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南宁4月10日专电(记者 闫祥岭)广西北海近日出土一面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时期的青铜鼓。 这件文物在北海市福成镇竹林村出土,出土地点距海边2公里左右,由村民何安华在位于自家祖屋的施工现场发现。 记者在北海市文物管理所看到,铜鼓鼓面直径约80厘米、高约45厘米;鼓面大于腹径,鼓腹均匀凹陷流畅。由于被挖掘机碰触,鼓面、鼓身一侧有明显破损;6对垒蛙顺时针排列蹲守鼓面,其中4对破损丢失,2对保...
昨天上午,在青岛即墨金口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现场,考古人员从1米深的探方中发现了一块精美的玉器。据现场的专家介绍,这种玉器是6000多年前原始人类首领佩带的饰物,是当时部落中地位和权力的象征。首领死后做为“葬玉”和墓主人埋在一起。据了解,在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古代女性用的象牙簪等。 1米探方惊现精美玉器 “这块玉器是刚刚发现的,上面的泥土还没掉。”昨天上午,在即墨金口镇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
[提要] 济南县西巷武岳庙地下考古又有新发现。”现场的考古人员说,根据现场出土房基的叠加情况看,整个武岳庙院落内的建筑是逐步建设扩大的,有的是明代,有的是清代,有的是民国时期。两条明代早期甬道的出土,对于研究武岳庙整个建筑群的历史演变具有很大意义。 济南县西巷武岳庙地下考古又有新发现。7日,考古人员在原关帝庙大殿遗址之下,出土两条石子铺成的甬道。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两条甬道应为明代...
(记者明星、苏晓洲、陈文广)曾经因为发现大量古井并出土数以万计西汉、三国简牍而闻名于世的长沙五一广场地段,近日又发现大量古井。目前,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联手警方,对初见端倪的古井实行严密封锁。 连日来,长沙市五一广场中央商务区东牌楼地块一个基建项目工地不断发现古井。1996年五一广场附近的走马楼工地出土十多万枚三国吴简,2003年这个地段又出土一批西汉简牍,2004年出土多枚东汉简牍,2010年6...
2008~2009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金莲山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石寨山文化墓葬265座。金莲山墓地的墓葬形制与石寨山文化的其他墓葬基本相同,研究人员初步推断该墓葬群的时代为战国至东汉时期。该墓葬群的发现对研究石寨山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本文通过对金莲山墓地出土人骨中C、N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探讨该墓地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以便为进一步复原滇池地区古代滇人的食谱结构积累科学的参考数据。...
考古人员去年底在一座战国秦墓的青铜鼎里发现了半鼎“骨头汤”,鼎里炖的是什么肉呢?如今经动物考古专家鉴定,认为汤里面炖的是半只年龄不足一岁的雄性幼狗。 2010年11月2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战国秦墓时,在其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锺和一件漆器残件。青铜鼎打开时发现竟然还有半鼎骨头汤,汤表漂浮着青铜挥发出来的绿斑锈物质,汤...
3月30日,记者从淅川县文物局获悉,一处涉及秦、西汉、东汉、明清时期的大型墓群——全寨子墓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淹没区淅川县盛湾镇被发现。该墓群Ⅰ、Ⅱ探区日前已发掘完毕,共清理包括4座秦墓在内的各类遗迹60多处,出土玉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 全寨子墓群位于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丹江口库区南岸的台地上,分布范围长约1500米,宽约1000米。墓葬主要分布在两个南北走向的土梁上,分布密...
3月30日,记者从淅川县文物局获悉,一处涉及秦、西汉、东汉、明清时期的大型墓群——全寨子墓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淹没区淅川县盛湾镇被发现。该墓群Ⅰ、Ⅱ探区日前已发掘完毕,共清理包括4座秦墓在内的各类遗迹60多处,出土玉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 全寨子墓群位于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丹江口库区南岸的台地上,分布范围长约1500米,宽约1000米。墓葬主要分布在两个南北走向的土梁上,分布密集...
(记者阙爱民 通讯员冷新 星高帆)3月30日,记者从淅川县文物局获悉,一处涉及秦、西汉、东汉、明清时期的大型墓群——全寨子墓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淹没区淅川县盛湾镇被发现。该墓群Ⅰ、Ⅱ探区日前已发掘完毕,共清理包括4座秦墓在内的各类遗迹60多处,出土玉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 全寨子墓群位于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丹江口库区南岸的台地上,分布范围长约1500米,宽约1000米。墓葬主要分...
近日,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出土一通“邑侯阳湖吕老父母印承基字子俞德政碑”。碑上将耕地纳粮、水利建设、祭祀神庙、市场物价、各种税收及官府派差等各项公共事务公之于众,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政务公开。据了解,这种古代“政务公开”碑在我国很少见。 昨天上午,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村委主任李建森介绍说,这块碑是村里前段时间修建文化大院的时候发现的。村里几个历史知识深厚...
南水北调淹没区发现罕见墓群 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记者阙爱民通讯员冷新星高帆)3月30日,记者从淅川县文物局获悉,一处涉及秦、西汉、东汉、明清时期的大型墓群——全寨子墓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淹没区淅川县盛湾镇被发现。该墓群Ⅰ、Ⅱ探区日前已发掘完毕,共清理包括4座秦墓在内的各类遗迹60多处,出土玉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全寨子墓群位于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丹江口库区南...
发掘现场 1个月前,商丘市睢县一小区建筑工人施工时,竟然发现了一座500年前的明代古墓,更让人震惊的是,该古墓保存极其完整,出土墓主人尸体、服饰完好,甚至连发丝都清晰可见。 3月25日上午,商丘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郑清森说,保存如此完整,全省罕见。 □记者陈海峰通讯员张高领文图 小区施工现场挖出明代古墓 2月25日,睢县县城一个小区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突然意外事件发生。 ...
近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进贤县文物部门,对进贤县的南土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3000年前人类活动遗迹数十处,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早期青瓷、陶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铜器。
考古人员近日在位于苏州木渎春秋城址以北的华山发掘整理了一个战国墓,共出土23件陶器、瓷器、铜器及玉器,其中一枚刻有印章的玉带钩最为珍贵,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贵族。 经初步判断该墓距今约2400年,是目前苏州发现的第二大战国墓。此次随墓葬共出土23件陪葬品,包括陶器、青铜器和原始青瓷等。出土的两件青瓷,一为盖罐,一为提梁盉,保存较为完整。考古专家介绍,原始青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
赵越用放大镜仔细端详玉面人 >玉面人 神奇的玉面人,神秘的头盖骨,蹊跷的复制图……她到底是谁呢? 撩开远古迷雾,解密历史疑踪。 2003年夏,一天早上,有人敲响了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馆长赵越办公室的门,进来的是一位少数民族少妇。这位女子叫吴春杰,是鄂温克族。她送来了一个玉器,说是她丈夫在鄂温克旗辉河那儿挖地窨子的时候挖出来的。 近年来,随着文物知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