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3日,永嘉瓯北珠岙村,文保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古墓中的陶器、瓷器等随葬品。 昨天,市民曹先生拨打温都新闻热线88868886(微信号wd88868886)反映,永嘉瓯北珠岙村发现古墓,挖出陶器、瓷器。经初步判断,为东汉到三国时期的墓葬,从陪葬品猜测墓主可能是个“读书人”。据悉,该古墓信息已上报省文物局,有关部门将对珠岙村近6万平方米空地进行勘探、发掘。 市民发现古墓报告文物部门 ...
宣城市郊发现一座古墓,文物专家根据墓砖形制判断可能是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墓,此前有消息称这座古墓疑为帝王墓(本报曾连续报道)。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几个月的清理,古墓上面的封土层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文物专家初步判断可能是一座合葬墓,暂时还不能判断是否为帝王墓。 9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古墓发掘现场时,几位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清理古墓四周的泥土。由于古墓上面的封土层已经基本清...
宣城市郊发现一座古墓,文物专家根据墓砖形制判断可能是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墓,此前有消息称这座古墓疑为帝王墓(本报曾连续报道)。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几个月的清理,古墓上面的封土层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文物专家初步判断可能是一座合葬墓,暂时还不能判断是否为帝王墓。 9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古墓发掘现场时,几位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清理古墓四周的泥土。由于古墓上面的封土层已经基本清...
林州市城郊乡谷堆庄村,村民马木生(化名)家距离村头千年古墓大约40米。8月28日上午,他发现自己闲置的院子里堆满泥土,院子中间还多了一个黑漆漆的深洞。马木生报警后得知,深洞挖了30余米已接近墓体。前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事发】闲置半年的院子中间有个深洞 据马木生介绍,8月28日上午,他想起自己村头新盖的院子一直没收拾,准备去给新院子接上电线,开工干活。可到了之后,他怎么也打不...
“里洋有一座当地人称‘派相坟'的宋代古墓,杂草已经清理干净。”7月23日,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笔者跟随政和县博物馆专家,冒着“麦德姆”台风带来的疾风骤雨,来到距离镇前乡10公里的里洋村,探访古墓迷踪。 古墓坐落村口 “派相坟”古墓并不难找,就在里洋村口一块菜地中央。一条小路从墓地上方绕过,墓地就在小路下,走过村民菜地碎石堆,就来到墓坪。 里洋村是政和县最古老的村子之一,处于...
圆弧形墓碑顶,刻有大海、太阳图案,底部有文字 石棺上刻有龙、虎、仙鹤等动物图案 专家冒雨研究古墓 “里洋有一座当地人称‘派相坟'的宋代古墓,杂草已经清理干净。”7月23日,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笔者跟随政和县博物馆专家,冒着“麦德姆”台风带来的疾风骤雨,来到距离镇前乡10公里的里洋村,探访古墓迷踪。 古墓坐落村口 “派相坟”古墓并不难找,就在里洋村口一块菜地中央。一条小路从墓地上方...
宣城市郊近期发现一座古墓,文物专家根据墓砖形制判断其年代可能属东汉至六朝期间(本报5月23日曾报道)。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天探访了古墓发现地,看到宣城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前期发掘,现场还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窑厂”原是古墓 在位于宣城市郊的宣州区鳌峰办事处张锦村殷村境内,文物部门近期发现了一座古墓。根据墓内墓砖形制,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古...
宣城市郊近期发现一座古墓,文物专家根据墓砖形制判断其年代可能属东汉至六朝期间(本报5月23日曾报道)。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天探访了古墓发现地,看到宣城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前期发掘,现场还发现了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窑厂”原是古墓 在位于宣城市郊的宣州区鳌峰办事处张锦村殷村境内,文物部门近期发现了一座古墓。根据墓内墓砖形制,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墓。而此前有报道称,...
自5月16日起,由新疆考古研究所专家及哈巴河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距离哈巴河县县城20余公里的哈拉苏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工作进展顺利,已有文物出土。 6月5日,记者在哈拉苏墓地考古发掘工作施工现场看到,从墓地中挖掘出的泥土和石块,已在各墓穴四周堆积成了小山丘,而考古工作人员们正在对一墓室内的文物及遗骸进行整理。 “这座墓室比较大,我们用了4、5天时间才把这...
5月12日,福清市文体局经过论证和研究,该市城头镇五龙村的两台千年古墓被定为福清市文物保护点。福清城头镇五龙村山上发现两台近1000年历史的古墓,目前均已毁坏。据题刻记载,其中一台墓主是林球,其后裔出了两位部长级人物。上个月,经省以及福清文物部门考古发掘,确定被发现的两台古墓都源自宋代,其中一台古墓还出土了执壶、陶罐、铜镜及铜钱等宋代陪葬物(本报此前曾连续报道)。福清市博物馆馆长毛胤云认为,该古墓...
2006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队在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发现并列两座西汉大墓。经文物部门对该区域进行科学调查,确定其为西汉六安国王陵墓葬区,简称“六安汉代王陵墓地”。该墓群位于我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和先生店乡境内,面积15平方公里,区内大小墓葬近50座。从墓葬分布和地形看,可分为南北两个小区。南区墓多为单冢,少数为双冢。北区约有30余座墓,其中在宁西铁路以北的...
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向记者唠起参与法库辽墓发掘故事—— 人们都说沈阳法库是个宝地,大辽国肖氏、大清国僧王和公主,都生活或葬在这里。此处也是辽沈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地区之一。著名考古学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亲历过多次重要考古发掘,其中,他参与揭开了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掩藏的千年秘密,并且在黑暗的千年古墓里一下摸到了两件罕见的国宝——辽代绢画。 千年古墓被打开,露出神奇的“地下世界” 考古...
工作人员在现场发现陶片。王荣摄 中国江苏网9月18日讯 近日,清浦区武墩镇境内多座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遭劫”,而这些古墓恰恰位于市区地下文物埋藏区第一批保护项目——韩母墓与七里墩古墓群划定的范围内。那么,这些已经被纳入保护范围的古墓为何还会有此遭遇?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经过:该做的都做了,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老李想起来就难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