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王金声自称是个“癖好收藏的疯子”,他说,骑马的人可以随时下马,而—— 在父亲一句“专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之间所有文化名人的字画和信札”的建议下,王金声定下了自己的收藏目标,“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的收藏 之路就这样开始了。在数年前,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辛亥百年百位名人墨迹展”上,展品多来自他的藏品,例如以数十万价格从市场上“赎回”的孙中山先生墨迹 “博爱”,从章士钊后人处觅来的苏曼殊...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参观者在欣赏吴昌硕先生的诗文信札。CFP供图 对于名人信札,宋代文豪欧阳修有过精辟的论说:“盖其初非用意,而逸墨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艳,徐而视之,愈无穷尽。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也。”“奇玩”二字形象地点出了信札的艺术与文化特点。 信札的“奇玩”之处在于,它既是书法,有艺术性;又是文献,兼有史料价值。最关键的是,...
张大千的“调皮情信” 容庚致张仲锐信函(1948年),王晓强藏,岭南美术馆供图 关山月《读何家英画展诗稿》,家属藏,岭南美术馆供图 张大千“调皮情信”高价成交再掀信札热,专家认为: 近日,张大千的“调皮情信”在网络走热,并在拍场以超估价百余倍之价成交,使得信札热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近年信札的走热在艺术市场深度调整下仍然坚挺,屡屡爆冷并频频高价成交的现象开始引起行内关注,精诚所至拍...
昨天,康有为的11封亲笔信札亮相拍卖会,其中一封致弟子伍宪子的信札被考证为其去世前五日所写。据专家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康有为去世前的最后一封信札,对历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亮相风云人物书信展出 还原当年党派瓜葛 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预展近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拉开帷幕,19个专场2000余件拍品集中亮相。其中包括了众多绘画珍品,如徐悲鸿的《古柏双骏》、黄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张大千的...
在众多收藏门类中,信札极具历史厚重感,其视觉观感虽不及书画夺人眼球,但由于既是历史记录的载体,又能反映历史人物的交游,一页短笺展现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往往不可估量。明起在京亮相的嘉德四季第42期拍卖会上,就有一批民国时期的名人信札,再现了当时出版业繁盛的景象。 这批近600通的书信便札是由著名文献学、校勘学家陈乃乾存留下来的,其中不仅包含南社的主要成员柳亚子、陈去病,还有当时著名学者胡适、叶圣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家动乱不安,战火不息的年代,家书送达,确“抵万金”。让人称奇的是,现在这和平年代也依然存有可 “抵万金”的“家书”——名人信札。 拍卖:日益火爆 名人信札,作为一个小众但极富文化价值的收藏品门类,在艺术品市场趋冷的这两年,逐渐受到收藏人士及投资者的青睐。2015年,名人信札更是被藏界誉为具有巨大升值空间的一个板块。名人信札收藏有多火热?从这几年它在拍卖市场上的佳绩...
图一 图二 图三 渐逝的鸿雁之礼 信札,在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我们最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古今中外的文体,最随意、最自然且应用极广的,莫过于书信。陆机的《文赋》,就有“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之赞语。 有趣的是,至今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墨迹,就是陆机手书的《平复帖》。此帖点画苍劲有力,笔法奇崛,是稀世的书法珍品。其实,《平复帖》是一纸书信。它...
故宫南迁文物史料揭密 1949年前后,故宫文物从大陆南迁至台湾的记载与故事很多,争议也很多,但昔日历史的真相却只有一种。纵然离乱时代,时间久远,但在历史文献陆续解密与曝光后,我们依然可以逐步还原出早年晦暗不明的实况。 中国嘉德2015秋拍“笔墨文章”专场中,推出的众多涉及故宫南迁的相关拍品,则可为史海钩辑之一助,帮助我们进一步揭开故宫文物南迁的历史真相。 故宫文物南迁台湾,众所周知是由宋美龄...
胡适致周作人信札一通 成交价:55.2万元 3月31日,北京匡时迎春拍卖会“百年遗墨”专场,274件拍品总计成交价1122万元。拍品中有一批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蒋介石、王世杰(民国教育家、外交家——记者注)等人往来的近200余页电文,涉及胡适担任驻美大使始末、胡适会见罗斯福、讨论世界大战趋势、美援借款、汪伪政权之演变等问题,最终以78.2万元成交;另一封胡适与周作人的最后通信也以55.2万...
虽然在12月2日晚,干隆帝御笔手卷《白塔山记》在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1.01亿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1.1615亿元,创造2014全球年度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最高记录。但要论2014年最为热门的拍卖品种,非名人信札手迹莫属。 在今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马克思致科勒特·多布森·科勒特亲笔信函,估价9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为304.75万元。其中提到可其著作《资本论》,并提及英国...
《时贤尺牍》为民初南通金石书画会会长俞吟秋集藏。著名金石篆刻家王福厂题签,张大千等名家题词,集当时海上名人百家手迹(共分上下两集)。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当人们读到唐人钱珝这句诗时,自然联想到儿女情长、鸿雁传书之类的浪漫情怀。然而书札的内容何止如此,它包罗万象,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单就书法而言,传统法书名帖基本都是前人的信札,如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中秋帖》,无一不...
张志潭信札致“四哥大人”底稿之一应妮摄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才女张爱玲的悲喜人生一直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如今,《张志潭信札底稿》的发现又为这位民国才女的谈资添上一笔。 该信札底稿作者张志潭(1877-1935年)是人称“乱世才女”的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堂伯父,长期居住在天津,他虽为民国政要,却以精湛的书艺而闻名于世。1922年,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便是通过张志潭谋到津...
由阮毅成旧藏的包括沈钧儒、张伯苓、郭沫若在内一批民国名人墨迹和信札将于9月中旬亮相北京匡时2014夏季拍卖会。 阮毅成上世纪40年代曾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自五四时期便活跃于历史舞台,且所交多为军政、文艺界名人。这批集中在上世纪40年代的290余通信札中,涉及120余位军政界要员、学界耆宿及文苑雅士,可谓20世纪上半叶风云际会的时代缩影。 据介绍,这批信札涵盖沈钧儒、马寅初、张伯苓、...
随着拍卖市场的不断成熟,拍卖公司的经营定位愈发细化与差异化,一些规模较小的拍卖公司有意避免在书画、文玩等传统领域与大公司竞争,转而选择一些较为小众、极富文化价值的品类,信札手稿便属此类。 日前,南京经典拍卖中国书画专场涌现出一匹黑马,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学术论文《谈最近的短篇小说》手稿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若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则达到1207.5万元,刷新了中国文...
日前,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宣布将于6月首次公开上拍一批“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这则消息有如大石,投入近两年来充满争议的名人信札拍卖市场,击起阵阵涟漪。 新加坡学者郑子瑜旧藏的这批学人手札,包括周作人1957年到1966年之间致郑子瑜信札84通,展现了周作人晚年的思想变化和生活处境;还有丰子恺致郑子瑜信札9通及俞平伯、吕叔湘、谢冰莹、吴小如、陈子善等致郑子瑜信札45通,亦有周作人为郑子瑜题写的书签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