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14日向记者透露,该院今年对西汉宣帝时重臣、被封富平侯的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其夫人墓中出土了珍贵的一组两件的早期瓷罐,令人惊奇的是罐体上均绘有抽象的九头鸟图案,十分罕见。 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 记者在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的张安世家族墓地看到,新出土的西汉早期...
日前,成都博物馆新馆施工中挖出了两通汉代石碑,其中一通碑文记载了一位“裴君”治蜀的丰功伟绩,而这位极有可能是治蜀太守的“裴君”,被成都当地专家认为是山西人。缺少史料使得这位“裴君”成为谜一样的人物,因此本报联手《华西都市报》,采访两地历史学家,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寻找被人遗忘的伟人事迹。 广场挖出东汉石碑 2012年,成都...
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的河间府衙,自9月9日在原遗址进行复建以来,已出土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珍贵文物700多件,包括建筑构件、铁炮、石狮、碑刻、瓷器、铜器、铜钱和牙雕饰品等。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文物对研究河间及府衙历史具有很高价值。 河间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曾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重地。河间府昔日与保定府、济南府和开封府一起被称为“京南四大名府”。因年久...
三号棺所出的六弧葵花形花鸟镜 二号棺所出的六弧葵花形四花镜 在六安城东宋墓二号棺和三号棺出土的铜镜,分别是六弧葵花形四花镜和六弧葵花形花鸟镜。这两枚直径约有16厘米左右的精美铜镜,既有唐镜遗韵,又有宋镜特点。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宋墓出土的铜镜之美。 ●唐末宋初铜镜的艺术背景 欣赏宋墓铜镜之前,先粗线条交待一下唐末宋初铜镜的艺术背景。唐代铜镜是中国青铜镜登峰造极时期,花鸟图案则是唐镜纹样的...
12日凌晨,备受关注的湖北沙洋县后港镇黄歇村东周墓群一号墓发掘进入最后阶段。考古人员打开了主棺,出土了玉壁、玉佩饰、玉带钩等一批具有较高观赏和研究价值的精美文物,墓主骨架保存完好。通过对此墓的发掘,对古代丧葬习俗的学术探讨补充了详实的实物资料,它将对研究楚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2日凌晨1时,随着最后一块棺盖板的揭开,整个主棺露出了真容。此墓虽然早期被盗,但仍出土一批具有较高观赏和研究价值的精美...
《殷墟新出土青铜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市考古所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殷墟考古以来,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青铜器达2000余件,而很大一部分仅公布了组合和数量,不见线图或照片,由于发掘完毕之后,整理速度慢,还有相当数量铜器未能公之于世。因此,殷墟青铜器数量远多于2000件。而以往出土的铜器发表在简报或报告中的图片,由于受经费和篇幅的限制,往往缺少彩色图版,使青铜器研究者及爱...
这是12月8日拍摄的湖北襄樊一座南宋墓出土的耀州窑刻花青瓷等文物。 近日,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该市襄城区一建筑工地发现的南宋砖室墓中发掘出完整的瓷碗、瓷盘等文物。这些出土的瓷器经初步鉴定为耀州窑刻花青瓷。耀州窑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宋代达到鼎盛,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装饰,工艺水平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新华网图片 王虎 摄 新华网图片 王虎...
12月8日,考古人员整理从湖北襄樊一座南宋墓中出土的耀州窑刻花青瓷等文物。 近日,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该市襄城区一建筑工地发现的南宋砖室墓中发掘出完整的瓷碗、瓷盘等文物。这些出土的瓷器经初步鉴定为耀州窑刻花青瓷。耀州窑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宋代达到鼎盛,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装饰,工艺水平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责任编辑:孙丹) ...
在保存比较完好的陶壶表面,还能看见两道红色的彩绘出土的陶壶和陶鼎。郭学军 摄日前,本报曾报道了济南市区经一纬八路附近中恒建设工地发现西汉石椁墓的消息。当时,只发现一些零碎的骨骸和棺材红漆。今天,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天的考古发掘,他们从一座古墓里出土了 7件精美的西汉时期的陶器。今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经一纬八路附近的中恒建设工地时,考古人员正在挖掘东侧的一座石椁墓,西侧的石椁墓...
这是12月8日拍摄的湖北襄樊一座南宋墓出土的耀州窑刻花青瓷等文物。近日,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该市襄城区一建筑工地发现的南宋砖室墓中发掘出完整的瓷碗、瓷盘等文物。这些出土的瓷器经初步鉴定为耀州窑刻花青瓷。耀州窑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宋代达到鼎盛,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装饰,工艺水平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新华社发(王虎 摄)12月8日,考古人员整理从湖北...
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已经挖掘完毕的西侧的石椁墓收获颇丰,在石椁周围共出土7件西汉时期的精美陶器。”一位考古人员说,西汉石椁墓在济南地区比较少见,但根据出土的文物看,这两座墓葬的规格并不太高。 在保存比较完好的陶壶表面,还能看见两道红色的彩绘 日前,本报曾报道了济南市区经一纬八路附近中恒建设工地发现西汉石椁墓的消息。当时,只发现一些零碎的骨骸和棺材红漆。今天,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
12月8日,考古人员整理从湖北襄樊一座南宋墓中出土的耀州窑刻花青瓷等文物。近日,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该市襄城区一建筑工地发现的南宋砖室墓中发掘出完整的瓷碗、瓷盘等文物。这些出土的瓷器经初步鉴定为耀州窑刻花青瓷。耀州窑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宋代达到鼎盛,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装饰,工艺水平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摘要:对王城岗67份木炭样本进行鉴定,这些木炭分别属于21种木本植物,有麻栎、麻栎属的3个种、红锥、青冈、朴树、苦楝、青檀、枣树、柳树、红叶、桦木、柿树、枫香、5种未鉴定的阔叶树和刚竹属,还发现了1种块根类植物。根据分散于地层中木炭树种和灰坑木炭树种以及分散于地层中的木炭和灰坑的木炭树种组合的分析,在龙山文化时期王城岗遗址的植被具有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同时存在的特点,表明该遗址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
2日上午,宜宾临港经济区沙坪镇构庄村6组一个叫天宝山的工地上发现两座古墓,并出土了10余件完好的陶器和青铜饰品。昨(3)日下午,墓室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出土的文物已全部送至宜宾市博物馆收藏。 据宜宾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蔡永旭介绍,通过进一步发掘,从墓室中发掘出20多件文物。昨日下午,施工人员又在墓穴中掘出一些陶罐、器皿碎片,初步判定为东汉末年墓藏。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座已掘开的墓穴周围有大量...
一级文物蛇身人面俑为了纪念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0周年。3日,南京博物馆首次将深藏于馆中的43套件南唐帝陵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运往帝陵的发掘地南京江宁区对公众展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的“南唐二陵”是“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爷爷与父亲的陵寝。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寝,也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墓主身份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