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安临潼区渭河古河道日前发现一艘古沉船。据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后认为,这艘古沉船应为明代或更晚期的木质运煤船。 发现这艘古船的地点在临潼区西泉镇宣孔村北,是沙场的工人在挖沙时发现的。最初挖出了许多木棍和四棱锥形铁钉,接下来又发现不少煤炭和瓦片。经文物部门考古人员现场调查,初步断定这些木棍和钉子应该为一艘古沉船构件。根据木架散落的位置,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古船大约有20米长,船的开口处约有3米宽。 ...
几百年前,一艘满载着煤炭的20米长的巨型轮船行驶在渭河古河道,途经临潼时,不幸沉没;几百年后,当它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已成了一堆残骸…… 现场 木棍,老式钉子,瓦片 西安首现古沉船 9月2日,在西安市临潼区西泉乡宣孔村北边的渭河古河道,沙场的工人突然挖出了几根粗粗的木棍,“起初大家也没有在意,可挖着挖着却发现木棍越来越多,木棍上还有老式的钉子,还有一些...
大石头、球形泡沫助古沉船防抗台风,3艘考古用船靠岸避风,各种仪器设备全部上岸 福州晚报 樊小明摄 台风“鹦鹉”即将来临,下午2时许,负责“碗礁一号”古沉船中国水下考古的队员们暂停了水下作业。为了减少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他们已经对古沉船采取各种保护措施。 据悉,从昨天中午开始,中国考古队员和平潭屿头边防所官兵一起,找来一些大石头和绳索,并通...
在海底沉睡百年之后,福建省平潭县的“碗礁一号”古沉船有望重见天日。 2005年,国家考古人员共从“碗礁一号”沉船中打捞出古文物16000多件,创造了中国历史以来最大的水下文物发掘纪录。 船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碗礁一号”的沉没?沉睡在海底百年之久的它是否奇迹般地保持原状……这些谜底让...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平潭海域,对古沉船“碗礁一号”开展打捞工作。 19日7时,中国水下考古队员和平潭边防官兵,驾驶一条租来的120马力的木船驶向“碗礁一号”沉船海域。 考古队员每天出海时,都要依靠在木船上的定位仪,对“碗礁一号”船体进行重新定位。 19日的主要工作依然是对古沉船进行抽淤。据考古队员介绍,在持续的20多...
▲考古人员说,发现“碗礁一号”的海域有很多暗礁 考古队员穿上连体潜水服准备下海 见海水流速放缓,考古队员跳入海里 船上水下通过这个小盒子进行对话 “扑通”一声,身着潜水衣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员纵身跃入海中,对“碗礁一号”沉船进行水下清理、定位测绘,配合考古队员进行水下作业的,还有一名潜水员,专门负责清理沉...
福建平潭“碗礁一号”古沉船文物预计两个月内打捞上岸 16日,国家考古队在福建省平潭边防大队的全力配合下,在平潭“碗礁一号”古沉船遗址对沉船进行测量和抽沙,准备在2个月内将古沉船打捞上岸。 2005年6月,藏有大量珍贵清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的平潭“碗礁一号”沉船,被当地渔民意外发现。截至2005年10月底,考古人员经过4个多月的...
公元前五百年沉没的一艘希腊古船重见天日,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打捞上岸。 据“中央社”报道,二十艘船只加入打捞作业,抢救这艘古船,专家表示,拜海床土壤属于黏土性质所赐,这艘一九八八年被发现的古船迄今保存情况完好。 这艘希腊古木船的船身长二十一公尺,在杰拉港外海八百公尺遭遇船难。报导说,船体在送往英国南部港市朴茨茅斯交由考古专家修复之前,将先浸泡在大型淡水池中除去渗入的盐份。...
西沙古沉船打捞出来的瓷器(资料图片)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2007年5月8日,三艘满载着刚刚出水的数千件南宋时期的珍贵文物在琼海靠岸。这些文物来自于一条近八百年前沉没于西沙海域的南宋沉船“华光礁一号”。 在“华光礁一号”,这条南宋海底沉船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些珍贵的文物何时才能在省博物馆展出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
长涂镇在岱山县一个小岛上,与普陀山遥遥相望。这个寻常小镇,最近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半个月前,岱山县文物普查办根据当地老人的反映,在长涂镇一条河里发现了一艘被淤泥掩埋的古沉船踪迹。 初步判断,这艘古沉船距今约有八九百年,载重约为30吨,可能是艘走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船。 砍过的桅杆像是红木的 古沉船所在的河叫孔家河,是条死水河,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10米,深不到2米。多年来,这条河只作灌溉之用...
在纳米比亚西南部海岸勘探钻石的德比尔斯公司日前发现了一艘装载了数吨铜、象牙和金币的古沉船的遗骸。 据报道,这艘沉船的遗骸是上月被发现的。德比尔斯公司清理了一块海床,并在周围建起一堵墙,将水排空,以便地质学家们开展工作。 正在对这艘船的来龙去脉进行研究的考古学家迪特尔·诺利说,一名地质学家看到了一些铸块,但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铸成的。接着,地质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很像炮管的东西。 根据船上发...
记者从河南省浚县有关部门获悉,近日在大运河浚县段,位于该县小河镇么村卫河故道转弯处地表以下5米,出土了两只古船的残骸,有关专家认为,古船很有可能是唐宋时期卫河上来往的渡船。 据介绍,出土的古船为木质结构,船帮厚约4厘米,每块船板宽约3厘米,板与板之间用铁把锔固定相连,船体宽度为1.2米左右(因另一段还在河中,所以无法测定船长),船体外侧有一块宋代之前的柳条纹残砖。 该船残骸是当地群众在河岸采挖...
这是一艘元末明初的古船,它是宁波地区海上贸易的直接证明。 这条船是宁波迄今为止发现最长、最大的古沉船。 据一位曾经参与这条船发掘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条船保存情况较好在全国都比较少见。 虽然这条古沉船早在1995年12月就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但至今还沉睡在海涂中。这是为何呢? 昨天,记者采访了当年参与这条船发掘工作的工作人员丁友甫和褚晓波,他们为大家揭开了这条船的面纱。 “宁波...
水下考古队队员正清理“南海一号”上的文物 瓷碗底书写的毛笔字迹在海底浸泡近千年后,依然清晰可见 南海是片绝对神秘的区域,它与地中海、加勒比海齐名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随着2007年12月27日“南海一号”沉箱的正式上岸,有关南海沉船的大猜想被引爆到了极点。 对于江西而言,不仅仅在南海一号上有着沉睡800多年的南宋景德镇名窑瓷器,在其他...
“南海一号”的打捞成功在市民中掀起了一股参观“水晶宫”热潮。广东各大旅行社无不摩拳擦掌,拟将推出“闸坡+南海一号”二天,“阳江温泉+南海一号”二天等线路,只等相关门票价格出来,即可接受市民报名参团。 据悉,“南海一号”沉箱自2007年12月27日凌晨成功登陆后,一路继续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