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河北黄骅市旧城镇一座“战备地下医院”历经近10个月修整后对外开放。这座“战备地下医院”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砖混结构,内设大小房间27个,化验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总面积800多平方米。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黄骅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黄骅市旧城镇大马闸口村抢救性清理发掘两座汉代墓葬,出土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墓葬为东西并排的两座多室画像砖汉墓,两座墓葬形制规格基本一致。墓葬总长约17米,宽约6米,深约2.1米,主体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和后室组成。东侧墓葬在前室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耳室,保存较完整;西侧墓葬破坏严重,仅墓底残存少量画像砖。墓葬出土文物主要是陶器20余件,包括陶俑、陶...
经过20余天的紧张工作,黄骅市旧城镇大马闸口村汉代墓葬发掘基本结束,出土文物主要是陶模型器,有陶俑、猪、井、磨、碓及陶罐等20余件(套),对研究东汉时期墓葬形式特点,埋葬习俗、生活状况、经济状况、雕刻艺术等有重要意义。这一墓葬一大特点是,墓砖都是画像砖,有菱形纹、车马纹、钱纹、龙纹、卷云纹等,画像砖颜色保存基本完好,花纹非常精美。 今年7月28日,省文物局根据黄骅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申请,委派省文物...
记者8月26日从河北省黄骅市文保所了解到,经过20余天的田野考古发掘,黄骅市旧城镇大马闸口村汉代墓葬发掘结束,出土陶模型器20余件,墓葬最大的特点是墓砖都为画像砖,且保存完好,花纹非常精美。
8月26日消息,河北黄骅,经过20余天的田野考古发掘,黄骅市旧城镇大马闸口村汉代墓葬发掘结束,出土陶模型器20余件,墓葬最大的特点是墓砖都为画像砖,且保存完好,花纹非常精美。" 图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测量墓葬大小 图为墓葬内刻有精美纹饰的画像砖 图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查看出土的文物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近日,河北黄骅市博物馆接到吕桥镇郑口村民报告,于村东排水沟内发现一处古墓。黄骅博物馆工作人员会同省文物研究所对墓地进行勘查并开展了抢救性发掘。 据悉,此次抢救性发掘古墓两座,南面墓葬为长方形砖室墓,长1.8米,宽约50公分,内部空间较窄,墓内发现一具人骨架,但破坏严重,出土器物有黄釉碗1个,青釉罐1个。经推测此墓为迁葬墓。北面墓葬为圆形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黄骅市吕桥镇郑口村的唐墓发掘现场获悉,工作人员已完成墓葬墓室的清理工作,并对两处墓葬进行填埋。据悉,此次发掘工作顺利,一大一小两处墓葬共出土文物5件。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雷建红介绍,经过勘测发掘,在蓄水沟里发掘出的两处唐墓,一处是圆形砖室墓,一处是长方形的砖棺墓。其中,圆形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葬总长5米,直径2.5米。根据塌落的墓顶痕迹推测,这是...
在河北黄骅市,几日前的一场大雨冲出一处唐代墓葬,文物部门决定8月上旬进行抢救性挖掘。 墓葬位于黄骅市吕桥镇郑口村,7月25日一场大雨后,当地村民张金强在村东的蓄水沟里发现了一些青砖,明显和村里平常盖房用的红砖不同。 “当时我觉得可能下边有别的东西,于是拿了铁锹在青砖旁挖了挖,挖出一个碗和一个破损的罐子。”张金强说。 在黄骅市博物馆,记者看到了挖出的两件物品。碗为青釉碗,基本完好,呈暗黄色。罐...
出土的宋金时期铜钱(7月20日摄)。 日前,河北黄骅市旧城镇大贾象村进行水管道施工时出土一罐宋金时期的铜钱。铜钱数量约1000枚,已经锈迹斑斑,有的能隐约看出“元丰通宝”“天禧通宝”“皇宋通宝”“正隆元宝”等字样。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介绍,可以确定这是北宋和金时期的铜钱,可能是当时的主人为了躲避战乱或自然灾害,放到罐里埋藏起来的。 7月20日,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铜钱。新华社发
7月8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黄骅工作站在黄骅市博物馆揭牌成立。这是目前河北省设立的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 黄骅区域内与水运、水路相关的文化遗产较为丰富,是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之一。鉴于黄骅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黄骅工作站成立后,将通过系统的考古工作,摸清黄骅市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存量和基本特点,对黄骅市的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发掘、研究和保护,积极推进黄骅市海...
7月8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黄骅工作站在黄骅市博物馆揭牌成立。这是目前我省设立的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 黄骅区域内与水运、水路相关的文化遗产较为丰富,是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之一。鉴于黄骅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黄骅工作站成立后,将通过系统的考古工作,摸清黄骅市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存量和基本特点,对黄骅市的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发掘、研究和保护,积极推进黄骅市海上...
位于中国河北黄骅沿海的海丰镇遗址考古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各方关注。经考古发掘,发现定窑和磁州窑等北方窑口的瓷器标本最为集中,且呈现数量大、窑口种类多等特点。国内权威瓷器专家对海丰镇遗址出土瓷器碎片进行现场鉴定,认定海丰镇遗址出土瓷器多为金代北方窑口文物,印证了海丰镇遗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点之一的论断。
日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专家一行10余人来到沧州黄骅,对海丰镇、丱兮城遗址、海丰镇文物库房进行了实地考察,为黄骅市的古柳河沿岸带文物勘查建言献策,并对河北海盐博物馆现阶段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专家们表示,遥感考古工作是古柳河沿岸带文物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利用手中掌握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遥感考古数据,结合现代遥感考古手段,对古柳河及沿岸重要文物点进行遥感考古并建立数据库,通过数...
河北黄骅市市民曹竹林日前将珍藏了近40年的50余件战汉时期文物捐赠给黄骅博物馆,包括陶豆、陶钵、陶壶、陶罐以及画像砖等。经河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其中一对陶豆在河北地区较为罕见,填补了河北省同时期这种器物器型的空白。 据曹竹林介绍,这批陶器均为黄骅市本地出土文物,是他多年来自费收藏。经河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这些文物都出自于战汉时期。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对陶豆,豆盘直径24厘米,高40厘米,底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