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媒体报道,在古代秘鲁文化中,玉米是一种具有微妙性的次要补给食物,一项考古研究显示古代秘鲁人吃爆米花的时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早2000年,考古学家对发现的远古玉米穗轴、外皮、流穗和根茎的分析,沿海居民食用玉米的历史可追溯至6700年前。 考古学家在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遗址挖掘发现一些疏松的玉米颗粒,看上去颇似爆米花食品。考古学家掌握到古代人类使用玉米作为食物的历史是在大约5000年前,...
据媒体报道,在古代秘鲁文化中,玉米是一种具有微妙性的次要补给食物,一项考古研究显示古代秘鲁人吃爆米花的时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早2000年,考古学家对发现的远古玉米穗轴、外皮、流穗和根茎的分析,沿海居民食用玉米的历史可追溯至6700年前。 考古学家在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遗址挖掘发现一些疏松的玉米颗粒,看上去颇似爆米花食品。考古学家掌握到古代人类使用玉米作为食物的历史是在大约5000年前,发现大量...
瑞典哥德堡市政府18日在利马向秘鲁政府正式转交了帕拉卡斯文明时期的珍贵纺织文物。秘鲁总统乌马拉·塔索出席了在总统府举行的转交仪式。 瑞典哥德堡市市长和秘鲁文化部以及外交部官员在仪式上签署了有关哥德堡向秘鲁归还89件帕拉卡斯时期纺织文物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哥德堡将分批逐步归还这些文物,返还工作将于2021年结束。 第一批归还的4件纺织文物已于本月12日运抵利马,并自18日起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
2014年4月18日,环球大使圆桌论坛于鸟巢举行,论坛集合十余国家大使和公使,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如何优雅重生。秘鲁公使胡安·米盖尔·米兰达表示秘鲁在资源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在秘鲁的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社区民众都是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秘鲁公使 胡安·米盖尔·米兰达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刚才很多大使都谈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也进一步谈到了他们保护文化遗产...
秘鲁考古学家用无人机保护古迹 激光清洗后的古城戴克里先宫焕然一新 近日,为保护庞贝古城免受进一步损坏,意大利文化部斥资170万欧元推出了名为“给庞贝城一个未来”的项目。该项目通过与高科技工业集团合作,利用高科技监测庞贝古城的外观变化,甚至动用意大利航空局启用卫星高解析度影像观测庞贝古城土体作用,避免庞贝古城再次出现崩塌状况。该消息一出,立即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 樊 炜 郑 苒 编译 ...
1月22日,在秘鲁首都利马,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巴西和英国归还的文物亮相秘鲁外交部。 秘鲁外交部当日向该国文化部移交了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巴西和英国近期归还的47件珍贵古文物,其中包括简易编织工具、棉纤维球、纺织品、陶器、古生物标本以及17世纪地图。秘鲁是古印加文化的发祥地,境内古文化遗址密布,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但也有大量文物流失在海外。秘鲁政府多年来积极寻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流失文物,美国...
秘鲁文化部13日宣布,该部所属文物检控总局今年以来已截获651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从而使这些已列入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的文物免遭流失海外的厄运。 在这批追缴的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文物中,620件是在秘鲁利马国际机场缴获的,25件是秘鲁邮政总局在出口邮政快件中查获的。此外,秘鲁海关还在边防检查站截获一些走私文物。 据秘鲁文物检控总局介绍,文物走私者总是怀着侥幸心理,将文物夹杂在普通的工艺品中,或藏匿...
观光客到秘鲁南部印加古城阿雷基帕,游览老城区殖民地时期建筑、科尔卡大峡谷等名胜后,一般还会到访市中心广场附近的“羊驼世界”博物馆,感受印加传统文化一脉的编织艺术。 在一个西班牙殖民风格建筑的庭院,亮黄色的外墙由白色线条勾勒镶嵌,墙上写着“羊驼世界”。接待记者采访的是世界著名羊驼毛纺织企业米歇尔集团的赫伯特经理。 赫伯特说,阿雷基帕是世界羊...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王莉兰】据法新社8月13日报道,经常用于对冲突地区实施监视和轰炸的无人机在秘鲁被有效地用于观察农业开发,有时甚至被利用在考古研究方面。 报道称,这些秘鲁的无人机初见之下似乎纯粹是改良模型设计的仪器。其中一部分为遥控操作,但由于专项信息项目另一些无人机为自动模式。这些无人机可飞行40到60分钟,飞行距离可达50公里。 电子工程师,同时也是秘鲁天主教教皇大学无人机系统团...
中国文物网7月16日编译报道:秘鲁考古学家ReguloFranco在ElBrujocomplex(秘鲁首都利马北部约570公里)发现一具女性木乃伊,时间可追溯至公元1到8世纪。 瑞古洛·佛朗格(ReguloFranco)表示:“在此地发现女性木乃伊是件非常令人吃惊的事儿,更让人吃惊的是她被葬时呈俯卧姿势,头朝向西方的大海,其中一条胳膊呈伸展状,该姿势极其少见。”...
图为秘鲁前哥伦布时期暗纹图案米色双耳陶壶,该壶极有可能是被不法分子从秘鲁首都利马北部的起伦(Chillon)河谷、钱凯或瓦拉尔地区非法盗掘出土的珍贵文物。 中国文物网7月15日编译报道:瑞士方面于7月12日表示已将追回的前哥伦布时期暗纹图案米色双耳陶壶归还秘鲁,而此前试图通过互联网倒卖该文物的嫌疑人也已被警方拘捕。据悉,这一双耳陶壶极有可能是被不法分子从秘鲁首都利马北部的起伦(Chillon)河...
金字塔被夷平后(左)与被毁之前(右) 4000年文物遭毁 无法挽回的破坏 位于秘鲁首都利马附近考古遗址内有一座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金字塔。日前,当地两家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寻找铺路碎石,竟然出动重型机械将这座高达6米的历史文物夷为平地。秘鲁考古学家痛心地指出,损失不可估量。目前,秘鲁政府已对两家房地产公司正式提出法律诉讼和经济处罚。 媒体4日报道,这座惨遭铲平的金字塔位于秘鲁首都...
秘鲁文化部3日宣布,对恶意毁坏埃尔帕拉伊索考古遗址内一座有5000年历史金字塔的两家公司及其责任人提出法律诉讼,并处以约合132万美元的罚款。 6月29日,一伙不法分子开着一辆挖土机进入埃尔帕拉伊索考古遗址,铲平了一座面积为2500平方米、高6米的金字塔。为了清理现场,他们还将毁掉的废墟运到考古遗址附近放火烧掉。当这伙人打算破坏其他金字塔时被警方发现。据初步调查,此次破坏珍贵古建筑的行动系一家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