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四川暴雨成灾,成因自然应当归咎于气象因素,但另一种诡异的说法却在各类社交网络上疯传——“今年初,成都在地下挖出一座千年石兽,不少人说是李冰的镇水神兽,这个夏天果然应验了……”为了达到有图有真相的效果,文中还配上了一张石雕文物出土的照片。据称,这件文物是今年初,在成都天府广场一则四川大剧院工地挖出的。故事还联系上了历史上著名的水...
梳理天府广场千年神兽重见天日的历程,成都作家谢天开不得不提。早在2008年,他就了解到天府广场钟楼脚下埋着一个“稀世珍宝”,但当时时机不成熟也就没公之于众。直到2010年天府广场钟楼拆除时,他才说出了这个埋藏心底两年的“秘密”,并和朋友一起为之奔走呼告。接着便是工地停工,2012年成都考古队介入,直到这个憨态可掬的“萌兽”重现江湖。 讲述 研究薛涛时的意外发现 “我当时在研究唐...
10分钟翻身 生于东汉之前,2000岁高龄,体重约8吨。20多米长吊臂移动,近10分钟后翻身 身披祥云 四腿粗壮、背脊壮硕、屁股浑圆、头部略尖、四脚有蹄,身体两侧绘有祥云 身份显赫 与两年前在天府广场南侧出土的“巍巍大汉”碑是邻居,曾居住“蜀王府”内 天府广场石兽出土 追踪 昨日,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东侧考古现场,老成都人久闻未见的千...
青铜器金银币 “中山是个艺术的民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壮的歌声,它那婉约清丽的琴声,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无缘倾听和欣赏了,只有属于两千年前那些精美绝伦的遗物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不时提醒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已故文化大师郭沫若对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浓情...
4号古墓上世纪70年代被盗 昨日上午8时,湾里红湾公路旁古墓群正在逐步发掘。为了便于古墓的发掘和信息记录,考古专家已经给4座古墓编号。 由于1号和2号古墓相对较大,考古专家先行对4号古墓进行发掘。4号古墓距离1号和2号古墓数百米远,古墓由前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古墓在近代被盗过,所以出土文物不多。”南昌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德林说,上世纪70年代,此处曾建糖果厂,建厂过程中就...
当日,清乾隆时期玉雕精品――传说中的龙子赑屃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该玉雕全长7.85厘米,宽4厘米,高5.5厘米,为和田白玉质地,周身有多道赭色的土沁纹,龙头龟身,昂首曲颈,呈半蹲坐式。神兽整体造型匀称和谐,雕琢工艺细腻精湛,线条流畅自然,尤其是玉雕下配一刻有佛教八宝吉祥图案的八棱形紫檀木座,基座底部阴刻有“乾隆御赏”四字。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西晋青瓷神兽尊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它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神兽尊外形呈梨形,肩部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腹部装饰有一头神兽,兽头昂起,双眼突出,鼻孔朝天,吐舌露齿,口中含珠,下颌处有弯曲的长须。神兽上肢抬起,下肢呈蹲坐状。青瓷尊的两侧有双翼纹,背部有五条鳍形凸脊,还装饰着几道象征兽毛的纹饰。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这个石龟的材质是红砂岩,这种材质曾经被大量地应用于明清时期,因为石龟的造型线条简单,而清代的石龟造型一般比较复杂,因此,可以确定这个石龟应该是明代所造,距今大概有300多年的历史。”昨天上午,在棠下镇桐井村,市陈白沙祠管理处主任、市文物普查队成员黄志强指着刚刚被村民发掘出来的一只长1米、宽0.6米的枣红色石龟说。 石龟应是玄武神兽 “以前,这座山上好像有一...
品名:战国 神兽驮杯盖尊 和田白玉 尺寸:22×13cm RMB:160,000元 说明: 神兽驮尊于背上,侈口,长颈,圆鼓腹,圈足。通体饰数道弦纹,腹部贴饰一周铺首。 补充: 和田玉科学定义为软玉,(硬度:6.5;比重:2.96)。也叫羊脂玉、新疆白玉、昆仑玉,产于新疆的和田地区(古称于阗、和阗)和墨玉地区两个产地。为何叫羊脂白玉呢?那是因为羊脂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後呈脂...
青铜神坛 19日早晨,芦山县城飘起了霏霏细雨,科考队在细雨中到达了樊敏墓阙遗址,探寻樊敏墓和芦山县其它地方出土的东汉石刻与三星堆文物在文化上的联系。 芦山县位于雅安西边,为古“青衣羌国”所在地。樊敏墓阙遗址位于芦山县石马坝青衣江畔,现已被辟为芦山县东汉石刻馆。樊敏为东汉蜀郡属国青衣县(即今芦山县)人,历任青衣羌国国丞、巴郡太守等职,并曾晋为司徒(未就职),位列三公,其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