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派书画院和陆俨少艺术院联合主办的“‘山水清音’——苏春生教授山水画展”于11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中国画院隆重举行。 苏春生教授 苏春生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既师承宋元、效法明清,又能自辟蹊径,别开生面。其画笔墨精湛细腻,构图谨严生动,设色雅致秀润,皴法灵动变幻。尤擅长画黄山,被誉为&ld...
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派书画院和陆俨少艺术院联合主办的“‘山水清音’——苏春生教授山水画展”于11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中国画院隆重举行。苏春生教授苏春生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既师承宋元、效法明清,又能自辟蹊径,别开生面。其画笔墨精湛细腻,构图谨严生动,设色雅致秀润,皴法灵动变幻。尤擅长画黄山,被誉为“苏氏黄山...
黄宾虹国画作品(资料图片) 10月28日,在蓉召开的“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上,四川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山水画将由四川准备申报材料,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同源”,一个月前,中国书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遗,如今同样历史久远的中国山水画也做好了申遗准备。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特...
一、缘起 作为中国绘画重要代表的山水画孕于魏晋南北朝,经隋唐的发展逐渐成熟并成为独立于人物画的画种。山水之品是我国士大夫崇尚自然、散淡心境,与天地相和、心物关照的一种体现,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所以,因山水之品而孕生的山水画,无论是在文化内涵、人文意识,还是在艺术表现和技法运用上,都表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我们华夏民族的骄傲。它所呈现的艺术高度远远超越了我们今天对艺术的一般...
由中国水墨研究院举办的“中华名胜山水画名家邀请展”近日在首都图书馆成功举办。此次共展出100余幅中华名胜山水画,彰显了祖国的壮美山河。 中国水墨研究院今年3月落户大兴,此举使大兴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专业水墨研究交流、教学的艺术窗口。
黄宾虹国画作品(资料图片)10月28日,在蓉召开的“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上,四川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山水画将由四川准备申报材料,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同源”,一个月前,中国书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遗,如今同样历史久远的中国山水画也做好了申遗准备。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特别是近...
10月28日,在蓉召开的“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上,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国山水画将由四川准备申报材料,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同源”,一个月前,中国书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遗,如今同样历史久远的中国山水画也做好了申遗准备。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山水画可谓流...
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画院、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都市与山水——刘斯奋人物山水画展”将于10月22日至27日在广东画院展览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刘斯奋近期创作的山水画及人物画作品近五十幅。展品中不乏鸿篇巨作,如山水画《翠壑流云》、《苍麓唤渡图》、人物画《车站流行色》等,充分展示了刘斯奋多年来倾力于山水人物画艺术探索,倾情于中国文化研究的成果。 刘斯奋是当...
日前,一幅名为《神山圣水图》的中国最大长卷山水组画在西藏诞生,它是由我国著名山水画家、西藏山水画创始人刘万年,历时八年,五易其稿,在高寒缺氧、病痛缠身的情况下创作完成的。 《神山圣水图》以西藏自然山水为创作蓝本,应用了30多种刘万年自创的绘画手法,彩墨交辉,大气磅礴,意境辽远,是一曲西藏高原神山与圣水的交响曲,是一幅大自然群山史诗般的雕像图。 《神山圣水图》分为走进西藏、昆仑飞雪、可可西里、羌...
区广安 丹霞清虚地 136cm×68cm 2008年 7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抱朴守一”区广安山水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区广安近年来创作的山水精品60多幅,展期至7月28日。 区广安,生于1961年,广东南海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安徽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博物馆协办的“2009·丁杰山水画展”将于5月23日在安徽省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画展是继南京﹑上海之后第三站丁杰个人山水画展。 丁杰,1958年生,江苏人,是清代著名画家陈嵩的八世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唐·张旭《古诗四帖》辽宁省博物馆藏 狂草,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汉字的起初功能是实用,加上艺术的成分就形成了书法。而书法要表现个性的自由,文字的辨读开始模糊,有点近似山水画家的泼彩泼墨了。 非常喜欢张旭的《古诗四帖》,它让我看到了变化无穷充分展现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艺术震撼力。 张旭生逢盛唐。杜甫有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
在中国人的理解中,世界是生命一体化的世界。如庄子所言,“通天下一气耳”,生命的灵气使人与自然沟通融合。在“合一”的天人关系中,自然是内在于人的存在,人是内在于自然的存在。浸润在这种世界观中的中国人,不把自然看做无情的物质或陌生的荒野,以致粗暴地征伐、任意地掠夺和肆意地消耗。他们敬畏自然如同敬畏生命,以合作姿态分享造化的生资,以纯素之心倾听天籁的启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