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汶川地震博物馆旨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震过程中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张柏今日下午在作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指出。 作为国家第一个自然灾害博物馆,汶川地震博物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类型上都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博物馆,其规格已达到了世界水准。 “世界其他国家有这类博物馆,但这类博物馆现在看还不如我们的汶川地震博物馆,...
5月12日下午3:20,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张柏将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就“汶川地震博物馆”及“世界博物馆日与旅游”等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人民网文化频道“金台会馆”,今天我们邀请到我们老朋友,国家文物局文物副局长,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
以“让我们铭记,让我们感恩,让我们奋起”为主题的《——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邮资明信片大型画册》,于12日正式出版。该邮资画册由四川省邮政公司与新华社四川分社联合推出,采用的是明信片与画册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大量首次公开的图片,并汇集18个重灾县县委书记感言签名,加盖邮戳。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5月12日正式发布《为汶川地震提供援助周年报告》,同时举办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摄影展览,这些体现灾区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的纪实照片,反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合作为地震灾区提供援助、为改善灾区儿童生活所做出的努力。所有展出的照片全部由爱普生提供影像输出支持。 本次摄影展览的主题是“泪水化为欢笑:为地震灾区孩子们重建美好家园R...
“生生不息”紫砂壶拍出20万元高价 平伟/图 昨天,2009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上,一把名为“生生不息”的紫砂壶拍出20万元高价,拍卖所得将通过郑州慈善总会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 昨天上午,在郑州市国香茶城内,河南拍卖界第一件紫砂拍品静静等待藏家品鉴。这把名为“生生不息”的紫砂壶,是应2009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之约而进行的...
三个学生在《抗震壮歌》画作前留影 值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全国各界都开始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和缅怀活动。今年5月7-20日,由中央美院资深教授、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侯一民主持创作的巨幅壁画《抗震壮歌》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 侯一民曾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绘制,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设计人民币的先河。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侯一民表示要用艺术来反映他的心声,支援灾区人民。他带...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场大地震,令羌族及羌文化成为举世关注的话题。 作为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特别是羌族博物馆等场馆的倒塌、数十位羌文化研究者、诗人及羌族民间艺术传人的遇难,令人叹息。 然而,就如同星火可以燎原,在北川,一批立志于文化保护的人在这块破碎的土地上苦苦坚守。 舞者王官全:羌文化的土壤在北川 在北川擂鼓镇板房区的文化中心...
昨日,记者为期一周的地震文物主题探访告一段落,最新数据显示,承担地震文物征集任务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地震极重灾区文管单位以及民间博物馆,收集到的地震文物总数已超过10万件。 彭州市博物馆文物展示厅,一块普通黑板静静躺在一角。黑板有些破旧,上面只有2个白色粉笔写就的汉字。去年5月23日下午,温家宝总理走进彭州市通济镇花溪村村小帐篷教室看望娃娃们,看到老师写在黑板正中的“家”...
2008年,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陕西省汉中市的略阳县、宁强县、勉县和宝鸡市的陈仓区被国家确定为重灾区,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受地震影响严重,涉及全省8市、50县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陕西文物系统积极主动采取得力措施,沉着应对,快速高效地组织开展应急抢险、灾情评估和恢复生产、规划重建等各项灾后工作,使受灾文化遗产得到及时妥善保护。 陕西灾后文物保护和重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得...
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将于2009年5月11日下午14:28分面向公众开放。该馆的陈列设计由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亲自完成。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 2008年6月12日,“5.12”汶川大地震一个月后,“震撼5.12-6.12日记”即在该馆开展。今年,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之际,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每日的参观人数则限定在2000人。 ...
黎明作品 选自礼赞生命·中国5·12大地震抗灾主题纪念雕塑展 感恩·重建——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主办的感恩·重建——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日前准备就绪,5月9日至24日在成都四川美术馆展出。值得一提的是, 174件最终入选作品中,四川入选多达68件。...
温家宝总理在灾区使用过的话筒、可乐男孩薛枭喝过的可乐瓶,“范跑跑”当时戴的眼镜,“情义男”吴加芳背着亡妻所骑的摩托车,银厂沟拍婚纱照遇难新人的婚纱……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一座由民间出资打造的地震博物馆征集了五万件地震实物,将以自己的方式讲述汶川大地震的记忆。5月11日,“5·12”...
在“艺术北京2009”亮相的“1+1慈善展——汶川地震一周年艺术慈善特别行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力。来自中央美院的19位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艺术家的38件作品集体展出,共同为一周年后的汶川灾区募款。图为毕建勋参展作品《不能离开你》。 关爱(雕塑)韩 帅 宋晓燕 李 鹏 目击(雕塑)冯健锋 用艺术重现灾难中的生命精神,...
有着“中国羌族第一寨”、“云朵上的街市”美誉的萝卜寨是古羌王的遗都,也是四川规模最大的黄土夯筑的羌寨,但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夷为平地。 一年之后,在离原址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一排排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新的羌寨依山而建,依台地而起伏,与山地自然景观而融合;依然是黄泥墙面,屋角配有羌寨特有的石碉楼装饰,窗户和门框上镶着图腾图案...
2008年5月下旬,金沙遗址博物馆震后重新开馆。张 伟摄 汶川大地震夺走了成千上万同胞的生命,也给文化遗产集中的四川省带来极大损失。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人们在深切缅怀遇难同胞的同时,也关切那里受损的文化遗产是否得到抢救保护。请看——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近一年。一年间,失去的家园在重建,损毁的文化遗产在抢救保护。作为重灾区,四川省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