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章丘发现17座古代墓葬群,引起人们关注。昨日,记者在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看到,新发掘的墓葬群中2座为清代墓葬,其余15座均为汉代墓葬。“这次考古共出土器物50多件,大多是一些常见品。”济南市考古所考古研究科郭俊峰科长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刘阳 此地疑是古代较繁华村落 此次发掘的15座汉代墓葬的修建时间集中在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早期。“这次考古发现的墓葬基本属于中小型墓,但如此密集的墓群,在济南考古史...
村民阮明在开荒时意外挖到60多座古墓,发现了制形奇异的铁器。 大约四五年前,晋宁县宝峰镇铁锁村村民阮明在开荒时意外挖到60多座古墓,随之出土几十件总重达两三公斤的铁器,他当即上报了村委会及镇上的文化站,但至今,他都没有等到“拿着工具来考古的人”。阮明只好开始了边放牛,边守护这处宝藏的生活。年过花甲的他非常担心,过几年自己再也走不动山路的时候,这“宝藏̶...
“我们村的工地上发现了一个古墓,考古专家来看过了,现在工地已停工。”昨天,本报新闻热线86606666接到新北区春江镇村民的电话:春江镇杏村村委象墩上自然村的工地23日施工时,钻土的铁钻头在深入15米深的底层时突然断裂,随后工人们从掏出的泥浆里发现多种样式的陶罐碎片。经当地村民汇报,市考古研究所专家到场勘探,初步断定该工地地下存有一处大型古代墓葬。 这处工地位于春江镇杏村...
新华社石家庄专电 记者13日从河北临漳县文物旅游局获悉,这个县一项考古勘探发现了5座古代墓葬和一口古井,并对其中的两个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了千年之前的古钱币。这一考古勘探的一些发现,为研究宋代埋葬制度和古代的“缠足”习惯提供了参考资料。 临漳县文物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近段时间以来,临漳县对行政区域内所有建设及生产性工程项目进行了开工前考古勘探。4月7日,县文物旅游局组...
12月6日,盱眙县举办铜镜展,共展出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2件、三级文物52件 12月6日,盱眙县举办铜镜展,共展出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2件、三级文物52件。据悉,盱眙先有千年古都,后据军事重镇,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出土、传世铜镜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以汉唐铜镜最富特色。此次展览精选了在当地古代墓葬出土的铜镜100面,上起西周,下至元明。
(记者曹国厂)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建筑工人在邢台市桥西区一个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代墓葬。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成考古队前往调查勘探,抢救性发掘战国、汉、唐时期古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一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鸟柱盘,全国罕见。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考古队队长李军介绍,抢救发掘的5座墓葬中,战国墓葬3座,汉代、唐代墓葬各一座。3座战国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长约3.5米、宽约...
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建筑工人在邢台市桥西区一个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代墓葬。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成考古队前往调查勘探,抢救性发掘战国、汉、唐时期古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一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鸟柱盘,全国罕见。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考古队队长李军介绍,抢救发掘的5座墓葬中,战国墓葬3座,汉代、唐代墓葬各一座。3座战国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长约3.5米、宽约2.5米,随葬品...
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建筑工人在邢台市桥西区一个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代墓葬。文物管理部门立即组成考古队前往调查勘探,抢救性发掘战国、汉、唐时期古墓葬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其中一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鸟柱盘,全国罕见。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考古队队长李军介绍,抢救发掘的5座墓葬中,战国墓葬3座,汉代、唐代墓葬各一座。3座战国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长约3.5米、宽约2.5米,随葬...
近日,在方城县城关镇西关社区一建筑工地,考古人员发现了55座战国至汉代大型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200余件。 该墓葬群地处方城县城西关一南北延伸的土岗上。在该处施工的方城县房管局惠民小区廉租房工程地基开挖过程中,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发现数十座墓葬。 11月下旬,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报批国家文物局后,在方城县文化局的配合下,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发掘了35座墓葬。 在已发掘的墓葬中...
新石器、汉代、六朝时期,有钱人死后都兴怎样陪葬?29日,记者跟随重庆考古研究院专家亲赴涪陵区,见识了刚刚挖掘出土的远古墓葬群,和考古史上都稀少罕见的分工明细的汉代窑炉。 古墓量大五天“出土”一座 早前,重庆涪陵区白岩寺一带就出现过大量汉代崖墓。通过考古队专家分析研究,涪陵区曾是远古人类活动频繁的生活区域,以及古墓厚葬地。到后来,该地区还陆陆续续有古代文物出土,只是并没有...
核心提示 3月19日,太和县政务新区一建筑工地上发现大型古墓葬,初步判断建于东汉中早期。因随葬有长剑、车马器,文物专家推断墓主身份可能是当时的贵族。这一发现对考证阜阳市及太和的历史文化意义深远。 建筑工地惊现汉代墓群 “太和晶宫·世纪城工地上发现了古墓!”3月19日,太和县文化局接到县公安局转来的报警电话。得知相关情况后,太和县文化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考古发掘现场 摄影/刘陈平 文管所专家称,考古发掘工作不会影响新航站楼工程建设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建设区一处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黄土坡下,居然封藏着25座形制大小不等的古代墓葬,其中20座为汉墓。昨日,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双流文管所考古人员细看从汉墓中清理出的陪葬品时甚为惊异:不仅用来固定棺木的泡钉浑身包着金箔,就是躺在棺木旁边的青铜器都镀着金。“很可能是一个势力不小的家...
近日,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和涉县文物勘探办联合,对该县气象局办公建设用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代墓葬22座。 发掘地段在该县城北凤凰台上,共发掘墓葬22座。古墓涉及商代、战国、西汉、东汉等各个时期,其中商代墓葬1座、战国墓葬7座、汉代墓葬14座。这些墓葬早期很少被盗扰,深浅不一,大部分墓葬存有骨架,有单具、双具等。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出土随葬品199件(套)。
近日,司徒镇联观村地区在工程施工时发现古代墓葬,市文物主管部门初步判定此为古代墓葬中的器物,疑似石棺,其造型奇特,别具一格。但是石质构件不全,究竟是否是石棺尚需进一步考证。
《工地上挖出清代古碑》的消息后,引起海南省文物部门的重视。今天上午,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海口老机场“海南国宾馆”工地,对工地挖出的古碑进行鉴定后认定:这是一块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古墓碑,发现古墓碑的地方,原是海口古墓葬的“风水宝地”。 据省博物馆征集部的章主任介绍:海口老机场所处的位置及附近的地带,原名叫大英山,大英山与海口金牛岭等地段,因地势比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