要注意。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吕布戏貂禅大盘 真器特点 清康熙青花瓷器的器型古拙大方,凝重质朴,浑厚与秀丽并存。青花瓷胎体早期厚重,中后期逐渐变薄;胎质细腻致密,胎土有“糯米汁”,“似玉”之称。康熙青花早期...
明代天启、崇祯时期,处于多事之秋,政局动荡,经济萧条,管窑瓷器工艺受到很大影响,因而后世很少见到署官窑款的陶瓷。天启民窑款有两种格式,一种为“天启年制”,竖排双行款;另一种为“大明天启年造”,竖排双行款。均用半行半楷的字体在器底或内底正中书写,或用双圈围饰,或用简笔花卉组成的装饰带围饰,字体风格闪烁着嘉靖、万历民窑款识的遗风。崇祯民窑的收藏品署款多为“大明崇祯年制”,竖排双行,外以双圈或单圈围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