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7年夏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及延边州和龙市博物馆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图们江流域发现东北亚迄今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 201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和龙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遗址在我国长白山地区,中国与朝鲜两国界河图们江上游的左岸,正处于图们江与其支流红旗河交...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徐家城遗址行政隶属于甘肃省庄浪县万泉乡徐家城村。遗址位于水洛河北岸二级阶地上,距水洛河与清水河交汇处约500米,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2009年6-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葫芦河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于7-8月进行发掘。 本次发掘布1米×1米的探方15个,以自然层与水平层相结合的方法自上而下逐层发掘。文化层根据遗物密集程度以2-10厘米...
2007年10月—2010年1月,为配合长兴县合溪水库工程建设,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长兴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位于长兴县小浦镇光耀村石头山的合溪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历时28个月。 2007年6月7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考古队在配合合溪水库建设发掘银锭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时,经调查发现了这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该遗址所在为石灰岩的山体...
2009年4-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在湖北省文物局、十堰市文物局以及丹江口市文体局的协作下,对湖北丹江口水库区的果茶场2号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 南水北调是举世瞩目的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战略布局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黄、淮、海平原、胶东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特别是津、京、华北地区缺水...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遗址。万寿岩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孤峰,地处闽中大谷地东南边缘,为上石炭纪船山组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若干洞穴,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于其中的灵峰洞和船帆洞 (图一)。1999和2000年的发掘中,揭露面积共约400平方米,出土了800余件石制品和少量骨、角器以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灵峰洞位于万寿岩西南坡,洞内堆积分4层。第3层为坚硬的浅黄色沙质粘土层,在约13平方米的范围内...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文博学院、吉县文管所 简介: 该遗址是中国目前距今2万至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柿子滩遗址群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 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柿子滩课题的深入开展对建立西部史前文化的时空构架, 探索中国细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
在常人看似普通的石头,原来是宝贝 ■供图/省文物局 承德新发现88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此次发现数量多、范围广,填补了当地旧石器时代文化空白 距今20万年遗址发现,将承德人类活动史推前15万年 流经承德隆化县隆化镇的伊逊河边,一面被挖得坑洼不平的土坡,零星露出几块嵌在土中的“石头”,经过这里的人们,鲜有对它感兴趣。而近日,几名文物专家被它震惊了,这不起眼的土坡竟至少有2...
近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河北省普查第一站邯郸地区文物普查田野工作已顺利完成。5月8日,普查队将移师承德,预计国庆节前完成承德地区文物普查工作。 经初步整理,此次普查在邯郸地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465处,其中古遗址989处,其中包括15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石器加工场,证明了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古人类就一直在河北省的该地区繁衍、生息。 发现15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在邯郸地区的文物普查中,...
年代最早可追溯到80万年前,出土旧石器总量达400余件 80万年前,一条大河流淌过一片开阔的河滩边,岸上的远古人类收集河滩上的砾石,有的忙于敲击加工石器,有的拿着已加工成类似砍刀的石器击打着森林中采集到的野果……如今,这些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在现代文明的机器跟前,虽然显得如此的脆弱,但这些石器的再次出现,却为研究人类历史繁衍变迁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近日,在百色右江南岸...
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区内外10多支发掘队伍对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涉及的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遗址12处,包括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3县(区),其中右江区有大梅、南半山、六合、六怀山、六拉山等5处遗址;田阳有那赖、那满、那哈等3处遗址;田东有檀河、坡洪、坡平、百渡等4处遗址,面积达25000多平方米,为百色盆地旧石器考古历年来发掘...
李莹(实习生):近日,天津蓟县又有重大考古发现,文物部门首次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这说明蓟县地区在晚更新世之末就已经存在人类活动,此次重大发现将天津的历史至少提早了两千年。 今年5月,因建设工程需要,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专家指导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专业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发掘队进驻东营坊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遗址已出土石制品80余件,类型主要有...
昨天,虽然室外的气温高达36℃,但是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工作者们仍然奋战在蓟县东营坊的考古现场,脸上不断流淌的汗水掩盖不住他们兴奋的表情。因为他们正在进行着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至少在距今1万年的“确认”工作。不断出现的石核、石片、刮削器、断块及碎屑等,让他们越来越兴奋,因为这些在常人看来最普通不过的东西,其实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它们是认定天津历史的“证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