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1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河济地区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日本金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文物报社、西北大学、河南省博物院、河北师范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从环境变迁、历史地理、聚落考古、文献考证、中外比较和科技考古等视角对古...
近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文化遗产智能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敦煌研究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举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带领数十位专家学者,为敦煌研究院带来了最前沿文物数字化保存、弘扬的研究成果。 在此次研讨会中,敦煌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专家们就数字化相关科研内容展开了积极交流与探讨,微软愿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的技术不断地与敦煌研究院分享,力求在科技和文化艺术之间找到最佳...
为深入探讨新时期山西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升全省博物馆发展水平,山西省文物局于9月19日在太原组织召开了山西博物馆发展研讨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郭立、山西省文物局局长王建武等出席研讨会,来自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华世纪坛、建川博物馆等单位负责人和晋中、忻州、朔州三市分管副市长、各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省民营博物馆协会代...
9月16日,“博物馆高层管理人员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国际知名设计师菲尔·奥尔德里奇以及来自全国50多家博物馆高层管理人员就博物馆与观众、如何做吸引公众的展览等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此次研讨会是2014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加拿大洛德文化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后实施的第一个合作项目。 研讨会上有三位嘉宾作了...
9月19日,省文物局在太原组织召开了山西博物馆发展研讨会,省内外60余位文博领域的专家学者莅并建言献策。 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各级各类博物馆达126座,博物馆品类也从单一的历史类、纪念类扩展到了名人类、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产业类及生态博物馆等多种类型。以山西博物馆院为龙头、市级博物馆为主干、县级特色博物馆为支点、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与会专家的充分准备,让整场...
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谭国斌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14家机构联合主办的“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于2015年8月28日——10月8日在长沙市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湖南是中国南方发现商周青铜器最多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出土地点遍及三湘四水。作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有其独具地域特色的器物特征和历史内涵,件件堪称古代青铜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为...
专家对大兴安岭北山洞遗址进行实地考察。 近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大兴安岭呼中区承办的《呼中区北山洞遗址考古与大兴安岭岩画学术研讨会》召开。 北山洞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北山,在2013年开始陆续发现了举世罕见的石器时期文化层下的岩画、玉器、玛瑙、石器等诸多文物。 北山洞内岩峰高耸凸立,洞口南向靠近峰顶,山崖十分陡峭,呼玛河五条支流在此汇聚,东南隔河与碧水镇遥遥相望。洞口晚期文化...
一排左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学者)陈瑞林、苏州吴门画派研究院院长林家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薄松年、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二排左起:清华大学教授(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唐伟明、苏州古吴轩出版社社长钱经纬、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俊、北京雅昌艺术图书有限公司总编张鹏、意汇传媒董事长吴志国。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
2015年8月底,《大观 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展览组委会成员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专家进行会晤,就《大观 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的重要学术议题交换意见。据悉,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将指派6位专家参与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马六甲王朝文献”、“从下嫁马六甲王朝的汉丽宝公主看中国文化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等学术议题将成为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天的主要议题。 组...
8月27日至29日,2015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古都奈良召开。这是东亚文化遗产学会举办的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日、韩2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文物保护专家黄克忠第一个作主旨发言。他以河南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甘肃麦积山石窟、陕西乾陵石刻等保护修复工程为例,探讨了石质文物保护治水工程的动态保护理念,修复理念与价值取向,锚固、灌浆技术与可逆性、少干预原则的理解,预防性保护在室外...
8月28日,来自川、渝、滇等地的抗战文化研究学者与广西抗战文史专家会聚南宁,召开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考察学术研讨会。据“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课题前期成果显示:西部地区现存抗战遗址共计794处。 据介绍,2014年7月课题组成员分赴内蒙、渝、陕、川、滇、黔、陇、新、青、桂等10个省(区、市)的抗战遗址调查。截至2015年5月,田野调查工作完成。与会专家在研讨中指出,中国西部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14年抗战历史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讲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传承全民族的抗战精神,8月26日,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主办的“九一八事变与东北十四年抗战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
8月22日至23日,“民族融合与发展”——纪念八旗制度创建4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彦,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宋振虹等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46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015年是努尔哈赤创建...
8月24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曾侯乙编钟》新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8开4大卷本的皇皇巨册《曾侯乙编钟》是目前曾侯乙编钟研究领域最为全面、翔实的研究专著。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由65件青铜乐钟组成,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
8月16日,记者在“2015康平·首届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作为辽金的重要发源地,康平县已相继出土辽金时期珍贵文物上千件,在研讨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作为全国性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百余中外史学界专家学者将通过观看专题宣传片,实地考察祺州城址、宝塔寺塔、辽河古道生态走廊、康平县博物馆、那尔苏清王陵等,深入研讨辽金契丹女真历史,交流古文字研究成果。 据了解,康平地域古为东夷之属、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