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保护古村落 本市投入1.4亿元 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本市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古村落整体保护工作。 为支持远郊区县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在文物抢险修缮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文物部门优先安排相关文物保护修缮项目。2000年至今,陆续投入专项经费超过1.4亿元,对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沿河城村、灵岳寺村、琉璃渠村、延庆县岔道城、永宁村、平谷区将军关村、密云县司马台村、遥桥峪村、上峪村、白马关村等涉及的...
萝岗玉树社区博物馆展出居民自发捐赠的“压箱底”老物件 奶奶出嫁时的礼饼盒、爷爷下地用的木犁、爸爸看的第一台电视机、妈妈用的第一部翻盖手机……昔日的平房古庙、菜田稻海已变成农民新村、道路桥梁,萝岗区玉树社区的居民用特殊的方式留住了500年的历史记忆—94件“压箱底”物品被居民捐往玉树社区博物馆,一部社区生活史跃然眼前。 500多年前,玉树村龙姓的始祖龙超岳和龙超洋兄弟二人移居到玉树村...
培田古村现状 福建省连城县培田村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明清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由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它在2012年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村镇”等。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培田村不少古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房子没人住,年久失修;有的赚...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汲店村戏台,曾是村落的文化中心。 大汲店村村民把历史见证性的遗存一件件保护起来。 马年阳春,编写好《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赶在付印之前奔赴保定一带,打算走进两三古村,在村落的活体中,体验一下《手册》是否得用,还有什么欠缺。这些年做田野工作时,懂得了任何自以为高明的学问与丰富的经验,在千姿百态的现实中,总会露出贫乏;必须到生活里检验自己的工作的实效性。 保定这片...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淡化,乃至消失。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抢救,并对传统街巷和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可防止传统村落无人化、空心化。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遗存的特有形式之一,是地方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集中代表。古村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6月5日,市政协主席谭培根深入漳浦县南浦乡,就加强漳州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开展调研。市政协副主席许少钦、李惜真、杨银玉、兰万安、柳建聪及市政协机关各委办负责人,漳浦县委、县政协主要领导参加调研。 谭培根一行深入南浦乡后坑、兴巷、南浦等山村,实地了解古村落形成历史、姓氏源流情况,现场考察民居古厝、祠堂庙宇、古墓古树等文化遗产现状。南浦乡生态环境优美,茂林修竹,河流清澈,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古村落...
近日,我市出台《漳州市古镇古村保护和整治的实施意见》,公布了第一批12个古镇古村保护和整治项目名单,对保护和整治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加强古镇古村的保护和整治,是尊重历史、崇尚文明的体现,是启动乡愁记忆,打造漳台文化品牌的需要,是构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的要求,是加快建设富美漳州的必然选择。《意见》指出,保护和整治工作以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凸显闽南文化...
天河车陂街2014龙舟节民俗文化活动。图为钢铁侠、蜘蛛侠、龙珠等动漫角色扮演者在划龙舟。 顺德欢乐龙舟文化节吸引了4支外国队伍参与对决。图为澳洲钻石凤凰龙舟队的队员们打出胜利手势。 5月29日是农历五月初一,广府人家在这天拉开“五月龙舟节”的帷幕。从这天起到农历五月初十,水乡人家就陆续敞开“龙船景”,走船会亲,形成一幅极具岭南特色的民俗画卷。近半个月以来,记者走访猎德村、冼村、小洲村、龙...
“居安”四合院 在徐闻县前山镇境内,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村落——南安村。据《徐闻县地名志》、《符氏族谱》记载,南安村,古称海南村。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始祖符祖乾公(62世)从海南岛文昌县翁田镇举家漂洋过海迁移徐闻,初始定居于徐闻县前山镇南蕉园(今南安村南侧山坡),后移居现址,南安村最早为吴姓居住,符氏定居若干年后,潘姓、黄姓亦相继从海南迁来,故始称“海南村”,后改为南安村,今住有符...
从“耕读世家”的岩头村、到“文房四宝”的苍坡村,再穿过“精致妩媚”的丽水长廊,直达“七星八斗”的芙蓉村……搭乘一辆12座电动车,一群从上海来永嘉度周末的游客,享受着一场从现代文明到田园牧歌、从时尚之都到古村乡栈的穿越。“这里不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来自上海交大的王小妍兴奋地说,她要将永嘉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写进毕业论文中。 越来越多的王小妍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永嘉,体验这里 “永远的山水诗...
村口的抟云塔。通常的塔都建在中轴线上,像这样偏倚一角的还不多见 这个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村庄,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之一,为世界上最大的叶姓家族聚居地。该村落的建筑按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设计布局,现存有明清古建筑200多幢,包括塔、阁、祠、庙、桥、堂、厅和民居等类型,被誉为 “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中国东南部最典型的农耕村落”。 四...
工作人员在南水北调保沧干渠工程征迁核查期间,在肃宁县梁村镇北白寺村发现古村落遗址,经过考古专家6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于近日圆满结束。据介绍,该古村落遗址探方面积合计1700平方米,出土唐宋时期完整或可修复器物共76件,对了解当地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态,提供了有力证据。
渔家村文化旅游项目是石湖景区和上方山“三园”工程的二期工程,也是2014年市、区两级重点工程,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天,渔家村文化旅游项目指挥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外介绍该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 渔家村文化旅游项目位于石湖北岸,东起烟波桥北延线,向北连接沧浪新城,西至越来溪,南邻石湖,北靠新郭港,规划用地约21.5公顷,预计总投资约16.5亿元。项目自启动以来,各方面进展顺利。 据沧浪新城管...
5月18日,绩溪县第一本介绍古村落文化的著作《蜀马——悠悠古韵》在该县蜀马村首发。 该书有“藏在深山人未识、古韵悠悠人文厚、崇文重教士如林、佛教文化传千古、陈氏宗族源流远、自给自足胜桃源、民风民俗蕴民情、富裕和谐新蜀马”八章内容,是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马位于绩溪县东北隅,是一个藏在深山中的古村落。该书基于挖掘和整理徽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是保护、传承徽州文化生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5月5日,吉首市吉首乡寨垅村,79岁的张青宏老人和老伴留守在寨子里,五个孩子都在城里打工,平时陪伴老人最多的是一条叫“趴耳朵”的狗。组图/记者辜鹏博 村里一栋明清时期的老房子里贴着新潮的海报,海报上画着西式别墅,让人浮想联翩。 寨子里空荡荡的教室。村里学校有三个教室,阳光透过窗户飘进来,一切都安静得可怕。 5月5日,中国农历立夏。湘西吉首市吉首乡寨垅村8000亩山地,在这天迎来了一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