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30日,在宁波市普查办及省普查办的积极协助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根据2014——2015年省普查办及宁波市普查办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共有451件/套藏品被认定登记为文物,其中以近代档案文书与外文图书居多。 目前,浙江省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正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按照国家文物局的...
截止2015年年底,象山县普查办完成了全部既定的登录工作任务。 “一普”工作开展以来,普查办集中优势资源,完成了文博系统内3951件(套)文物的数据采集和登录。系统外4家单位的文物认定和登录工作,在县普查办的鼎力支持下,也全部完成,其中,象山县档案局329件,中共象山县委党史办公室23件,茅洋乡人民政府(日本侵略军在象山罪行陈列馆)6件,象山县爵溪学校1件;被定为珍贵文物的共26件(党史办23件...
12月23日,2015年度全市文物信息工作会议召开,各县(市、区)和市直文博单位文物信息员、负责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的业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报了2015年度全市文物信息上报和录用情况和“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情况,表彰了六位优秀信息员和八家信息报送先进单位,并总结了一年来全市文物系统信息工作的主要成绩和不足之处。同时,针对新版的《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V2.0》软件,对...
日前,鄞州区普查办顺利完成了天童寺与阿育王寺可移动文物的信息采集、专家认定、数据登录工作。 天童寺和阿育王寺是我市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两家寺院,寺院内保存有为数不少的造像、经书、法器、石刻等。经得两家寺院的同意后,鄞州区普查队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并发现了众多极具价值的文物,如整套干隆版和雍正班的《大藏经》、宋代石刻、明代和清代的佛像等等。市普查办文物鉴定小组组织专家对两家寺院的文物进行了认...
近日,宁波市考古所完成了对全市范围内《浙江通志·文物卷》收录的水陆遗址的资料卡的编写和长编编写,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顺利推进《浙江通志·文物卷》编纂工作,宁波市考古所成立了专门编纂小组,安排编纂小组成员参加业务培训,对在线编纂信息系统操作指南、文物考古部分资料收集编写要求、馆藏文物条目编纂要求以及志稿编写流程进行了详细地了解。 编写过程中,编纂小组以发表材料为基础,结合所内业务档案,广泛地搜集...
12月18日,2015年度镇海区文物工作会议在宁波帮博物馆召开。会议总结了本年度全区文物工作情况,对明年全区文物工作任务作了部署,全区50余名业余文保员参加。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该区在广大文物工作者、业余文保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在配合市文物考古部门完成对镇海九龙湖镇河头村的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过程中,为揭开宁绍地区考古学...
12月17日,由宁波市考古研究所举办的东岳宫遗址考古试掘专家论证会在北仑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召开。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证会。 会前,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东岳宫遗址现场,并观摩出土文物标本。论证会上,领队雷少首先对东岳宫遗址开展的考古试掘情况进行了的汇报,在此基础上,与会专家会议围绕对该遗址的认识、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关系以及下一步考古工...
自2005年12月第五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期间网站开通以来,通过十年的运行,目前网站点击率已突破240万人次,连续三年被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市文化系统优秀网站。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各局属文博单位和各县(市)区文博单位协助筹建的网站,主要设置政务信息、名城保护、文物保护、考古、博物馆、申报世遗、文物旅游、鉴定收藏、政策法规...
12月16上午,在第十四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期间,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的最美文保员颁奖暨《宁波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录》首发仪式等活动在庆安会馆举行。市文保所全体职工、各县市区文保所(文管办)、各文博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或代表、志愿者代表、媒体代表、社会群体(幼儿园及老年大学)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是第十四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的落...
近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为期近一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与审查工作,普查数据已全面上报市普查办。市考古所申报藏品总数为6025件/套,登录信息平台6212件/套,藏品报送进度为103.10%,超额完成普查登录任务。6212件/套全部自审完毕,市普查办审核小组与省普查办审核小组也已完成二、三级审核工作,审核完成率100%. 市考古所于2015年3月起对库房内的6000余件可移动文物...
上周,宁波刚刚公布了首批421处宁波市历史建筑。昨天,市规划局公布了宁波市历史建筑Logo及标志牌,并将于近期在首批历史建筑上挂出。 据介绍,每块标志牌都会有专门的二维码,待完成数据录入,扫码即可获得历史建筑的建筑年代、建筑风格及历史故事等信息。可以帮助市民、游客更方便地了解这座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积淀。 带有“甬”字窗格、粉墙黛瓦等元素的宁波市历史建筑Logo及标志牌设计者名叫徐敏,今年...
近日,宁海县一市镇箬岙村、桑洲镇麻岙村、深甽镇马岙村被评为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包括之前公布的深甽镇清潭村、深甽镇龙宫村、一市镇东岙村、力洋镇力洋村,目前,宁海县共有市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 此外,宁海县还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即前童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分别是茶院乡许家山村、深甽镇龙宫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即宁海县前童镇;中国传统村落7个,分别是茶院乡许民村、长街镇西岙村、力洋镇力洋...
12月5日,北仑区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小组开展了2015年度管辖海域文化遗产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区文保所、区文物监察大队、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乘坐中国渔政搜救艇,环绕穿山半岛,检查了扑蛇山航标塔的保护情况,并重点对穿山半岛海域水下文物保护区进行了巡视。检查中,未发现有打捞、偷盗水下文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自2012年以来,北仑区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图为袁恒通的女婿在抄纸。 (记者 周建平 摄) 在浆水中一撩、一提、一掀,一张纸就神奇地显现在众人面前。昨日,来甬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与纸张制造传统”项目成果发布会的专家学者来到奉化棠云村,参观棠岙古法造纸技艺中心,为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手工造纸作坊和手工技艺啧啧称赞。棠岙纸制作技艺已列入奉化市非遗名录,古法造出来的竹纸被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国内众多图书馆和博物馆用来修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