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墓中出土一对刻有名字的铜镜 疑为有特殊意义的信物 九江市长虹西大道跨十里河桥梁工程开挖桥墩,6日在整治工地时挖出一座东晋时期的古墓,并从墓中发掘出一把已经断裂成许多片的铁剑。考古人员怀疑,墓主可能是一名“剑侠”。 古墓中出土的一对铜镜 记者当日赶到现场时,九江开发区西二路派出所已经在发掘现场拉起警戒线。据现场民警介绍,5日14时许,警方接到工地报警称,挖出一个墓穴。警...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林恭务在展示出土的彩陶(5月3日摄)。 考古人员在昙石山遗址发掘现场清理墓葬品(5月2日摄)。 记者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编号为M149号的墓穴中,发掘出30多件墓葬品。其中的两件彩陶和多个保存完好的箭镞,为人们进一步了解距今四五千年的昙石山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昙石山文化遗址发现于1954年1月,至今已考古挖掘8次。这次抢救性...
秦半两 资料图片 很多初涉钱币收藏领域的藏友,错误地认为“东西越老越值钱”。天津钱币协会理事王宗发介绍说,古钱币在市场上价格相差很大,有些虽然年代久远,如秦半两、汉五铢等,但因出土数量多,所以价格低廉。 我国钱币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的刀、布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
精美华丽的金剑鞘、玉剑及不同类型的周代青铜器和各种玉器配饰,这些以往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国宝”陕西人将能近距离一睹它们的真容了。笔者近日从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有关会上获悉,该市梁带村两周遗址博物馆配套建筑精品文物陈列展将在遗址发掘地梁带村落成开放,并隆重推出《盛世重光——梁带村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为省内外游客及市民献上一场绝无仅有的传统文化的盛宴,该展是文物展馆开馆迎来...
为筹建马家浜遗址公园,一周前,嘉兴组织省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馆等专家,对马家浜遗址进行试挖掘。 经过一周努力,挖出不少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一块环状有缺口的玉玦,两具大小不一、结构完整的人体骨架,两只竖起的牛蹄骨,还有起防腐作用的炭灰色土……这些宝贝彼此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专家组说,还有待进一步解开。 1959年,嘉兴曾对马家浜遗址进行初次挖掘。从文物情况分析,马家浜遗址距今...
新石器时代蜷体玉龙,高26厘米,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万灵之长。那么龙究竟是从何而来,历史上曾经有过龙这样形态的生物吗? 古代文献对龙的形象有过描述,宋代学者罗愿在《尔雅·翼》引汉王符语说龙有九似。而近年来,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许多与龙有关的文物遗迹,如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上的鱼尾鹿龙、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玦形...
1959年在治理呼伦贝尔盟满洲里市扎赉诺尔木图那雅河·穴乌勒革宁河·雪工程中,发现了大批古墓群,当时施工单位是煤矿改河工区,发现墓葬及时报告内蒙,内蒙考古队郑隆来扎赉诺尔,据统计有三百余座葬墓,清理两座共出土和收集一百二十六件文物。 1960年夏,他又清理了古墓群三十一座,出土遗物三百余件。1982年还发现三鹿纹金饰牌一件,金耳坠二件,收集和清理器物三十余件,有陶器、铜器、铁...
其性别、年代、身份等仍在考证中 昨日,荆州古城西门外发掘出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古尸,长约1.6米,身裹红绸,头发依稀可见,手上经脉清晰,指甲修剪整齐,手腕上戴着大串黑色玛瑙。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尸十分罕见,其性别、年代、身份等仍在考证中。
三号墓坑旁,两名武警荷枪实弹把守著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鹤壁发现春秋时期墓葬群,并在其中一处发掘出大量陪葬器物。专家推测,这一卫国古墓出土的17件青铜器皿甚或为国家一级文物。 墓地位于鹤壁淇县宋庄和方寨两村之间,南距商纣王墓1000米。三个墓坑面积不一,自南向北分别为8×6米、4×4米和3×3米。在面积最小的三号墓坑内,共掘出编钟、甑、匜等17件青铜器,另有十余件较...
河北省沧县郭村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物品为研究唐代沧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墓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这座墓葬是当地一名村民在开挖地基时发现的,位于郭村西南方的一处台地上。文物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查推断,这是一座唐代圆形砖室墓。 墓葬内出土青石墓志一方,白釉执壶、黄釉钵(已残)、塔式罐底座(已残)各一件。墓志长38厘米、宽36厘米、厚10厘米。铭文记载这座墓葬为“唐义昌军长...
墓中挖掘出的瓦当残片 早春2月,在余姚市大隐镇西3公里章山行政村的下磨村后山的山头上,一群拿着小平铲和毛刷的宁波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沉默地望着出现在他们眼前直径近一米的盗洞露出的幽幽的光,“糟了,看来这座墓被盗得厉害。”宁波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员罗鹏发出一声叹息。为配合双溪口水库工程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手对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这座古墓进行了抢...
图一:连枝陶灯。 崔健 摄 图二:长约10厘米的陶狗,体型形似现在的“腊肠”狗。 崔健 摄 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方面得到消息,位于奥体中路和胶济铁路交界处的古墓群发掘工作因为工程施工原因,不得不暂时停止。但在近日连续发掘出30多件文物,令此次发掘工作终于取得较大收获。下午,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见到了这些文物。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副科长郭俊峰告诉记者,昨天...
宁夏水洞沟遗址日前出土了一批陶器,主要为罐、碗等生活用具,距今4000年到5000年。 据宁夏文物局消息,水洞沟遗址日前出土的陶器主要有罐、碗等,为生活用具,距今4000年到5000年,为探索黄河文明的渊源提供了新素材。 水洞沟是中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两个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水洞沟石器中有大量极为明显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奥瑞纳文化的技术风格,是中国众多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极为罕见、可以与欧洲旧石器文化传...
记者今日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获悉,该省近日对高阳县北辛庄遗址发掘发现大宗辽金时期遗物,从遗迹、遗物分析判断该遗址为辽金时期村落,且延续时间较长。 据了解,为配合大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高阳县北辛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灰沟1条,灰坑26座,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 该遗址中出土大量遗物,不仅有元代鸡心底白釉碗、青釉葵口印花碗、豆青釉芒口碗,还有唐开元通宝、...
4月7日,工作人员展示一面铸有两圈铭文的铜镜。 自3月下旬起,河南省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焦作市某建筑工地对一处王莽新朝至东汉早期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出土铜镜、铁剑、小型陶仓楼、陶罐、耳杯、陶奁等汉代珍贵文物200余件。其中一面直径20厘米、背面铸有两圈铭文的铜镜十分罕见。新华社发(杨帆 摄) 4月7日,工作人员清理刚出土的汉代陶器。新华社发(杨帆 摄) 4月7日,焦作市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