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井研发现三处775年的南宋古墓,墓室石刻精美。 刘平 摄 中新网乐山3月31日电(刘忠俊 刘平)“墓室石壁上图案雕刻精美,既有手持利斧的门神,还有荷花、葡萄等图案……”31日,考古专家对乐山市井研县马踏镇乐自高速公路某施工现场发现的三处墓穴作出认定,系距今有775年的南宋古墓。 “挖机一铲下去,就‘蹦’出了古墓...
宋海涛 摄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计划冲树国际品牌。19日,记者从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工作会上获悉,今年...
四川省邻水县备受关注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宝山石刻及古石桥”,因遭受2007 年“ 7• 18”特大洪灾和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造成1、2号桥受损垮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邻水县文体局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及时成立了维修保护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维...
近日,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市保单位“学步桥”北约125米处的北关街东侧发现一方题字石刻,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石刻已被倾倒于一条正在施工的南北向暖气沟槽内,部分已被翻出的土堆掩埋。从所开挖地槽的断面可见用鹅卵石铺砌的基址。经实测,基址南距学步桥121米,卵石基础长10.5米、厚1.3米,宽度不详。据当地老人回忆及查阅档案资料可知,这里原为玉皇阁旧址,由于历史原因1956年将其拆...
●中文名称:大足石刻 ●英文名称:The Dazu Rock Carvings ●批准时间:1999年12月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这...
新渡口大桥的建修,是三台县城一环路、省道成南路三台县城过境改线和三台县城绵遂高速出口连接线的重要工程。2010年初,为配合新渡口大桥的建修,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积极向县交通部门拷贝了10余张珍藏的摩崖造像、崖墓壁刻、馆藏文物照(图)片,供大桥两侧护栏雕刻图样地筛选使用。最后护栏活灵活现地将“车马出行组图”、朱雀等精美、寓意浓厚并具有祥瑞意义的画像雕刻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不仅反映了三台县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
“提案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得到采纳落实,我非常满意!”2月17日,广东省珠海市委书记甘霖率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市政协有关人员来到珠海石溪摩崖石刻,就其领衔督办的政协提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在现场观摩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提案人、市政协委员曾志发出感慨。 珠海石溪摩崖石刻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溪自半山蜿蜒而下,长流不息,沿溪两旁大小石块上有三十多处珍贵遗...
广西贺州市市郊贺江边的厦良村尖锋山南石壁上,有一幅由我国著名画家徐悲(1895.7.19.─1953.9.26.)先生题字的摩崖石刻,石刻正文为“瑞应来仪”四字,楷书,阴刻,双落款,上款为“文山先生遗阡”,下款是“浙江徐悲鸿并书”。石刻幅长5.4米,宽1.4米,单字高120厘米,宽95 厘米,字迹遒劲有力,结构严谨,字势端庄,...
安宁温泉摩崖石刻正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目前,文保部门除恢复石刻原有风貌外,还采用进口高分子材料对存在病害的石刻进行加固和处理,并采取封护措施,以确保石刻得到长期保护。 螳川之滨、凤山脚下,在安宁市区通往温泉镇“天下第一汤”的路边环云崖岩上,镌刻着一幅幅银钩铁画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温泉摩崖石刻群。安宁市文保部门介绍,温泉摩崖石刻正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 温泉摩崖石刻群由悬崖绝壁、溶洞群落、飞来...
日前,在公安和文物部门及社会大众的严力打击下,失窃1个多月的明代重修净觉寺碑被抛弃在原文物所在地附近的公路边。经文物专业人员验查,该碑身和碑座均无缺失。2010年底,河北省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接到广阳区王小寨村干部报案,位于王小寨村南300米处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重修净觉寺碑丢失。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立即联合广阳区公安分局、当地派出所,一同赶往案发现场。公安干警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因时值冬季...
图为英国威尔士博物馆内大足石刻展品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提供) 昨日,记者从重庆市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获悉,英国威尔士博物馆负责展览的官员发来电邮,介绍了大足石刻艺术展在英展出的最新情况,并对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据该官员在电邮中的介绍,截至2011年2月7日,大足石刻展出13天,参观者已达17271名。他还还特别声明道:“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能够如此受到大众...
“崖壁上的瑰宝:中国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展”25日起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展出。 “崖壁上的瑰宝:中国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展”25日起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展出。工作人员在检查展品。 “崖壁上的瑰宝:中国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展”25日起在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展出。挂起了中国灯笼的博物馆大厅。 “崖壁上的瑰宝:...
1月21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期修复试验通过了专家验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对中期修复试验成果给与积极评价,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由文物科技保护、传统工艺研究、化学材料研究、美术史研究、佛教艺术研究等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在修复现场考察、听取了项目组关于2008年以来各个专题小组的研究进展及总体情况汇报、课题组关于合成材料和贴金层漆工艺中...
1月25日,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大厅内到处挂着红灯笼、同心结,给整座博物馆增添了一派节日景象。当地时间下午6:30,“崖壁上的瑰宝: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展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记者从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获得的消息。 开幕式上,300多位来自威尔士、伦敦等地的各界社会名流参加了开幕式。 英国威尔士议会政府首席部长卡文琼斯在讲话中对这次展览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说,对威尔士来说...
1月20日上午10时,四川省广安市文化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文管所长王成平,市“三普”队队长、市文管所研究员刘敏,市文管所文博馆员段艳兰、邻水县安信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王毅、邻水县文管所长李榜宏及重庆市山地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李祖群等一行实地查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宝山石刻及古石桥”维修保护工程(1、2号桥的修复加固、3号桥两端码头的清淤及加固、12幅石刻防风化保护、弥勒佛危岩的排险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