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盆高11.8cm,口径17.2cm,足径11.2cm;奁高3.7cm,口径17.1cm,足径13.2cm。 盆板沿,直壁,圈足。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体以黄地墨彩为饰,口沿处墨彩描金绘元宝蝙蝠10组,间饰“寿”字纹。腹部绘芭蕉、牡丹及松树,布局规整。 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清光绪,高20.6cm,口径31.2cm,足径19.8cm。 花盆折沿,口部呈24花瓣形,深腹,圈足。底部开有两个渗水圆孔。盆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面泛波浪纹。外壁淡黄釉地饰粉彩。折沿上绘缠枝瓜和蝴蝶,沿边绘回纹,沿下绘如意头纹。腹部绘海水江崖中长出两株桃树,树上硕果累累,空间点缀10个蝠衔结带“卍”字。外底中心以矾红彩署篆体“体和殿制”4字双行款。 该花盆应...
黄釉刻折枝花长方花盆,清光绪,高11.1cm,口长19.4cm、宽13.4cm,底长16.9cm、宽10.5cm。 花盆呈长方形,平口,直壁,方圈足。盆内施白釉,外通体施浅黄色釉,以暗刻花卉为饰,口沿处暗刻如意云头、蝙蝠,外壁4面分刻牡丹、菊花各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
青花八宝纹花盆,高17cm,口径22.3cm,足径13.3cm。 盆口菱花状,微撇,短颈,圆腹,底有4个如意形足。颈、腹分绘八宝纹,八宝间均绘折枝莲花数朵,足外壁绘卷枝及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识。 此器是晚清花盆的标准式样,胎体厚重,造型饱满古朴,青花艳丽泛紫色,纹饰排列井然有序,是咸丰朝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清乾隆,高48cm,口径60cm,底径40cm。 花盆板沿,深腹,圈足,底中部有一大圆出水孔,周围围绕四个小孔。内壁光素,外壁深褐色紫砂胎上施彩绘。口沿里侧饰绿彩描金缠枝莲一周,口沿平面饰蓝彩松竹梅,口沿外侧饰蓝彩回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绘蓝彩缠枝莲,近底处有变形蕉叶纹。 此盆形体硕大,彩绘精细,所施蓝彩与紫砂胎的深褐色搭配和谐,素雅而不失活泼,它是清乾隆时期...
宜兴窑紫砂三折斜方花盆,清乾隆,高16.7cm,口径68.5×36cm。 花盆为三连斜方式,口边三折曲线,平底有二圆出水孔,下承八折角随形足。盆口以深栗色泥镶边,盆身为朱红色砂泥。此盆形状采用三连几何斜方体,打破了花盆造型的一般规律,风格独特,别出心裁。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8cm,口径23cm,足距11cm。 花盆托直口唇边,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涂抹酱色釉。通体施玫瑰紫釉,器内釉面泛青有少量开片,外壁凸起一周弦纹,上下各饰一周鼓钉纹。鼓钉处釉层因垂流变薄而呈天蓝色,与外壁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仿古方面以仿钧窑瓷器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的督陶官唐...
仿钧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6.5cm,口径16.5cm,足距6.5cm。 花盆托模仿宋代钧窑同类器制作而成。口微敛,弧壁,内底平坦,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涂抹酱色釉,并有六个支烧钉痕。外壁口沿及近足处各饰一周鼓钉纹。通体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润泽,釉色深浅相间,别具一格。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9.6cm,口径25.5cm,足距10cm。 花盆托呈葵花式,折沿,弧腹,内底坦平,底下承以三足,足内涩胎无釉。通体施窑变釉,外壁近足处积釉明显。釉面红蓝相间,流淌交融。 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仿钧窑瓷器时所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所施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着色金属元素。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金属的氧化物呈色后相互交融...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清雍正,高8cm,口横16.5cm,口纵16cm, 足横8.5cm,足纵7cm。 花盆为海棠式,敞口,折沿,深腹壁下斜,平底,底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小足。里、外均施仿钧窑变釉,蓝、紫相间,釉面垂流自然。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雍正款炉钧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清雍正,高7cm,口径23.7cm,足距10cm。 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浅弧腹,里心平坦,内壁出筋12道,底下承以三足,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通体施炉钧釉,釉色以蓝色为主,其间密布星星点点的红、青色斑点,具有变化万千的自然之美。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清雍正,高13cm,边长35cm。 花盆呈三角形,折沿,平底,底中心有一孔,下承三直角足。浅褐色砂泥,泥质极佳,粗中有细。花盆一面阴刻一丛兰花,刀法豪放。另二面刻篆书七言诗句:“乞巧红楼秋思渴,抱琴夜佇餐凉雪。” 此花盆泥色独特,赭中泛灰,俗称“灰鼠皮”。这种泥色古朴耐看,雍正时创制,乾隆以后消失。
宜兴窑紫砂凸雕夔龙花盆,清雍正,高7.4cm,口径6.6×6.6cm,底径12×12cm。 花盆菱花式,板沿,菱花口,底有一出水孔,下承四云头足。栗黄色砂泥,细密光滑。腹部凸凹有致,有14条筋脉。腹中部一周凸雕4对虁龙,首尾呼应,生动活泼。 此盆造型优美,纹饰精致,是宫廷中栽种室内花草的用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时期的宫廷绘画《十二美人图》中即能看到栽种着花卉的紫砂花盆。
清雍正青花八骏图方形花盆 在古代,马是人类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又是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一,因具有勇猛向前的精神、奔腾不息的毅力,以及任劳任怨的秉性,而深受人们喜爱,并赋予它许多美好的寓意。历朝历代,以马作为素材,既被文豪诗人写入诗词歌赋,传吟至今;又被众多画家争相绘于画中,丹青不渝。在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上,马也屡见不鲜,或单独,或群现,或扬鬃奋蹄奔驰在原野之上,雄烈刚猛气势豪迈;或漫步于草场溪...
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高6.6cm,口径24.3cm,足距10.2cm。 盆托折沿,通体六瓣菱花式,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满施仿钧釉,底刻阳文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釉色皆仿宋代钧窑式样,形体端庄古朴,釉层晶莹肥厚,釉面色泽雅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