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 返回
河北省文物工作者近期在位于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窑遗址内,发掘出1件残损的元代青花瓷盖碗和4片青花瓷残片。专家称,这是河北省境内首次发掘出土青花瓷器物,而且其烧制窑口保存相对较好,为研究元代青花瓷器提供重要线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济桥23日对记者说,为配合工程建设,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隆化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考古队,于2010年4月份至10月份分三期对隆化窑遗址相关区域进行考...
江苏镇江 张剑 镇江市博物馆藏有两组当地出土的宋代红陶胎人物陶塑,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宋代的世俗审美情趣,因属成组出土,欣赏价值与文史价值较高。现介绍如下: 宋红陶泥塑童戏像一组 宋红陶泥塑童戏像一组 高13.8~19.9厘米。1976年江苏镇江市五条街骆驼岭宋代遗址出土。一级文物。 这是一组反映宋代孩童摔跤场面的捏塑作品,由5个泥孩儿组成。泥孩儿充满稚气,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或抄手旁观,或抵...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侵略者曾这样描述圆明园中的寺庙和佛教艺术品: 在宝塔里,我们发现有各式各样的佛教祭品:巨大的佛雕,有金的、银的、铜的,其中有一个是铜的,足有70法尺高。 周围密密层层的灌木丛林,名花佳卉,且有很多琳宫梵宇,供奉着奇奇怪怪的神(后来才知道,有几个菩萨是金制的)。 佛像极其巨大,系用木料制成,外面镀金很厚。殿的四周,有许多蜂窝似的小神龛,中间供奉着小一些的菩萨。…...
——读《河南佛教石刻造像》收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此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南北朝隋唐宋佛教美术的图像与思想”(06JA730003)的部分内容。 摘要:王景荃主编《河南佛教石刻造像》,网罗式地收录诸多河南佛教单体造像,为学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其中刊布的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二十余件唐代石刻菩萨像,属于武周...
2007年4月在南郊雨花台区刘家村,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曾发掘了一座明初墓葬,其中出土石墓志一个,证明了墓主的显赫地位———明代航海侯、恩国公张赫。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在距离张赫墓葬仅8米左右的位置,还有一座明代大墓隐藏在地下。经过1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昨天,这座明代大墓的墓室成功开启,虽然没有墓志等文字性的文物出现,但是这个明代大墓依然相当给力。 距张赫墓仅8米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雨花台区西...
2007年4月在南郊雨花台区刘家村,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曾发掘了一座明初墓葬,其中出土石墓志一个,证明了墓主的显赫地位———明代航海侯、恩国公张赫。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在距离张赫墓葬仅8米左右的位置,还有一座明代大墓隐藏在地下。经过1个多月的考古发掘,昨天,这座明代大墓的墓室成功开启,虽然没有墓志等文字性的文物出现,但是这个明代大墓依然相当给力。距张赫墓仅8米...
12月20日,由国家大剧院、河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特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此次参展的展品云集了从新石器时代以来196件音乐文物,其中一级文物有13件套。此次展览集中了中原一带出土的音乐文物精华。以时代为序,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两汉魏晋、隋唐和宋元明清五个历史时期。当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威...
连日来,山东菏泽古沉船考古发掘现场目前又有新的进展。记者15日从山东省文物考古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现场意外发掘出一条在河底沉睡了600余年的缆绳。 据考古人员介绍,此缆绳是在古船船头位置左侧地下1.5米处“意外”发现的,相对完整,直径约有3厘米粗,还打着绳结。这一发现,让现场的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他们将缆绳和周边的土用发泡剂固定,然后和古船一起整体出土。“从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14日透露,随着对西汉宣帝时重臣、被封富平侯的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的进一步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绘有抽象九头鸟图案的早期瓷罐,由此说明这种图形在当时是吉祥的,并已融入上流社会的生活。张安世家族墓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新出土的西汉早期瓷罐保存完整。在上腹部,以抽象的技法绘有一圈鸟头,共有九个,造型优美简洁、线条流畅生动。九头鸟的形象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战国至汉初时的《...
12月14日讯 今天,经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局与泸溪县文物管理局专业人员一个月的挖掘,该县楠木洲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的史前遗址。 楠木洲史前遗址位于泸溪县武溪镇武水边,遗址已出土了1000多件商周文化时期的大口缸、盘、钵、罐等器物的残片文物及史前打制石器。 这次挖掘,是沅水流域考古的重要发现,原来只把楠木洲遗址定位在商朝时期,而这次发现,把整个泸溪历史推至史前文化,填补了沅水流域史前文化...
日前,成都博物馆新馆施工中挖出了两通汉代石碑,其中一通碑文记载了一位“裴君”治蜀的丰功伟绩,而这位极有可能是治蜀太守的“裴君”,被成都当地专家认为是山西人。缺少史料使得这位“裴君”成为谜一样的人物,因此本报联手《华西都市报》,采访两地历史学家,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寻找被人遗忘的伟人事迹。 广场挖出东汉石碑 2012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将在天府广场西侧拔地而起,然而就在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时,却...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2010年度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出土陶器、骨器等随葬器物1700多件。 记者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对280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田野考古已经结束,正在室内对出土的随葬器物进行清理和做进一步研究。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瑞林介绍,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今年出土的随葬器物中,陶器最多,有1270多件,...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2010年度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出土陶器、骨器等随葬器物1700多件。 记者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对280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田野考古已经结束,正在室内对出土的随葬器物进行清理和做进一步研究。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瑞林介绍,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今年出土的随葬器物中,陶器最多,有1270多件,主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