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富含基因特征的San部落居民,图中两个San部落男子正在非洲南部喀拉哈里沙漠狩猎 非洲San部落的年轻女子和老妇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一个地区的理论现遭到挑战,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现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Khoe和San部落居民大约10万年前是所有人类的最早祖先。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对非洲南部11个部落220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每个测试者具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昨日报道,秘鲁沙漠发现史前巨鲸化石(右图),但风化作用正威胁及破坏这些珍贵的化石,地质学家正在争分夺秒地想办法保存它们。 报道称,专家们是在秘鲁南部的Ocucaje沙漠发现这些巨鲸化石的,一共有15个,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巨鲸墓”。相信它们是生活在300万至2000万年前的巨鲸。 秘鲁地质矿业冶金研究院专家指出,发现化石的地方数百万年前曾发生火山爆发,...
距今1万年神秘废墟惊现叙利亚沙漠 叙利亚的沙漠,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考古学家罗伯特-梅森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古代建筑废墟,距今1万年,年代比埃及大金字塔更为久远。这座废墟是2009年发现的,由于当地爆发的暴力冲突,考古学家无法对其进行研究。 2009年,梅森在叙利亚一片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沙漠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一系列石线、石环和石墓。经过进一步的勘察,他最终发现了这座神秘的古代 废墟。梅森在哈佛大...
在“文化沙漠”办艺术派对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在过去5年时间里,从零开始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已经逐渐成长为亚洲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会。作为过去五届展会的展览总监,马格纳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至今仍对当初的种种艰难和签下第一家画廊时的兴奋记忆犹新。 “那时候,香港这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总是被嘲笑为‘文化沙漠’,没有人相信,在充斥着商业味道的...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日一个石油勘探队在埃及境内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架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战机遗骸,这架战斗机的残骸躺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深处已经有70多年,是那个狂暴年代的“时间胶囊”,由于其历史意义重大,被人们称作是“航空版的图坦卡门墓葬”。 伊恩·特斯克(Ian Thirsk)是伦敦皇家空军博物馆收集部主任,他说...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乌兹别克斯坦在沙漠中可能遇到一番奇怪的景象,数艘幽灵般的铁壳船躺在沙漠中晒太阳。这些船来自过去某个年代,当时的这片土地还是被海水所包围,是一个盛产鱼类以及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交易的场所。但是在一些年后,该地区的很多海水够干涸了,大多数的鱼也死了,只剩下生锈的船体。海水完全干涸后,这里的渔民也逐渐迁走,而他们的船便成这里的唯一物件。这片海域原先被称为咸海,是一个内陆咸水湖。 沙漠...
新疆策勒县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测量新发现的古城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前)和新疆策勒县文物保护工作者一同描述新发现的古城遗址的概貌。 驼队从新发现的古城遗址旁的沙漠上走过。 4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与新疆策勒县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文物考察时,意外发现一处具有汉式风格的“高等级”古城遗址。...
2011年由巴丹吉林沙漠文物联合考古调查队采集的夹砂红褐四系彩陶罐等七件文物,近日得以修复。 阿拉善右旗博物馆特聘请宁夏博物馆文物修复家高级工艺师赵福春,对该旗近年来采集和出土的夹砂红褐四系彩陶罐、汉代灰陶盆、罐等具有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7件陶器进行了修复。 宁夏博物馆文物修复家高级工艺师赵福春说,他修复文物已有三十多年经历了,这种器型的文物确实比较罕见,在沙漠里发现更为罕见,像这么大体形...
加拉曼特遗址 岩画上的加拉曼特战车 日前,在利比亚西南撒哈拉沙漠中,通过卫星图像,考古学家发现了加拉曼特王国一些新的遗址。遗址在生存条件恶劣的沙漠深处,共有100多个设围的农场、城堡结构的村庄,以及几个城镇。一切都表明,这里曾经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加拉曼特的历史,是一个撒哈拉奴隶贸易民族在沙漠中繁荣然后衰落的历史。他们第一次在可靠历史记录中出现是在公元前5世纪,据希罗多德(约前484...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学院、四川考古研究院、阿拉善右旗文物管理所7个单位11位专家、学者、教授组成的巴丹吉林沙漠文物联合考古调查队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专项文物调查,共发现古代遗址10处,特别是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哈布台的一处遗址上出土了一件较完整的四系彩陶罐,专家初步断定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4500年至5000年。 此...
10月18日,巴丹吉林沙漠文物联合考古调查队近日在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出土一件4500年前的彩陶罐,并发现10处古人类遗址。这表明,如今人迹罕至的巴丹吉林沙漠在约5000年前有大量人类活动。这个保存较完整的彩陶罐造型精巧,装饰华美,黑红彩对比鲜明,画面清晰华丽。专家初步断定其年代为约45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现这件彩陶罐的古人类遗址为仰韶文化遗址,地表现存遗迹较好,遗...
7月17日,夕阳下两位游客正在乌尔禾魔鬼城游玩。李远新摄 24日,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国内外地理学界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乌鲁木齐,共同研讨地理学发展方向。 刘燕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前主席、俄勒冈大学教授亚历山大·墨菲、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蔡运龙分别就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理学问题、环境地理、国际人文经济地理研究新动向和...
在第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之际,一座大型沙漠博物馆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揭开面纱,迎来了首批中外游客。 七星湖沙漠博物馆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七星湖生态旅游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整体造型采用蒙元建筑风格。馆内设计为环形排列结构,依次为世界沙漠概况、神奇的沙漠生命、全球应对荒漠化等八大主题,是我国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的主题沙漠博物馆。 在世界...
自古以来,贴标签容易,摘下来难。不管这标签是自己乐意贴的,还是被迫的。文化沙漠是香港身上的大标签,也是内地人早年间对香港物质生活眼馋时聊以自慰的话题。香港人实在想甩掉这个标签,不仅仅是因为这几个字让城市的气质显得浅薄,而是当文化、艺术成为经济新热点时,一向敏感的香港并不愿意置身事外。四年前,ART HK(香港国际艺术展)诞生。但一开始并没有人看好。香港有足够代表城市的当代艺术吗?一个看上去艺术基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