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19日晚,松阳县博物馆走进丽水学院松阳幼儿师范学院,举办“说说家里的老物件”专题讲座,吸引近3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 讲座从家中的常见的老物件讲起,围绕什么是老物件、老物件有什么意义、怎样收藏老物件、如何重新利用老物件等一个方面,通过实物和图片、音乐等多方面的展示,旨在青年学生中间重新树立起对老物件的感情,发现身边老物件的价值,从而增强对文博知识的了解,今后能更加的注重文物保护。 ...
在青云街道有这样一座民俗博物馆,这里没有价值连城的文物,但是不少寄托着乡愁的老物件却让大家喜欢得不得了。馆长褚成俭三十年如一日,一点一滴收集来邻村老木匠用了几代的木工用具、解放初期的土地证、上世纪中期的照相机、不常见的农具等大大小小4000余件藏品。 位于新泰市青云街道后孤山村村西头的民俗博物馆,是由石砌的四合院改建而成,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一眼望去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民俗物品分门别类地摆满了...
大概在清末民初的时候,随着煤油的出现,玉林人也用上了煤油灯。玉林人把煤油叫火水,煤油灯也叫火水灯。黎开阳收藏的几个瓷做的火水灯,有些是北流、容县生产的,有的还用繁体字印有“广西北流白米瓷厂”,做工精美。有的画有花鸟图案,有灯头和控制火光大小的灯制。 再后来,玻璃制作的火水灯出现在千家万户,这是玉林人见过最多的一种火水灯,直到电灯普及玉林人一直用它照明。 马灯也是火水灯的一种,一种可以手...
为庆祝建国65周年,市博物馆推出的《我们的生活—青岛市民建国后老物件收藏展》将继续向市民征集有意义的老物件。 此次展览定位于从建国后市民生活变迁看祖国发展,以亲民视角寻找灵感,用展品讲述岛城百姓生活。木质黑板、“跳房子”,80年代的居家场景……展厅中处处充满生活气息和怀旧情调。很多热心市民在参观后表示,家里还有不少有意义的老物件,愿意提供出来参与展览。为使展览与市民真正互动起来,市博物馆工...
在汪峰演唱会都用4K摄像机拍摄琴弦颤动的当下,还有这么一个职业,需要用最细达0.1毫米的笔尖,一笔笔描出细节和现场,天呐,这不是处女座的入门考试吧? 其实,我们要说的是考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办的一个培训班:考古绘图技术培训。 什么?!不是有高清摄像头和电脑吗?为什么还要用这么老土而又麻烦的方法? 其实,高清摄影并不见得比手绘描图更清晰准确。比如研究一厘米见方的金饰碎片...
图片由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有关沉香的价值,众说纷纭,然近年来沉香市场非常火爆,尤其是在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沉香已成了藏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2011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一盒清代沉香木的成交价达到了713万元。宋代的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一书中,就曾云“沉香一片值万钱”。 2013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307.2克的海南沉香老料就以RMB 2,300,000的价格成交...
博物馆开进社区里了! 没错,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18号院一旁,就是本周才开放的建国门社区博物馆。之所以叫做社区博物馆,不单因为其邻近社区,而且由于馆内集中展示的是建国门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整个场馆规模不大,占地约800平方米,共8个展区,16个主题,分别介绍建国门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名地、沿革等。 一进大门就能看见雕刻在一侧墙体上的建国门地区的地标建筑,如北京贡院、建国门立交桥...
关云德收藏了2万余件文物,旁边的花轱辘车是藏品中最贵的 本组图片 孙立国 摄 扇车子,现在看来感觉也很先进 火镰,如同现在的打火机 冒烟儿的熨斗得烧炭,清选粮食靠脚踏生风……在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里2万余老物件儿带您“穿越” 灰瓦、青色墙壁、紫檀色的木质门窗……走进九台市其塔木镇刘家村,这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四合院”格外惹眼。正门旁挂着“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的牌子,这就是“...
当年的全国粮票 没有比这更真实的叙述,没有比这更生动的还原。广西民族博物馆在广泛征集“20世纪老物件”基础上,近期推出“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上千件看似普通、老旧的展品,却饱含历史信息和现实意义。 旧物勾出一段记忆 3月9日,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厅,1300多件老物件循历史年代蜿蜒陈列——“国货运动”、“方寸之物记忆之凭”、“山河一片红”、“旧曲...
李克强总理到北梁高俊平家做客已传为一段佳话,而且也是推动北梁棚户区改造的典型事例之一。记者昨日从市文物部门获悉,高俊平捐献了北梁老房内的所有老物件,其中就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做客高俊平家时老房子内的所有陈设,这些老物件或将原貌展览。截至目前,文物部门从北梁棚户区改造中抢救征集了580余件(套)各类民俗老物件。 北梁是老包头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北梁棚户区搬迁改...
记者昨天从即墨市博物馆获悉,经过半年时间的收集,文物部门共收集到上千件宝贝文物和一些老物件,其中上百件是从古城区旧村改造中收集来的,这些文物主要以陶瓷、家具为主,多为明清时代的,最早的距今已有600多年。据了解,今年5月,全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在青岛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收集到不同时代的文物两万多件。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将持续到2016年结束。 收集文物上千件 "这些宝贝都是从民间收集...
即将告别的福州商贸老街上下杭路中,时不时可见文物贩子穿行而过,与前来拍照的摄影爱好者以及散发传单的地产中介构成老街中另类风景。 “福州上下杭要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就应该传承上下杭本身的文化。”福州本土知名老建筑爱好者小刀20日表示,自房屋征收启动以来,老物件流失颇为严重。“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并将一些老物件、文物保护起来”。 小刀告诉记者,连日...
老北京人过伏天,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得要适应气候现象。在没有电风扇、冰箱、空调等现代化优越条件的年代,每逢夏季,人们不但要忍耐高温,还得预防毒虫叮咬带来的危害。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能选择一些既省钱又便捷的老办法消除这些困扰。像扇子、凉席、竹帘、蚊香、清凉油等用品,就成了人们度夏的重要物件。 旧时,人们与扇子的关系极为密切。民间曾流行“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R...
民国时期的饼干盒、点心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灯、茶壶,旧时郎中用的虎撑子……宣南文化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走进尘封的记忆》,百余老物件展示了北京的百年变迁。 一对鹤发童颜的老夫妇,凝视着一个面包圈一样的金属老物件。“那叫‘虎撑子’,是旧时郎中走街串巷代替吆喝的响器。”老夫妇告诉记者。原来,老夫妇的上一辈都是行医的大夫。老人...
这架木质干板相机,算是北京历史上出现过的最早的相机了。 民国时期的饼干盒、点心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灯、茶壶、冰棍桶,还有走街串巷收文物的小贩用的小指鼓,旧时郎中用的虎撑子……走进宣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映入眼帘的百余老物件,让人恍若隔世,仿佛又回到了酒旗戏鼓、热闹非凡的老北京。 这是博物馆推出的《走进尘封的记忆》专题展。一件件老物件把观者的思绪拉回到从前,引得花白头发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