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新疆阿敦乔鲁遗址与墓葬发掘现场又有新的发现,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发现了一处距今3500年前的墓葬群,该墓葬群共有35座墓葬组成,它们呈圆形环绕状紧紧排列在一起。考古人员研究分析,该墓葬群的发现,对研究古代阿敦乔鲁地区游牧文化以及人类较早的游牧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9月29日,新疆晨报记者致电温泉县文物局了解到,阿敦乔鲁遗址与墓葬发掘现场距离温泉县城40余公里,新近发现的墓葬群在其附...
图为出土的陶罐。 杨万里 摄 湖南日报9月22日讯(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杨万里)今天,在永州市零陵区朝阳街道古木塘村,当地文物部门发掘了一个西汉早中期墓葬群,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距今有2100多年历史。 据在考古现场参与发掘工作的零陵区文管所副所长、考古专家李仁介绍,这座古墓群是9月17日工程建设队在零陵古城配套工程桃江路改扩建时挖掘土方时发现的,区文物部门立即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员对...
2016年11月,澄城县刘家洼村发生了“11.25”盗掘古墓葬案。专案组民警循丝觅迹,侦查发现了山西洪洞县籍的一个特大盗墓团伙。部分作案人员被缉捕后交代盗墓过程中是由一个叫贾某的澄城籍人员作为“内应”的,而且贾某手上还有一批盗掘未出手的文物。因此,抓住贾某至关重要,专案组民警迅速开始了全力侦查。 通过摸排走访,民警了解到贾某与同村李某平时关系交好,李某家人透漏,李某最近去了陕北榆林打工,但是...
图为专家们在查看出土文物。 昨从老河口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该市光化大道北延线工地发现的汉唐时期墓葬群,目前已经抢救性发掘汉晋时期墓葬21座和一座汉代窑址,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据介绍,文物部门在光化大道北延线龙岗段已经勘探出汉唐墓葬56座、汉代窑址1座。在发掘清理中,出土了龙虎纹青铜镜,青铜带钩,绿釉陶灶、陶狗、陶磨、博山炉等精美文物。 该墓葬群位于龙岗村的龙岗遗址,在第二次文...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拍摄出土文物 考古发掘现场 8月3日,在老河口市光化大道延伸段工地,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老河口市博物馆正在对这里发现的墓葬群进行发掘。目前,已经发掘出汉代、唐宋墓葬23座,出土大量精美文物。 在老河口市光化大道延伸段施工中,文物部门在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在该工地勘探出墓葬65座、汉代窑址1座。在发掘中,出土了陶灶、陶狗、陶磨、博山炉等精...
5月15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少数民族特征墓葬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在进行发掘工作。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1800年左右。随葬器物多数有铜或铁鍑、铁剑或刀、陶罐,有的还有玛瑙和绿松石串珠、铜镜、金耳环、银手镯等,这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具有一定的意义。...
重庆发现大规模宋明墓葬群
图为在重庆市巴南区发掘的宋明代墓葬群之一——乌壁岗岗墓群北区现场。市文遗院供图摄 5月10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市巴南区东泉镇梨树村、双星村及姜家镇区域发现了宋代至明代墓葬群,共计35座,并出土了完整宋代琉璃簪。据悉,这对进一步认识宋明时期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发掘出的墓葬共计10处、35座,出土文物标本近40件,发掘面积2275平方米,...
宋、明两个朝代的墓群挤在一起,还出土了罕见的宋代琉璃簪。昨日,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在巴南东温泉镇和姜家镇发现35座宋、明代墓葬,出土文物标本近40件。 宋明两代墓群叠加 10处共计35座 据了解,该墓葬群位于观景口水库水利枢纽工程红线区域内,主要分布在东温泉镇和姜家镇境内,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巴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分别于去年11月至12月、今年3月至今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近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具有古代游牧民族特征的墓葬群。从土层和出土器物判断,这些墓葬处于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距今约1800年。 墓葬群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村集中安置区工地,属于殷墟大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目前已清理出90多座包括商、汉、魏晋等多个朝代的墓葬。其中有18座不是典型的中原汉族居民墓葬。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文博馆员申文喜介绍,大司空村早在...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文物工作者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发现了近200座春秋至战国时期的船棺墓群。出土上千件文物中,青铜器尤显异常精美,堪称一座“地下青铜器宝库”。 154号墓墓主身份尊贵 3日,记者走进发掘现场,看到足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平地内,密集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大部分为南北向,少量为东西向,大部分墓葬葬具为船棺。多数墓葬成组分布,有的两座一组,有的三座...
3月3日,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已历时3年完成对辽阳苗圃汉魏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百余座汉魏墓葬出土。 辽阳古称襄平,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金世宗完颜雍曾在辽阳称帝登基,此前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东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据考古专家介绍,该遗址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出土的汉魏时期墓葬可分为土坑竖穴墓、石椁墓、石室墓、砖室墓等,有长方形斜坡或竖直墓道,墓室有...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2月28日,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已完成对康平张家窑辽墓群抢救性发掘,10余座辽代墓葬出土。 辽王朝始建于公元10世纪初,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立国210年,历经9位帝王,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对峙,签订澶渊之盟,后被金朝所灭。其创制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与汉字并行使用。 据考古专家介绍,已勘察出辽代墓葬群5处、遗址6处,出土鸾鹤纹铜镜、绿...
在施工工地发现的古墓(自贡市文化局供图) 近日,在位于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大岩村的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泸州段施工工地发现了4座古墓葬,经自贡市文物专家现场勘探,初步认定为明代墓葬。 “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发现了墓葬,麻烦派专家来看看。”日前,在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泸州段施工工地,工人们在施工中发现异样,挖开的土坡中出现了石门、墓穴,施工单位立即向当地文物部门进行汇报,随后,市文化专家到现场进行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