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即将于10月18日揭幕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的甘肃敦煌石窟艺术将大放异彩,向世人展示世界上现存最大佛教艺术宝库的辉煌。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向记者介绍说,高度浓缩千年敦煌艺术的三大临摹复制名窟、第158窟巨型涅槃卧佛、《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北宋乾德二年《酒账单》等数十件珍贵的敦煌艺术瑰宝,将在上海给观众提供零距离欣赏中华文明艺术瑰...
新华社兰州8月24日专电(记者王艳明)记者日前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首卷完成编撰,已交文物出版社印刷,8月底出版发行。 敦煌石窟由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组成,以精美的壁画和彩塑享誉世界。出版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几代研究者的梦想,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编撰计划,在石窟考古、洞窟测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未能最后出版。 8月底即将出版发...
在刘氏“鱼悠轩”的藏品中,有国画大师张大千艺术脉搏的跳动,有张大千与祖国、妻室的悲欢离合,更有近现代中国画坛最高端的艺术表现。 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和石窑造像稿本的原作非常少见,且某些画稿的真伪历来为人所质疑,以张大千的徒子徒孙所托者居多。收藏家更是无从下手。而此十六帧张大千临敦煌石窟造像稿本,为首次面世的真迹原作。其价值体现...
敦煌石窟数字化拍摄进展顺利,今年又新完成6个洞窟的的数字化拍摄。新完成数字化拍摄的洞窟是莫高窟第322窟、第9窟、第12窟、第3窟、第57窟和第220窟,5个修建于唐代,1个修建于元代,壁画内容丰富、精美,有非常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这6个洞窟是3个拍摄小组今年花8个月时间完成的,加上此前敦煌研究院独立拍摄及与美国梅隆基金会、美国西北大学合作拍摄的洞窟,敦煌石窟完成数字化拍摄...
被外界誉为“敦煌女儿”的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3日在京表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正面临修复和保护的资金缺口。中国民生银行携手敦煌文物研究院发起的“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启动,14日起通过网络、银行、邮局接受企业公众捐款,赠款将全部用于敦煌石窟修复和保护。 募捐召集者中国民生银行称,大型募捐包括组织中国知名的艺术家带头募捐、9月底在炎黄艺术馆举行一场“走进敦煌艺术展览”...
相关链接:雅昌专访常沙娜:讲述记忆中敦煌的那些事(上)雅昌专访常沙娜:讲述记忆中敦煌的那些事(下)樊锦诗,汉族,女,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现任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9月13日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联合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共同...
被外界誉为“敦煌女儿”的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3日在京表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正面临修复和保护的资金缺口。中国民生银行携手敦煌文物研究院发起的“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启动,14日起通过网络、银行、邮局接受企业公众捐款,赠款将全部用于敦煌石窟修复和保护。 募捐召集者中国民生银行称,大型募捐包括组织中国知名的艺术家带头募捐...
由敦煌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的《敦煌石窟壁画数字资源库建设项目》日前通过专家论证。未来3年内,双方将完成莫高窟60个重点洞窟的壁画数字化工程。专家认为,这一项目建设目标符合未来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传承、弘扬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总体实施方案从基础条件建设、软件系统开发、壁画采集与拼接工程实施、壁画图像库建设、壁画文献库建设以及专题研究库建设6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先进,建...
由敦煌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的《敦煌石窟壁画数字资源库建设项目》日前通过专家论证。未来3年内,双方将完成莫高窟60个重点洞窟的壁画数字化工程。专家认为,这一项目建设目标符合未来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传承、弘扬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总体实施方案从基础条件建设、软件系统开发、壁画采集与拼接工程实施、壁画图像库建设、壁画文献库建设以及专题研究库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先进...
中新社兰州4月15日电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敦煌研究院不断接到询问敦煌石窟文物安全的电话。为此,敦煌研究院15日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称,敦煌没有震感,敦煌石窟文物安然无恙。衷心感谢各界人士对敦煌石窟文物安全的关心。 敦煌研究院并引用史料记载说,敦煌地区历史上很少有中、强地震发生,小震活动也很微弱,这成为莫高窟千余年得到保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敦煌研究院也表示,他们将通过监测和观察,时刻注意地震...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敦煌研究院不断接到询问敦煌石窟文物安全的电话。为此,敦煌研究院15日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称,敦煌没有震感,敦煌石窟文物安然无恙。衷心感谢各界人士对敦煌石窟文物安全的关心。敦煌研究院并引用史料记载说,敦煌地区历史上很少有中、强地震发生,小震活动也很微弱,这成为莫高窟千余年得到保存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敦煌研究院也表示,他们将通过监测和观察,时刻注意地震可能对莫高窟造成的影响。
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始,于右任先生就提出了“研究工作可以从临摹壁画和塑像开始”[1][P34]的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中央文化部也先后对敦煌文物研究所作了指示:“研究工作,必须从现有条件出发,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同时必须与研究所的具体任务,特别是临摹工作密切结合进行”[1][P139]。...
敦煌的地理和历史 敦煌,是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北有北山(马鬃山),南有南山(祁连山),是一个冲积而成的绿洲,由南山流来的古氐置水(今党河)泛滥所造成,绿洲周围多戈壁和沙丘。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接中原,西邻新疆,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由敦煌出发,向东通过河西走廊去古都长安、洛阳。敦煌西去阳关,沿昆仑山北...
经过历时4年的“面壁”,敦煌研究院的美术工作者日前完成了首个全部用矿物质颜料临摹复制的敦煌石窟。 此次全部用矿物质颜料临摹复制的洞窟是敦煌石窟之一的榆林窟第29窟,这一新临摹复制的洞窟于近日在莫高窟的敦煌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始展出,壁画色彩的厚重感和完美性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 参与此项工作的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民介绍,榆林窟第29窟的临摹复制工作改变了以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