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5日上午,瓯海区博物馆新馆文物搬迁工作会议召开,部署博物馆新馆试开放相关事宜,并对文物搬迁及安全保卫工作作出指示。钱素文副区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有关部门结合本单位的职能和文物安全工作实际,深入讨论了《文物搬迁运输及安全保卫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并对博物馆新馆开放消防安保提出建议。 会议强调,要慎重确定开馆时间,公安、消防、文化等部门协调落实新馆报警系统线路接入,开展消控、消防系统演练...
在成都周边,除了温江陈家桅杆等古迹之外,极具典型川西民居风格的郫县梁家大院却“藏在深闺人未识”。国际在线四川频道12月28日从成都郫县唐昌镇人民政府获悉,郫县相关方面目前正在启动对梁家大院核心保护区及辐射区130多户居民进行模拟搬迁,将对梁家大院等古迹进行保护性修复。2016年年底,一个代表清代川西宅院风格的古建筑院落群将完美呈现。 据了解。梁家大院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位于成都郫县唐...
明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前闭幕的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通过《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决定于2016年11月12日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与此同时,南京中山陵将于本月12日举行谒陵仪式,孙中山纪念馆的搬迁扩容也提上议事日程。 每年孙中山先生诞辰和逝世纪念日,中山陵都会举办隆重的谒陵活动。本月12日作为孙中山诞辰149周...
11月9日,吉林省博物院馆舍大门缓缓关闭。从此,人民大街3188号,成为了许多长春人珍藏在心底的美好回忆。预计2016年2月,吉林省博物院将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同时,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也于11月9日起进行闭馆维护。 昨日上午,一位老人徘徊在吉林省博物院门口,隔着门向馆舍内望去。“我知道闭馆了,可就是舍不得,总想再多看几眼。”老人姓于,今年72岁,从小就对历史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每次有展览,我都必...
据日媒报道,日前,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目的地日本名护市边野古沿岸的填海造地预定区域附近,再次发现数件疑似石器及土器的物品。如果相关物品被认定为文物,名护市准备申请将附近一带认定为遗迹。如果实现认定,日本政府已经启动的搬迁主体工程可能遭到延期。 报道称,名护市教委在今年2月、3月调查时曾在与填海造地预定区域相邻的美军施瓦布军营海岸发现了中世时期船舶用于沉下木质船锚的文物“碇石”。市教委10月中旬在附...
焦作市文物局在对古民居进行保护时,坚持科学规范地实施古民居异地搬迁保护,较好地保持了传统古民居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价值,使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护,今年4月份,省文物局陈爱兰局长在焦作调研时,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工程范围涉及到一批传统古民居急需进行搬迁保护。为做好此项工作,焦作市文物局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
8月7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两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辽代壁画墓葬,目前已被整体搬迁至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一间特制的大房子内。据介绍,这样将两座古墓葬实行一体“打包”、整体搬迁保护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今年4月,在大同市五洲西二路一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古墓葬。考古人员清理墓室时发现,两座墓葬四壁都有彩色壁画,绘制的图案分别是奏乐、宴饮、侍女、出行、动物、花草等内容,绘画技法娴熟,布局严谨,画面人物刻...
两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辽代壁画墓葬,近日被整体搬迁至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一间特制的大房子内。据介绍,这样将两座古墓葬实行一体“打包”、整体搬迁保护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今年4月,在大同市五洲西二路一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古墓葬。考古人员清理墓室时发现,两座墓葬四壁都有彩色壁画,绘制的图案分别是奏乐、宴饮、侍女、出行、动物、花草等内容,绘画技法娴熟,布局严谨,画面人物刻画传神,服饰鲜明。文保专家认为...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米;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
山西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两座新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復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復。」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公尺;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为4平...
记者今日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两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辽代壁画墓葬,近期已被整体搬迁至此,实施后期修复保护。专家介绍,将两座古墓葬实行一体“打包”进行整体搬迁保护的做法,开创了全国先河。 4月24日,正在大同市五洲西二路附近施工的建筑工人发现一座古墓葬,随即上报文物部门。该墓葬直径1.34米,通高2米。考古人员清理墓室时,在紧挨其东南部又发现一个类似的古墓葬,该墓葬因早期遭到盗扰而致其上部残缺,两座...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是古代壁画精品,体现了北朝先民的生活情趣与精神境界,是反映北朝历史的重要实物。 壁画发掘出土后,由于种种若干原因,为有效保护珍贵的墓葬壁画,对其进行了揭取搬迁,实行异地保护。根据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和“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的原则,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揭取搬迁保护过程中,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揭取程序,成功完成了200余平立米壁画的揭取。 信息采集 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
目前,正在升级改造中的舍利塔滩地公园将于“十一”完工并对市民免费开放。下个月,北塔碑林内的117通古石碑,将“搬家”至新建的舍利塔碑林公园内。这将是沈阳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搬家”。 改造:百余块古石碑下月“搬家” 从去年开始,沈阳市对皇姑区舍利塔滩地公园提升改造为舍利塔碑林公园。目前,公园内的碑林院主体工程已初具轮廓。近期将对北塔碑林内的117通古石碑和110多个石碑残件“搬家...
在向家坝水电站的宜宾市屏山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主要涉及屏山县境内新市、新安、锦屏等几个乡镇的地面文物搬迁保护,以及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其中,有44处地面文物需要整体搬迁,2处搬往屏山新县城附近的凤凰山,42处搬往书楼镇文物库房。 目前,屏山县书楼镇占地约40亩的“文物库房”内,文物保护工作者已经完成文物古迹的修复及编号工作,正在准备下一步整体还原工作。 一件木质文物部件出现裂口,...
近日,日本冲绳县名护市教育委员会在该市边野古发现疑似“碇石”的文物。共同社11日报道,今年2月至3月期间,在10天的文物调查中,名护市教委在边野古沿岸填海造地预定区域、即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目的地区域发现了这块石头。石头长约60厘米、宽约20厘米,中间有一道沟,与中世纪琉球王国及中国船只使用的“碇石”相似。这种“碇石”的作用是使木质船锚下沉。按照共同社的说法,目前这块石头保管在边野古美军营地内,名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