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罐高11.3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5.7厘米。婴戏图上,儿童的头上部或后脑勺特别大,头与身体的比例不匀称,是嘉靖、万历时期人物纹的一大特点。釉底内署青花双圈“福寿康宁”楷书款。 嘉靖以前,罐的底部大多为无釉涩底,嘉靖起,罐的底足绝大部分做成圈足釉底,且底内常书以吉语款、花样款等,这一现象,反映了晚明的风雅与时尚。 嘉、万时,修足已有很精细的一类,该罐的足内墙呈略内弓形弧壁,内墙角...
明嘉靖青花云鹤罐 罐高13.1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8厘米;肩饰较写实的缠枝花卉纹,青花色泽蓝中泛紫,器里横接胎痕略见开裂,胎体稍轻,具有嘉靖至万历早期时的制作特点。 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故纹饰较多云鹤、八卦、十八罗汉一类图案,还有棒字福、禄、寿(用植物根组成)等。同时,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嘉靖瓷器在内容表现方面更为广泛,特别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东方朔偷桃、加官图、读书图、老子讲经、牧...
罐高11.8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7.2厘米;“法轮是佛家八宝之一,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中央八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参阅《中国通史》) 从该罐主题纹的构图上可见,法轮所占画幅的比例,较成化、弘治朝有明显收缩。而法轮周边的火焰纹,所占画面的比例却相当大,可见人们的信仰已有了新的迁移。此时葫芦、云鹤、八仙纹日趋多见。
罐通高14.1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6.1厘米;呈瘦长形,盖钮为一蛇形雕塑体,造型秀美。底署青花单框吉语款。肩部如意纹之间,饰有环状连接物及三枚小叶。这类装饰,在正德时是没有的,为嘉靖时期的纹饰特征。青花呈色浓艳微紫,系采用上好回青中加石子青的混合料。 回青,产地西域(万历二十四年《明神宗实录》条载:“回青出吐鲁番异域……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置之甚难。”),呈色青中闪紫,色调浓重艳...
罐残高12.3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厘米;直口,圆腹,圈足。足际圆润,瓷质洁白细润。釉底署青花双圈“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体款,青花色泽因蓝中微泛红紫而浓艳,系用上等回青料。 器壁薄,通体满釉,釉质肥腴、白中含微灰。因釉色呈半木光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又有“甜白”之称。肩部暗划如意纹,腹体刻五爪云龙,胫部为双线宽体仰莲瓣纹。刻划如画,纹饰精细,做工规矩,中腰微鼓的衔接痕呈整齐一环。器...
嘉靖帝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呼延云,原题:明代王长年巨斧劈倭寇嘉靖年间有一场“淞沪会战” 提起明朝的倭寇,随着这些年相关历史书籍的普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早期倭寇是冒充朝贡使者来到中国,滞留在沿海抢劫的日本人,后来又有不少本地的海贼加入,明火执仗、杀人越货,在嘉靖年间“登峰造极”,而后在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民族英雄的合力痛击之下,灰飞烟灭。 上述这些认识,都没有错,但是历...
鉴别嘉靖青花罐有9个要点,这9个要点正与赝品9个漏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嘉靖青花罐真品与赝品有9个不一样。 一是胎体及接胎状态不一样。真品胎体厚重,接胎很显露,尤其从器内壁可发现接胎处烧结不够坚致,表面有断裂现象。赝品胎体偏轻,接胎不太显露,接胎处烧结良好,没有断裂现象。 二是釉色不一样。真品釉色呈青白,抚摸光滑不涩手。赝品釉色偏青,抚摸涩手有贼光。 三是釉面状态不一样。真品釉面起伏不平,实际...
从嘉靖朝开始,景德镇实行“官搭民烧”的制度,民窑无偿为官窑搭烧瓷器,好的上交,次品留作民用,这虽说是官窑剥削民窑的一种方法,但民窑瓷器质量因此明显提高,官窑专用的“回青”料得以流向民间。 这时部分民窑瓷器胎釉比较精细光润。常见缠枝莲、向日葵、云鹤、正面龙、游鱼、树石栏杆、高士、婴戏、采芝、螭虎、禽兽及具有道教色彩或吉庆内容的纹饰,如杯、碗心内常有“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福”、“禄”、“寿”...
嘉靖以后,黄釉成为皇帝专用之色,瓷器呈色较深。嘉靖黄釉传世品较多,少数釉色浅淡的精品与弘治黄釉瓷不相上下。隆庆朝黄釉瓷暗刻纹饰见有龙纹、缠枝莲等。万历黄釉瓷碗类器物黄色较深,无娇黄之感,塌底现象明显。 嘉靖黄釉瓷 嘉靖黄釉瓷传世器型有葫芦瓶、罐、高足碗、盘、杯子、碟等,以罐、碗最为典型,其中又以暗刻纹饰的黄釉罐最为精致。黄釉器多数釉色较深,釉面鲜亮肥润,色泽浓淡不匀,釉面不平,浓处...
五彩是明嘉靖(1522——1566)彩瓷中着名的品种之一。主要颜色有红、黄、紫、绿、孔雀蓝、橘红等。色调纯正,绚彩斑斓,可以与着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相媲美。但与官窑同类瓷器相比,因生产量大,画工多少有些粗糙。 ◆器型 嘉靖五彩器型有盘、碗、杯、盒、瓶、罐等。杯有高足杯、方斗杯、圆杯、爵杯。盒有倭角方盒。瓶有葫芦瓶。罐有方盖罐、瓜棱罐、扁罐、圆罐。另有炉、缸、花瓶等。这些方形制品工艺...
嘉靖(1522——1566)时,明朝国政渐趋衰败。此时的景德镇瓷器,风格与以前也大不相同。大型器物的制作越来越多,而且一般都比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的衔接痕甚至比明代初期还要明显。 ◆胎体 宫窑的盘、碗、碟等小件瓷器制作精细,胎质细白坚致。大件器物多制作粗糙。修足不够规整,圆器的圈足多呈上宽下窄的楔形,斜削向内收敛。盘类多见底心下凹和塌陷的现象。底足有放射状跳刀痕的现象普遍。现代...
1 嘉靖崇道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统治时间长达45年之久。嘉靖皇帝在崔文的协助下开始进行一系列崇道活动。他特地召见入京师为其即位祝贺的道教天师张彦祤,对张所说的“清心寡欲”很欣赏,加封其为“正一嗣教真人”,赐与诸如金冠、玉带、蟒衣、银印等许多礼物。按照惯例,每年的春祈秋报等斋醮,是由礼部官员参与其事。而此次祈嗣则是从皇帝到文武大臣都参与其中,如此兴师动众,标志着嘉靖崇...
明代到嘉靖朝后,一般分期划为晚期。自嘉靖之后,在瓷器烧造上似乎已是一朝不如一朝。当然,官窑器中也有精进之物,但在民窑器烧造上已大都不如前朝之瓷。这是一个总体概念。要辨识嘉靖到万历之瓷,在大致判定是明瓷之后,首先要在这个总体概念之中有个大体感受,然后,再去进行这三朝瓷的具体的辨识。要识这三朝之瓷,试从胎釉、彩料、纹饰等几个方面来举其鉴别要领。 在瓷胎上,自嘉靖起质量已远不如明代早、中期的淘炼精细、...
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十二月陈素轩与妻郑氏合葬墓志铭(图)瓷板横式方形,上额两旁作斜角,下端左右附贴有凸出板平面的呈横式双拱形承托底座。高17.5厘米,宽22厘米,厚0.5厘米。胎骨质坚细腻,俗话称糯米胎。釉面肥厚滋润,胎釉中闪浅肉红色。釉面有脱釉。款字青料色泽呈现蓝中微泛紫的浓重,但字迹清晰。书写有“殿士素轩陈公与节孺人郑墓……嘉靖己未年冬十二月口日之吉”等共484字,记录了死者的生平...
春节前,在子午道南口重镇——西乡县子午镇老街的子午河滩上,一通明代嘉靖年款的《(春)山行》诗文碑遗失多年后,于近日在子午老街河边滩涂中失而复得。其碑文如下: (春)山行 □□迎晓麗,春晝碧氛開。 高树深藏鸟,清池浅映梅。 山房竹日净,烟渚草沙堆。 性本耽泉石,频歌归去来。 又 春山风日静,怀抱向晴開。 乱石分流水,悬崖簇野梅。 林開天一线,壁拱繍千堆。 鸟道雙溪上,樵渔歌去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