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7日,“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暨展览”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巡视员罗静、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新技术、新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应用展开讨论与经验分享。 这次论坛以“科技文博,融合创新”为主题,紧紧围绕文物保护修复与科技创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展陈设...
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你可能很难完全了解古人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却可以娓娓道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古代居民通过饲养家畜来获取肉食,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主要用渔猎的方式。” 在那个尚未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就算是古人最平常的衣食住行方式,对今天的人来说都非常神秘。而以袁靖为代表的一...
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沉浸式大展。本次展览由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与日本知名科技艺术团队 teamLab 合作举办,运用艺术装置营造出沉浸式的科幻世界,呈现艺术与科学交织的魅力。展览分为四个主题:自然、城市、公园和太空。 「自然」采用数字技术构建出充满动植物的虚拟互动世界。「城市」展现了 teamLab 专为儿童设立的5个项目,鼓励成年人与儿童互动,在共享的城市空间内共同应对挑战。「...
宋版书为何价值连城 明嘉靖年间,进士朱大韶得知有人家里藏有宋刻版《后汉记》一书,书中还有陆游、谢叠山等前朝名士的亲笔题签,这一消息对于一个痴迷宋版书的藏书家而言,无异于找到一个地下宝藏,内心十分激动,便托人去向主人商谈转让价格。书的主人放出话来,书价免谈,除非用一位美婢来换。看来书的主人对朱大韶爱书之癖了如指掌,便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宋刻本《古文苑九卷》,国家图书馆藏 没想到,朱大韶爱...
杨贵妃的“黑科技”香囊 原标题:杨贵妃的“黑科技”香囊登场 《国家宝藏》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杜快 人气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昨晚继续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播出。在分别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以及河南博物院之后,播出的第四期聚焦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虽然从第二集开始节目内容开始略显平淡,但豆瓣网友给出的评分始终保持在9.2以上。 作为曾经诞生过...
2018年7月20日傍晚6点半,备受关注的惠民文化活动——武侯夜话,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继续开讲,用摆龙门阵的形式轻松传递历史文化,这也是武侯夜话在“2018成都武侯祠三国季”里的第三话。 三国文化专家大咖方北辰教授,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李志即兴开聊 白昼的暑热渐渐散去,香叶轩茶园内座无虚席,三国文化专家大咖方北辰教授,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李志即兴开聊,为观众解密有关三国...
日前,天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为秦始皇帝陵二号铜车马精准“量体”的工作。通过51G的点云(即海量点数据的集合)数据量的搜集,在电脑屏幕上,这个被称为“青铜之冠”的国宝级铜车马向现代人展示出秦代的精美工艺、绝妙设计,甚至马匹身上皮肤反射的色彩也与实物分毫不差。 据介绍,铜车马的神秘之处在于,当时如何拥有如此先进的制造工艺?至今仍是难解之谜。事实上,出土时铜车马已部分被压...
这一次考古不在土里,而在水下,地图不是来自古籍,而是电子科大绘制的“3D藏宝图”。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这些“黑科技”和考古发掘就这样在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生了碰撞,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得到了证实。 1.2万余件文物出水!4月20日,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出水明代蜀王金宝,据明史记载,皇...
下面将介绍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趋势 1、STEM教育和创客活动的快速引入 在过去几年发布的美国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均位列即将普及的发展趋势之一。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已成为最快将普及进入场馆中的技术手段。① 美国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博物馆正设法把创客和STEM整合到自己的教育体系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自2...
这一次考古不在土里,而在水下,地图不是来自古籍,而是电子科大绘制的“3D藏宝图”。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这些“黑科技”和考古发掘就这样在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生了碰撞,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得到了证实。 “江口沉银”二期挖掘现场(红色部分为露出的河床基岩)“江口沉银”二期挖掘现场(红色部分为露出的河床基岩) 发掘区全景发掘区全景 1.2万余件文...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一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稀世文物,因瓶身腹部绘有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称为四爱图梅瓶。今年元旦期间,湖北省博物馆推出“国宝讲解机器人”,依靠强大的交互设计为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注入了人工智能的内核,满足了观众对文物前世今生的好奇。近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又带着新颖的创意体验走出国门,来到“感知中国:中国文...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这一次考古不在土里,而在水下,地图不是来自古籍,而是电子科大绘制的“3D藏宝图”。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这些“黑科技”和考古发掘就这样在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生了碰撞,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得到了证实。 “江口沉银”二期挖掘现场(红色部分为露出的河床基岩) 发掘区全景 1.2万余件文物出水!...
央广网天津7月9日消息(记者陈庆滨 刘阳)7月7日,2018京津冀台大健康创新科技论坛在天津开发区举行。本次论坛由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主办,由开发区管委会、滨海泰达社会管理委员会和滨海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办。 2018京津冀台大健康创新科技论坛在津召开 论坛邀请到国际睡眠科学与科技协会(ISSTA) 德国总会暨台湾分会理事长江秉颖等15位全球知名的健康和金融领域的专...
《青花瓷:科技、文化、贸易》 近期,《青花瓷:科技、文化、贸易》一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青花瓷器最早在我国唐代的巩县窑烧制成功。元代景德镇烧制出成熟的青花瓷器,其产品不但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而且还融入了异域文化的元素。明清之际,青花瓷又有了新的创新与发展,烧制技术更加成熟。青花瓷不但满足中国人的需要,而且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外陶瓷市场,并促进了国外制瓷业的发展,同时中国文化也借助瓷器这...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发端于佛罗伦萨,迅速扩展,开始于15世纪早期,延续到16世纪末。在艺术领域,一项重大创新和发现便是运用数学方法在二维平面上展现空间关系,画家对真实世界高度关注,要求用科学的方式再现人们所见。从15世纪开始,绘画艺术便与中世纪决裂。 文艺复兴时期的高科技:线性透视 佛罗伦萨的天才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不仅为教堂建造了巨型穹顶,还发明了全新的线性透视法,这无疑是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