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16日,工人们正在进行拆迁工作。位于郧县城南汉江北岸淹没线下的“郧阳明代府学宫大成殿”,将搬迁至郧阳岛上。郧阳明代府学宫旧为郧乡县学,始建于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1368-1398);明成化十二年(1476)正式设为府学,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如今,郧阳明代府学宫仅存一木质结构大成殿系全囯目前仅存的两处之一,2002年该殿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日,出于保护一座宋元时期石塔的需要,济南市文物局、市考古所委托省内有资质的文保机构,对位于原齐鲁宾馆院内的古塔进行平移。经过约10个小时吊装和运输,将其移至新家。 古塔定于下午2点平移。记者中午在原齐鲁宾馆的西北角看到,工作人员早已就位。这座古塔高5.326米,重约12.14吨,由青石雕刻而成。从石塔基座到顶端,共有七层。据介绍,古塔最顶部为一球形华盖刹,中间有莲花台装饰,在基座部分,雕刻...
近日上海美术馆将搬迁至中华文化宫的消息,牵动着各方面的关注。抽象是上海艺术形态的一个代表,上海美术馆于2001年至2003年连续举办“形而上——上海抽象艺术展”对于上海抽象艺术的崛起至关重要。99艺术网上海站记者杨棵就此拜访了四位上海抽象艺术家。 陈墙:上海美术馆的实验性基本从此隐退 一个美术馆的好坏不在于空间有多大,要看它的建筑是否合适、是否有个性,还要看其藏品的学术水准和拥有量。上海艺...
甘肃炳灵寺上寺的元代石雕舍利塔因长期露天搁置,风化现象较为严重。记者14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围绕该舍利塔的修复和搬迁工作已于日前结束。 据介绍,炳灵寺元代石雕舍利塔高2.97米,共有13层。上世纪50年代,炳灵寺上寺喇嘛把石塔从西佛沟密宗院大经堂搬迁到上寺院内,1987年又搬回至西佛沟密宗院原大经堂遗址。 近年来,受条件限制,石雕舍利塔风化严重,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于2009年制定了石塔保护...
中新网(微博)兰州11月14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炳灵寺上寺的元代石雕舍利塔因长期露天搁置,风化现象较为严重。记者14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围绕该舍利塔的修复和搬迁工作已于日前结束。 据介绍,炳灵寺元代石雕舍利塔高2.97米,共有13层。上世纪50年代,炳灵寺上寺喇嘛把石塔从西佛沟密宗院大经堂搬迁到上寺院内,1987年又搬回至西佛沟密宗院原大经堂遗址。 近年来,受条件限制,石雕舍利塔风化严...
近日,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炳灵上寺西佛沟密宗院原大经堂遗址举行了元代石雕舍利石塔修复搬迁竣工仪式,标志此项工作圆满完成。 炳灵寺元代石雕舍利塔高2.97米,13层。上世纪50年代,炳灵上寺喇嘛把石塔从西佛沟密宗院大经堂搬迁到上寺院内。1987年,又被搬回到西佛沟密宗院原大经堂遗址。受条件限制,石塔长期露天搁置,风化现象较为严重。 近年来,在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高...
长沙城之与众不同,在于不同时代总有不同表现。2200多年城市中心不变,这一贯穿古今的城市特征,也让五一广场一带成为长沙市1号文物埋藏区。 长沙国金中心建设工地恰好位于该区域。从今年3月开始,随着工地建设的进行,长沙市考古工作人员再次启动考古勘探与发掘,埋藏在地下的古城历史一一再现。 昨天,随着长沙国金中心的正式奠基,在此发现的上述遗迹的保护方案也初步确定。根据专家建议,长沙国金中心建设工地考古...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春天在青县境内发现并挖掘的跨越汉唐金三朝的墓群中,将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唐代墓葬,从所在地整体搬迁至市博物馆。搬迁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 位于青县境内、沧廊高速公路南面林地上的这处古墓群,包括1座汉代墓、7座唐代墓和8座金代墓,是青县吴码头村村民今年4月植树挖土时首先发现的。文物专家对其中的8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将其余墓葬回填。墓葬中出土了包括瓷碗、白釉碗、陶熨斗、陶簸箕、...
2010年5月9日清晨,两名晨练者在景山的万春亭下压着腿,远处的紫禁城尽收眼底。 本报讯 针对中轴线申遗将对周边部分区域实行“整体搬迁”,昨日,北京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中轴线的保护不应“大拆大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也应包含原住居民,因此对中轴线周边居民进行搬迁,还是应结合实际情况,遵循自愿原则。 未明确保护范围不能有民居 今年1月,东城...
昨日,鼓楼下,市民在街道上纳凉活动。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钟鼓楼周边整体搬迁尚未启动 文保专家称保护钟鼓楼不应再大拆大建,居民期盼拆迁能改善居住条件 背景 永定门至钟鼓楼的中轴线将启动申遗,钟鼓楼和天坛周边将整批外迁,具体范围还将与规划、文物部门协商划定。今年起,东城计划每年疏解1万人,至2030年,东城人口争取控制在65万人。永定门至钟鼓楼的中轴线将启动申遗,古迹文物周边不能有民居,所以...
唐庄宋代壁画墓实施起吊 2010年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登封唐庄配合焦桐高速公路的建设进行考古发掘中,发现两座宋代壁画墓。两座墓葬均为台阶式墓道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六角形,为砖石仿木结构。其中较大的一座墓室内壁画因水浸保存状况甚差,而较小的一座墓室保存较好,且没有被盗的迹象。墓门、甬道和墓室内满绘壁画,色彩鲜艳,绘画技法娴熟。画面内容以宴饮为主,生动描绘了墓...
据说,湖南一位“收藏大家”将浙江东阳的一座晚清庭院,整体搬迁到了湖南望城的雷锋镇。这真是大手笔。有钱,有眼光,有气魄。 3月10日,长沙下着毛毛细雨。我决定前往雷锋镇“一探虚实”。出了长沙城,拐向雷锋镇。毛毛细雨中,乡村的路有些泥泞。 变更了“户口”的晚清庭院,就在雷锋镇的一处园林里,基本构架已经形成。老谢告诉我,几个月前到浙江东阳买下这座庭院,花钱并不很多,几十万元,从浙江到湖南,千里迢迢,...
北宋名相韩琦墓整体搬迁始末 韩琦,北宋三朝名相。韩琦后人,海内外达80多万人。韩琦墓,在河南安阳殷都区皇甫屯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恰经韩琦墓。多方协调下,投资100多万元,韩琦墓最终被发掘、整体搬迁并于2010年底完成复建。 然而,新的韩琦墓园因缺乏资金,无人看守,园内遍地荒草、栅栏被偷,与相距不远的高规格在建的“曹操墓”形成了明显反差。当地政府三次更改韩琦墓园效果图,...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磁县宋代壁画墓成功整体搬迁,这标志着该省首例同类墓葬整体搬迁工程成功。 据介绍,这座宋代壁画墓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磁县段文物勘探与发掘中发现的。壁画墓呈八角形,穹隆顶,直径为3米,深3.5米。 据悉,为确保该壁画古墓文物安全,经过加固处理,该墓已被成功安放至以北朝博物馆为主体的磁县北朝历史文化产业园广场。(新华网河北频道)
天坛钟鼓楼周边将整体搬迁配合中轴线申遗,具体搬迁范围未定;东城区委书记表示经济补偿将让居民满意今年东、西城将选择2到3片区域,进行整体人口疏解试点。昨日,东城区委书记杨柳荫表示,永定门至钟鼓楼的中轴线将启动申遗,钟鼓楼和天坛周边将整批外迁,具体范围还将与规划、文物部门协商划定。今年起,东城计划每年疏解1万人,至2030年,东城人口争取控制在65万人。据杨柳荫透露,永定门至钟鼓楼的中轴线将启动申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