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粉彩婴戏瓶,清干隆,高19.3cm,口径5.5cm,足径6cm。 瓶撇口,细颈,椭圆形腹部,圈足。通体在白釉上饰粉彩绘一群眉清目秀、雪白粉嫩的小童敲锣打鼓、燃放爆竹的节庆嬉戏景象。口、足边描饰金釉,瓶内壁施绿釉,底绿釉上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大清干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干隆时期的婴戏图多出自供奉内廷的画家金廷标笔下。金廷标绘制的儿童姿态多样,动作夸张,画面多呈热闹愉悦的气氛。婴戏图是中...
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对干隆粉青釉金红彩龙纹盖罐,高48.5cm,口径16cm,底径18.5cm。此罐直口,短颈,鼓腹下收,窄肩,带盖,罐盖可卸。整罐纹饰以龙纹为主题,盖罐底部以胫部绘海水江牙纹衬托腾空飞舞的龙纹,飞龙曲颈引身,双目圆睁,张口吐舌,须髯迎风飘逸,龙体鳞片层层密密,清晰可见,龙爪开张有力,锋利无比。龙头加金彩描绘,鳞片以矾红彩深浅表现阴阳向背,使龙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此件藏品画面精美,...
干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康熙、雍正时期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外,并为每件器物配制楠木匣钵,专门储藏于干清宫珐琅彩瓷的专库(端凝殿)内。干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加丰富。此时珐琅作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有专画花鸟鱼虫的画家余省,画人物楼景的画家张廷彦,画人物花卉的画家金廷标等达17人之多。是参与画珐琅瓷器制作人员最多的时期。干隆时期画珐琅的画匠...
直径21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矾红地青花创自明初,尤以宣德御窑最富盛名。 造型规整,撇口垂腹,外壁所绘“海八怪”亦称“海兽鱼涛”。 画面布局繁杂,张弛有度,笔触细腻丰富,青花与矾红色彩对比强烈,装饰效果强烈,为乾隆官窑佳作。2014北京保利春拍以143.75万元成交。
各种釉彩大瓶(故宫博物院网站提供) 这是一件在当时号称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瓷器。整件瓷器从上到下用了多达17种的釉、彩以及工艺,可谓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釉和彩,如果只是单一使用,对于烧制一件完整的瓷器来说都不是难事儿。可它难就难在让那么多釉、彩在同一件瓷器上出现,这只有在对烧瓷技术熟悉得炉火纯青,对各种釉、彩的性能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让我们从上到下仔细端详一下这件瓷瓶上的釉彩工艺...
仿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清干隆,高25.5cm,口径4cm,足径10.3cm。 壶体呈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壶体两侧分置弯流、曲柄,颈、流间有云板相连。盖及柄各置一圆系,以便系绳相连。通体以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开光内绘枇杷果,开光间饰缠枝花,近足处绘莲瓣纹,流、足墙饰忍冬纹,柄绘朵花纹。底白釉微泛青色,署青花“大清干...
在大高玄殿院内,华美的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比鲜明。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故宫研究院古建研究所昨天正式揭牌,这也是由故宫专家团队着手清理修复的大高玄殿首次露脸。经过一年半的复建修缮后,它将变身成集展览、数字影院、露天文化广场为一身的故宫新展区。 □现场 主殿斑驳难掩华贵 伴随着“吱呀”一声,尘封了60余年的大高玄殿大门缓缓开启。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带领下,古建专家与媒体记者首次走进这处与故...
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偏远小岛上,文物爱好者于7月25日发现了一枚中国干隆年间的铜钱币,专家认为其可能证明几百年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中国商人具有贸易往来。这枚铜币被鉴别为清代产物,铸于1736年至1795年之间。 据澳大利亚媒体11日报道,7月25日一群文物爱好者在北领地埃尔科岛进行一个星期的寻幽探险活动时发现了这枚铜币,上面有“干隆通宝”的字样。该团体的成员欧文说,这枚铜币显示在干隆年间澳大...
高:24.5cm 口径:5.2cm 底径:5.6cm 粉彩,又名软彩,是瓷器釉上彩之一,是指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成功创造的另一种彩瓷,深受人们的喜爱。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干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粉彩工艺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
高:39.5cm 口径:29cm 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汉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之一。铜胎掐丝珐琅主要以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直接在铜胎上焊上细铜丝盘曲而成各种纹样,再填嵌各色釉料,经烧制、磨光而成。器型古朴典雅,精美华贵,...
清干隆 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耳特大抱月瓶 高:59公分 干隆年制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耳特大抱月瓶,这件重器造型硕大,高达59公分,胎釉细润,精巧端庄。颈两侧置对称夔龙耳,玲珑别致。瓶身扁平,形若满月。全器以青花绘就,口沿外部绘如意云头纹一周,颈部则绘蝙蝠作饰。腹部两面开光,一面绘春耕图之“耕”,图中农夫赶牛犁地;另一面则绘“耙耨”,农夫站立木耙上以牛拖行,以打碎泥块。两面背景相同,皆是双桐树下...
附图为清初官窑白瓷茶壶,胎质细结,釉色匀润。最大特色乃于壶身四周精绘树木山石和小小屋苑,显得古雅细致,富有笔墨情趣,好比一幅“立体”水墨画。 自康熙、雍正至干隆,三朝官窑(民窑例外)瓷器皆注重绘艺,辄把制瓷与绘画艺术融合。康熙时制品不但胎釉上乘,图案纹饰绘画均典雅优美。据文献所载,康熙时,景德镇官窑器上之画图,大多先以宫廷画师如焦秉贞、刘源(伴阮)等名家画稿为蓝本,不限于山水、花鸟、亭台楼...
青花松竹梅纹玉壶春瓶(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松竹梅纹玉壶春瓶(故宫博物院藏)瓶撇口,长颈,溜肩,圆腹下垂,圈足略高微外撇。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卷草和变形如意头纹,腹部主题图案为羽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栏杆,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外墙绘朵花纹。足内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在玉壶春瓶腹上绘以青花竹石图案始见于明永乐、宣德时期。此瓶造型优美,青花发色淡雅,纹饰富有层次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