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23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快速消失势头得到遏制,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受国务院委托,文化部部长雒树刚23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作出上述表示。 雒树刚在报告中称,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渐趋成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中国经验,全社会关...
日前,《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由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举为保护、传承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治保障。 该《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机构及责任、协调机制、部门配合作了相应规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条例》在注重培养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上,还注重加强对非遗保护后续力量的培养,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
如果把大运河比作一条“文脉”,那么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这8个城市群的历史文化传承,就是镶嵌在其中的闪亮珍珠,共同点缀着中华文明的渊源博大。 据了解,随着上塘河、山塘河等5条运河故道以及山塘古街等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仅大运河苏州段沿线,就有国家登记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6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另有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
1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公开课走进首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以“走进博物馆——与博物馆一起成长”为题,为现场的小朋友和慕名而来的“大朋友”讲授如何与博物馆一同成长。 关强介绍了博物馆的源起、类型等知识,普及了参观博物馆的礼仪,并通过图片、视频和互动的方式介绍了博物馆的工作内容以及如何从博物馆学习历史知识、感受民族精神、体验丰富的科技手段等。除了面向现场观众,此次公开课还通过...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2017年11月1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21次会议上,中国以128票高票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任期为2017—2021年。 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对这项工作一贯高度重视。30多年来,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
12月14日,廊坊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王荣芳,带领中心成员金九红、郝三平等一行7人,赴永清县旅游局考察调研。永清县旅游局局长田光明、副局长刘米蓝对考察团一行表示欢迎,双方就加强旅游与教育合作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田光明感谢廊坊师范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对永清县旅游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永清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永清县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景德牌楼为什么在首都博物馆吗?”12月15日,在首都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用一件牌楼的历史开启了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课,约8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走进博物馆——与博物馆一起成长”公开课的活动。这是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第3次遗产公开课。 课程开始之前,孩子们先参观首都博物馆的《读城—发现四合院之美》展览,体验数字博物馆、用彩陶搭建四合院,手工制作绒花,让孩子们对博物馆充满了...
日前,以“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的文化遗产主题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该论坛是清华文创论坛的分论坛,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来自文化遗产领域的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什么是真正的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历史记忆和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现如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保...
一是依托夔州诗词资源,举办诗歌“六进”、“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夔州诗词名家谈等系列活动100余场次,邀请20余位诗、书、画名家现场展示文化作品,31个单位被授予“市级诗教先进单位”,被中华诗词学会授牌全国唯一“中华诗城”。二是建成占地1.3万㎡、展厅2000㎡的夔州博物馆,展示象牙雕刻、楚式青铜大鼎、宋三彩等珍贵文物800余件,开馆1个月,接待参观者达2.8万余人。三是投资3.8亿元,规划建...
虽然文化遗产保护日渐得到重视,但必须正视的是,经年累月遗留下来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尤其是保护的可持续性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民的事业。实践也不断证明,只有民众,尤其是当地民众积极参与,保护才能持久,才能取得最好的保护效果。 如果把文化遗产看作是一部暂陷泥沼、奋力上路的车辆,保护工作就是一场拯救行动。保护理念是车的方向盘,决定保护的方向;政府是引擎,带动社会各界共同行动...
波兰当地时间7月8日17时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这种交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的多元性,并因此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
昨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大会继续在波兰古城克拉科夫举行。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鼓浪屿”通过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核,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就在此前一天,青海省可可西里也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截至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达到52项,与意大利一同暂居世界第一位。 鼓浪屿这座小岛,为何能成为世界遗产呢? △鼓浪屿鸟瞰 △鼓浪...
大海扬波,蘸东海之浪写下这页历史。 鼓浪奏琴,伴鹭江之音记录新的荣光。 厦门日报(微博)讯(记者 江曙曜詹文黄圣达)公元2017年7月8日。这一天,世界静默谛听,波罗的海畔传出历史的召唤: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鼓浪屿,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厦门,九龙江出海口,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这座面积仅1.88平方公里的海岛,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她...
人民网波兰克拉科夫7月8日电(记者李增伟、王珏)当地时间8日下午,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