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10余天的工作,昨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认本市水下文物重点调查取得重要收获,发现并确认一处民国时期沉船遗址,这也是本市首次进行水下考古活动。专家透露,目前本市大沽口不止这一艘沉船,是就该船命名还是就这个区域的沉船总体命名,还需要等待接下来的考古发现。 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梅鹏云介绍,此次考古发现位于天津大沽口散化锚地,属于滨海新区天津港外锚地。该中心近年来对天津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资...
2010年9月17日,在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地发现部分文物和古代沉船,在建筑工地及当地公安民警的积极介入下,菏泽市文物部门立即立即组织人员对沉船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并上报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对菏泽沉船的发现十分重视,立即派出文物考古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并根据国家法规,组成由山东省文物考古所与菏泽市文物管理处业务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菏泽市发现的沉船进行发掘工作。 发现的沉船为一木质内河船...
二河口村归属绥中县塔山屯镇管辖,村东500米是渤海,北距葫芦岛市60公里。经水下文物考古调查,在疑点海域发现了一处古代沉船遗址。该处为泥沙底,比较适合沉船的保存,且水深达28-32米,盗捞的难度较大,因此其保存情况应该比较乐观。 但这一次调查还不够细致,调查的区域也较为有限,暂未发现船上遗物,所以还无法确定沉船的规模、年代和性质等。 核心提示 我省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全...
记者昨日从海南省文物局获悉,该省将于近日启动2010年西沙群岛北礁沉船遗址发掘及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物普查工作。 海南省文物局王局长介绍,此次发掘任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将于4月上旬开始。届时,我省文物考古部门将与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展2010年西沙群岛北礁沉船遗址发掘和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此次发掘工作的时间为2个月,主要任务是对西沙群岛北礁一处沉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并赴玉琢礁、晋卿岛、银屿...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水下文物普查的总体部署和安排,2009年9月19日,由山东省文物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牵头组织,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协助的2009年度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拉开了帷幕。 在前期水下文物陆上普查工作成果基础上,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队首先对威海、烟台海域的水下文物遗存疑点展开了工作。经过近10天的工作,初步确认了两处水下古沉船遗址,新发现了水下文物遗...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盘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折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碗 近日,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队对蓬莱海域的几处水下文物可疑点进行了水下探摸,确认其中一处为清代中晚期的水下沉船遗址。 在水温低于20℃的寒冷条件下,普查队员不畏寒冷在水下完成了该遗址的水下探摸、水下测量、水下摄像等工作,并采集标本50余件,完成了对该遗址分布范围、年代等方...
日前,由中共西沙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省文体厅联合组织实施的历时20天的西沙群岛海下搜寻文物普查结束,新发现5处水下遗物分布点、7处水下沉船遗址。 据悉,水下文物普查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西沙水下文物普查共有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15名水下考古队员,他们依次对西沙永兴岛、石岛、东岛、浪花礁、玉琢礁、晋卿岛、七连屿等水域进行调查,采用磁力仪、GPS定位仪...
记者一日从海南省文体厅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获悉,由中共西沙工委、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联合组织实施的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已于五月三十日结束,历时二十天的海下搜寻,新发现五处水下遗物分布点、七处水下沉船遗址。 水下文物普查是中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00九年度西沙水下考古队队长、海南省文体厅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亦平介绍,此次西沙水下文物普查,有来自北...
我省完成“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 近万件宋代文物出水主要是瓷器 记者昨日从省博物馆获悉,持续两年时间的“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日前全面结束。据悉,由于该考古项目特别重大,我省文物管理部门将上报国家博物馆,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对西沙华光礁I号古沉船万件出水文物和船板等进行研究整理。 据省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正式发掘出...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队,目前正在展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据介绍,水下考古发掘主要工作,是对散落在发掘海域水下沉船遗物表面进行全面清理、抽砂和揭露,对抽砂发现的成堆遗物和船体遗迹做好测量记录,并发掘出水部分水下文物进行研究记录。同时,继续在船体遗迹的周边扩大搜索范围,以寻找船体的其余部分遗骸和...
10月31日拍摄的打捞出水的元代龙泉窑青瓷 当日,考古工作人员在东海福建平潭大练海域古沉船遗址进行水下清淤测量时,打捞出水了5件元代龙泉窑青瓷,它们均为当时专供出口的生活用瓷器。如果天气适宜,大练海域古沉船遗址正式的水下考古和大规模打捞工作将于11月全面展开。
山东青岛沿海大量的沉船遗址和海港遗存将有望揭开神秘的面纱!记者今天获悉,8月 25日左右,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将组织学者与山东青岛的考古专家们一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沿海水下考古调查,力争基本摸清青岛沿海水下历史文化遗产的遗存及其分布状况。 日前,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了国家博物馆关于开展青岛沿海水下考古调查的请示。8月 25日前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即将组织中外水下考古专家奔赴岛城,开展...
历时55天的2007西沙水下考古项目第一阶段工作,今天(8日)圆满结束,共采集水下文物近万件,并新发掘了玉琢礁等沉船遗址10处。 这次对我国第一次在远海发现、发掘的华光礁1号沉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水下考古调查,为下一步船体整体打捞采集了珍贵数据。来自全国各文物保护单位的31名水下考古队员安全回到海口。 本次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发掘,遵循考古工作规程和水下考古国际规范的原则。项目实行领队负责制,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