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湖北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度,8月28日,湖北省发改委、省文物局联合召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会,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出席并讲话,省发改委、省文物局有关处室、有关市(州)、县(市、区)发改委和文化(物)局以及24个项目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十三五...
图为:专家检验木头横截面。 嘉鱼发现明代金丝楠阴沉木:价值2千万,主人愿捐给故宫 楚天金报记者戴辉、图/记者万多 一根不起眼的木头放在杂货院5年,没想到价值连城,堪比黄金。昨日,在嘉鱼县一个家具厂里,经专家鉴定,在院里杂草中摆放了5年的木头竟然是生长了600多年的金丝楠木,这根木头价值2000万元。当主人得知其价值后,表示愿意无偿捐献给北京故宫。 簰洲湾江中捞起乌木 ...
原标题:湖北省博物馆3件文物亮相《如果国宝会说话》 揭秘国宝背后故事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持续走红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获广泛好评,其中3件文物来自湖北省博物馆。8月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国宝背后的守护者,听他们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华夏正音”曾侯乙编钟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08亿件(套)馆藏文物。为让国宝...
图为:湖北全球推介活动文化遗产展区。 “湖北,从长江走向世界。”7月中旬,湖北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色大厅举行,让湖北故事传遍世界。其中,文化遗产展区勾起与会嘉宾浓厚兴趣。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多方采访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及相关传承人,深入了解这次惊艳亮相背后的故事。 精益求精 差错零容忍 “国外媒体对湖北非遗兴趣很大,摄像机、照相机对我们关注最多。”“展板、实物、非遗传...
中华一家亲,两岸心连心。2018年7月14日至18日,为期5天的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参访活动湖北行圆满结束。本次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参访活动作为第十五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的组成部分,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文物局主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参访团由来自台湾的辅仁大学、台湾大学、中兴大学、中正大学、台北大学、逢甲大学等大学的30余名师生组成。 参访活动内容丰富,宝岛台湾师生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
中新网荆门7月17日电 (梁刚)7月17日,湖北省首批“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在荆门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作为农耕圣地,屈家岭首次架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桥梁。 “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在荆门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吴奇勇 摄 “我们平时学的东西都是纸面上的,今天近距离观察和触摸这些历史文物,亲身感受屈家岭文化,很震惊。”来自台湾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生李颀表示。与他同...
2018年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寓言——刘政德雕塑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梳理地域美术、探讨传承创新、构建文化自信为宗旨,以雕塑家刘政德的重要作品寓言系列雕塑为主线,同时呈现屹立于葛洲坝纪念广场的《大江截流》(与李正文合作)、建于武汉黄鹤楼前的《黄鹤归来》(与李正文合作)两件体现强烈时代与地域特性的雕塑创作,通过作品结合文献的方式展开叙述,共展出...
挖掘机在明清古街北段开挖下水道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一块破损的青石碑宋俊初摄 中新网孝感7月8日电 (梁婷 宋俊初)7月7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明清古街,工人在开挖下水道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清朝嘉庆十四年的石碑,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石碑中间刻着“黄姓重修公孙桥”几个大字 宋俊初 摄 青石碑上所刻字样清晰可见 宋俊初 摄 孝昌县北部的小河镇环西街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
原标题: 2018荆楚文化欧洲行·长江边的非遗故事 ——中国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捷克开幕 开幕式暖场演出环节 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主办,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捷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长江边的非遗故事——中国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日前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幕。捷中友好合作协会执行副主席彼得·穆哈莱克、中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吴光等中捷嘉宾和150...
元代 ·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 元(1271-1368) 1975年黄梅西池窑厂出土 高42.2,口径9.3,底径10.3cm 随塔式盖瓶一起出土的还有延祐六年(1319)的买地券,它表明塔式盖瓶是目前发现的纪年最早的元代青花瓷器,比典型的元朝至正型元青花早数十年。由于它的胎质、纹饰接近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而釉料呈褐色,不是进口的苏勃泥青,因此它成为早期元青花的标准器,在...
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全凡华 摄 中新社湖北荆门6月13日电 (全凡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2日联合宣布,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2座。 专家认为,王家塝地点应是城河遗址屈家岭文化的大型墓地,其等级高、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在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少见。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最初发现于1983年,根据采集到...
清咸丰三年(1853) 边长10.5厘米 高10厘米 印面呈正方形,宽边,印文为朱文兼镌满汉两种文字,三种书体。左为满文篆书,中为满文楷书,右为汉文小篆“提督湖北总兵官印”两行八字。背铸三台虎钮,钮右镌汉文楷书款两行:“提督湖北总兵官印礼部造”,钮左镌满文楷书三行释文。右侧边镌汉文楷书“咸字九号”,左侧镌“咸丰三年四月日”。此印是清朝政府授予湖北总兵向荣的官印。向荣于咸丰三年正月廿日接...
近年来,湖北亿晒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路灯、家用太阳能、家用太阳能电站、单晶硅太阳能组件YS-M6 60、72片串、多晶硅太阳能YS-P6 60、72片串等七大市场,让你任选其一或组合轻松做加盟。 湖北亿晒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绿色新技术、新产业、高科技,融合国家出台的多种政策,引导光伏产业发展。例如,亿晒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大、中...
记者26日从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获悉,近年来,湖北宜都在境内先后发掘整理出30处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专家称,这对宜红古茶道的研究、传承、保护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宜红茶是中国三大红茶之一,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宜都境内陆路、水路古茶道上现存历史遗迹众多。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对部分宜红古茶道遗存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