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国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开篇《关雎》里的名言美句。《关雎》能作为《诗经》的起始之篇,可见作为编订《诗经》的整理者孔子对这篇文章的看重。因为这个编排顺序,传达出了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孔子认为男欢女爱,夫妻关系,家庭伦理是很重要的,应该对此非常重视。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在《史记》外戚世家中提到...
欣赏古画,既是享受,又是学习,如果走马观花,那可就是莫大的浪费了。 古画,是美术考古的重要资料。从古画中可以了解历史。今天能见到的历史记载,不可能包罗万象。有些问题,在历史书籍中查不到答案,但是在古画里却得到了解决,就是说,古画可以验证历史记载,可以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例如山东省博物馆展出过一幅明代画卷,叫《明夏厚摹机织图卷》。画卷用十分工细的手法表现了生产流水线的具体情况,对了解与研究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儒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史记》 二零零五年四月七日 本次读书内容让我们看到国家兴亡与君主的婚姻之间的联系。古之明君因为有了贤后及其亲族的帮助,开疆拓土,国家兴盛。如"夏之兴也以塗山,殷之兴也有娀,周之兴也姜嫄及大任。"无道昏王却因偏爱美人,而做出有违国体之事。如桀宠妺喜、纣嬖妲己、幽王偏于褒姒。其结果是身死国破,不得善终。所以太史公提到夫妇之间...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儒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陈涉世家》 二零一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太史公在史记《陈涉世家》的点评中最后的结束语。大家对这句话很熟悉。这本是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话,太史公在《陈涉世家》中使用了此篇文章的上篇作为本世家的点评。暴秦的灭亡的源起于陈涉吴广发动起义。陈涉出身低微,但却有鸿鹄之志的抱负。当机会来到身边后,果断的发动起义,虽功未成身先死...
燕乌集阙读书札记(儒学经典研修要目总纲) 《史记》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戴鹏 孔子被困陈蔡 二十四日读《史记·孔子世家》,当孔子与众弟子被困在陈、蔡国之间的荒郊野外,在缺粮少药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讲诵弦歌不衰。与弟子们的不理解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所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让我们体会到:君子在困难面前依然如故。无怪乎太史公评价孔子为至圣! 原典参考 孔子...
提到古塔,人们张口就会说“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雷峰塔、苏州的虎丘塔……”很少有人能说出辽宁境内古塔的名字。日前,辽宁对境内的古塔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梳理和数字化记录,为朝阳北塔等15座古塔留下影像记忆,让那些曾经湮没在历史中的古塔影像再度清晰起来。 由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拍摄制作的15 座辽宁古塔纪录片,详细介绍了辽宁境内古塔的概况、建筑艺术、保护与修缮,以及有代表性的单体塔15座。 ...
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举行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参与马王堆汉墓二号、三号墓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退休专家傅举有称,这次考古的一大收获,是纠正了《史记》和《汉书》的两处错误。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官印“长沙丞相”、爵印“轪侯之印”。傅举有介绍,私印“利苍”证明,第一代轪侯的名字叫利苍,这纠正了《汉书》记载第一代轪侯名字为“黎朱苍”、《史记》记载...
12月13日下午,在长沙举行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参与马王堆汉墓二号、三号墓发掘的湖南省博物馆退休专家傅举有称,这次考古的一大收获,是纠正了《史记》和《汉书》的两处错误。 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了墓主的三颗印章:私印“利苍”、官印“长沙丞相”、爵印“轪侯之印”。傅举有介绍,私印“利苍”证明,第一代轪侯的名字叫利苍,这纠正了《汉书》记载第一代轪侯名字为“黎朱苍”、《史记...
《永乐大典》残页等一批珍贵古籍善本、皇室刻书、名家手稿等珍贵古籍近日正在南图展出。在11月21日前,“册府千华——江苏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将分4批展出200部国宝级古籍,这是南京图书馆历史上规模最大、珍本最丰、规格最高的古籍展览。 《永乐大典》仅剩一页仍是国宝 此次展出的200部珍贵古籍善本中,有宋本4部、元本3部、明本173部、清本20部,不少珍本是首次出库与广大读者见面,其中...
国图古籍修复师边沙正在修复“天禄琳琅”珍贵古籍。 9月22日,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组荣获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该奖项每5年表彰一次,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主办,重点表彰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区域发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等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长期坚持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岗位、潜心...
在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也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今年国家还安排资金约2.09亿元,用于补助昆仑关战役旧址等46个抗战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修缮抢险和展示利用项目,另外,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已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抗战文物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中国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所形成的特殊文物,它见...
拉科斯岩画《受伤的野牛》 古岩画《奔跑的牛》 人类的先祖在解决衣食住行的同时,还试图发掘大脑中的一些非物质的东西,这些东西被后人称为文化意识或文化觉醒。原始的文化意识极易消逝,甚至瞬间消失而不可拾得。为了让稍纵即逝的美好想法能够流传下去,人类先祖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譬如在竹木上刻写符号,在岩石上勾勒图案等,这就是文化的雏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画和法国拉科...
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记忆”。中国博物馆协会在西安也召开了“博物馆与记忆”学术研讨会。从《中国文物报》(2011年6月22日)上发表的论文摘要来看,一种直觉式的看法普遍存在,即文物承载着历史记忆,博物馆通过展示文物来展示历史记忆。这些看法反映了博物馆界对博物馆与记忆之间的基本认识,但还不够深入。问题在于,记忆理论究竟包含着哪些内容?博物馆业务与记忆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在博...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的生存目标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借司马谈之口所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在描述一个个或得意或失意的人生历程时,司马迁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知识分子要求充分张扬生命意志的性格与集权政治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造成的。 司马迁是一位人生经历坎坷曲折的封建知识分子,在《史记》这部伟大的史学名著中,他试图透过历史的迷雾,寻找一条知识...
最近发现茅盾于1924年至1926年间在一部 《史记》上所作的眉批。该《史记》 由上海锦章书局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印行,共20册130卷,每册书前均有“沈雁冰印”篆书钤印。沈雁冰即茅盾,“茅盾”笔名始用于1927年8月创作小说《动摇》时,此时还没有这笔名。 茅盾的眉批采取注释、提示、补充、考证、点评等多种方式,内容涉及词义、地名、人物与事件。以下试举些俯拾即是的例子。《史记》卷二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