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2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过对进贤县南土墩遗址进行近三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出距今有3000多年的西周早期至晚期的各类遗迹数十处,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周时期青瓷、陶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铜器。 据了解,因杭长(杭州—长沙)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江西省文物部门先期对客运沿线进行实地勘探,发现了位于进贤县下埠镇下埠街的南土墩文物遗址。经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201...
考古人员近日在位于苏州木渎春秋城址以北的华山发掘整理了一个战国墓,共出土23件陶器、瓷器、铜器及玉器,其中一枚刻有印章的玉带钩最为珍贵,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贵族。经初步判断该墓距今约2400年,是目前苏州发现的第二大战国墓。此次随墓葬共出土23件陪葬品,包括陶器、青铜器和原始青瓷等。出土的两件青瓷,一为盖罐,一为提梁盉,保存较为完整。考古专家介绍,原始青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
成都商报讯(记者 王明平 摄影报道)近日,广汉市文物部门在该市新丰镇和平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了3座汉代古墓。广汉市文管所人员对编号为1号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清理,1号墓共出土陶盖3个,陶猪6个,铜壶1个,铜镜1个,铜洗1个,蒜头壶1个,铜双耳杯1个,五铢钱20余枚,铁剑1把以及其他一些器物。这是近20年来广汉地区发现的最为完整、出土器物最多的汉代砖石墓。
昨天上午,苏钢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华山15号墩的考古全部结束,苏州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最后清理完文物之后将墓葬重新回填。这次考古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一枚白玉龙首带钩印和一件原始青瓷提梁盉,这些都是苏州地区首次考古发现。考古专家从带钩印上的“趞”字推断,这是一座战国晚期高等级贵族墓葬,“趞”是主人的名。 出土文物已有2400年历史 据苏州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丁金龙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考古工作...
本期鉴宝人: 四川古玩收藏家赵德均(业界有“赵青花”的美誉) 近年来,青白瓷的价格水涨船高。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青白瓷又叫“影青”、“隐青”、“映青”,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 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
由于不法分子盗墓猖獗,位于凉山盐源县的梅雨镇八家村古墓群遭遇严重破坏。为保护文物,文物考古部门于2月22日对该古墓群展开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出土一个较为完整的古笮人头骨,以及青铜剑、箭镞、铜钺、铁矛和大量的陶器残片等。 “盐源一带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古笮人的聚居地,此次抢救性发掘就是为了保护文物,并希望寻找到与古笮人生活相关联的文物。”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刘弘介绍,八家村古墓群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屡...
由于不法分子盗墓猖獗,位于凉山盐源县的梅雨镇八家村古墓群遭遇严重破坏。为保护文物,文物考古部门于2月22日对该古墓群展开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出土一个较为完整的古笮人头骨,以及青铜剑、箭镞、铜钺、铁矛和大量的陶器残片等。 有1座墓保存较为完好 “盐源一带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古笮人的聚居地,此次抢救性发掘就是为了保护文物,并希望寻找到与古笮人生活相关联的文物。”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刘弘介绍,八家村古墓群发...
记者10日从四川省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5天的勘探试掘,三苏祠旁的宋代遗址已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不乏邛窑省油灯等精品。 记者从勘探现场了解到,该处宋代遗址紧挨三苏祠,已被当地文物部门关注超过5年。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告诉记者,古时三苏祠历来是繁华之地,文物遗址很有“大隐隐于市”的可能。这一带准备进行城市改造后,文管所于3月5日正式启动考古勘探试掘。...
近日,从江西引进的《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120件(套)文物,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中一级文物24件(套)。如: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青铜鼎,它是商代江西本土文化最具代表的青铜器之一;兽面纹青铜豆,它在现已发现的青铜豆中时代最早,最为精美;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它是威严的仪仗兵器,是王侯权力的象征,表现出地位的高贵和权力的...
记者10日从四川省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5天的勘探试掘,三苏祠旁的宋代遗址已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不乏邛窑省油灯等精品。 记者从勘探现场了解到,该处宋代遗址紧挨三苏祠,已被当地文物部门关注超过5年。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告诉记者,古时三苏祠历来是繁华之地,文物遗址很有“大隐隐于市”的可能。这一带准备进行城市改造后,文管所于3月5日正式启动考古勘探试掘...
新华网东京3月10日专电(记者 蓝建中)日本新潟县埋藏文物调查事业团9日宣布,在该县阿贺野市的山口遗址发现了两块中国唐三彩的玩具残片,这是日本国内首次确认出土唐三彩玩具。 此前,奈良县、福冈县等71处日本国内遗址曾出土过唐三彩,但均为枕、杯等生活用品。 此次确认的唐三彩玩具残片之一长2.5厘米,宽3.5厘米,是去年10月在山口遗址9世纪前期(平安时代前期)地层出土的。残片呈茶、蓝、白色,上面有...
(法门寺博物馆,陕西扶风722200) 摘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器,是世界伊斯兰玻璃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文通过对法门寺玻璃器的研究,结合国外伊斯兰玻璃器的考古发现与器物特特征,探讨法门寺玻璃器的制造时间、生产地点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法门寺伊斯兰玻璃器研究 一、玻璃器的起源与传入 玻璃古代也称琉璃,大约出现于公元前十六或十五世纪的两河流域,其后埃及也开始生产,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玻璃业的生产...
中新社眉山3月10日电(徐杨祎 刘刚)记者10日从四川省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5天的勘探试掘,三苏祠旁的宋代遗址已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不乏邛窑省油灯等精品。 记者从勘探现场了解到,该处宋代遗址紧挨三苏祠,已被当地文物部门关注超过5年。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告诉记者,古时三苏祠历来是繁华之地,文物遗址很有“大隐隐于市”的可能。这一带准备进行城市改造后,...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新潟县埋藏文物调查事业团9日宣布,该县阿贺野市的“山口遗址”出土了2枚弦乐器及罐子的中国唐三彩玩具残片。该事业团称,此前虽在全日本71处遗址中出土了唐三彩的瓷枕及杯子等生活用品,但玩具出土尚属首例。 弦乐器玩具残片在9世纪上半期的坑中被发现。长2.5厘米、宽3.5厘米,有7处刻着琴弦花纹,据推测全长应为15厘米。还有一枚残片在遗址的另一处被发现,长0.9厘米...
宋代陶虎头的正面和侧面 3月9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眉山市三苏祠旁的苏词翰林建设工地,在一片开阔土地上,考古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用小铲等特制工具轻轻揭去表层泥土,一些灰色陶片不时从泥土里现身。“这是一个宋代遗址,从上周六到现在,一共出土了瓶、罐、盏、香炉、琉璃瓦等各类陶瓷器标本数百件。”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说。张志刚表示,出土的各类陶瓷器有很明显的宋代风格,很多器物都是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