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想起北大的“未名诗社”,来自各科各专业的文学爱好者,在学生社团里相互砥砺,终于形成为之骄傲的未名湖“北大诗人群落”;又想到北大的大学生书法社,当时来自国际政治系的白谦慎,来自汉语史方向的曹宝麟,来自图书馆系的华人德,现在也是响当当的书法家和美术史书法史学者。 现在看到一些社会问题,仔细想想都想笑,一群复杂的人,出问题都出简单的问题,偏偏又具备“简单问题复杂处理,复杂问题简单处理”的良好...
近年来,总有一些热心人士呼吁“××进课堂”。这里的××,可以是书法、国学、民俗,也可以是京剧、二胡、年画等具体艺术门类,为保证效果还提议进重要考试。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 看了一些养身节目,感觉全民都缺钙肾亏。而一些自媒体发布的来路不明的资讯,打着官方决定的幌子言之凿凿说美术哪年进入高考,把社会搞得人心惶惶,以至于官媒不得不辟谣。某些人擅长对新闻及名人讲话断章取义,有则微信的题目是《马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拼“颜值”的年代,消费者们对美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颜值经济”的全面爆发,引得众多美容品牌激烈角逐。据2018的最新行业趋势报告显示,目前美容行业产品业绩表现突出,多个美容品牌2017年度财报显示良好的业绩增长。美国知名个人护理品牌GEVILAN更是绽放异彩,快速跟上市场潮流,推出大量高科技的前沿设备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用最快的速度抢滩中国美容市...
仪征市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漆木器,记者昨获悉,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汉代漆木器的风采和魅力,仪征市博物馆最近开始对该馆的汉代文物精华厅进行升级改造,预计这个工程将于6月30日结束。届时,展厅面积将扩大,主要陈列展示仪征出土的近百件精美漆木器。 最近几年,仪征出土的一些漆木器经过“文物医生”的妙手回春之术,恢复了它们昔日的风采,同时也见证着汉代扬州的繁盛景象。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
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迎来九十华诞。作为本次校庆的重磅项目,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中国美院献给杭州和世界的一份大礼。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美院校友和来自全球60余家顶尖艺术院校的代表齐聚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见证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盛大开馆。 当天下午,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奠基。至此,中国美院校园将出现4位国际建筑大师的作品——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打造的象山校区在山林中静静栖息;著名建筑师张永和领...
为实施陕西厚德·弘德法博工程实践活动,讲好陕西故事,培育干部职工文明道德素养,彰显文明单位风采。4月9日上午,法门寺博物馆举办“中国好人”事迹报告会,活动邀请“最美中国人”,“陕西十大感动人物”,陕西省慈善协会马华基金会会长马华做报告,分享自己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故事,他通过讲述身残志坚,千里单骑公益行”的日日夜夜,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展现了平凡人的善行义举和高尚情操,...
两个月前,中国兵马俑文物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展出时,被游客破坏并盗走手指的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作案男子的行为和博物馆方面的失职,让人们感到痛心和强烈的不满。 目前,该作案男子被逮捕后保释,正在等待法庭的审判,面临最高可达有期徒刑30年的判决。而另一方面,费城市政府在日前通过了一份决议,正式向中方进行书面道歉。 费城市议员吴大卫(David Oh)表示,个案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对公共教育板块的重视,艺术作品如何被大众更好地欣赏、理解,成为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少儿美育又是公共教育的重要一环,针对孩子们的天性,让看似“高冷”的艺术作品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体验,成为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方向。本期报道将展示专注于博物馆趣味导览工作的“新氧生活”,以及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立足于馆内展览衍生出的互动性少儿美育项目“MS童乐园”,让孩子们通过交流、...
一场雨惊醒了李白,春日的长安,柳枝软无力,十二街如市,鞍马和花总是尘。 日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长安春——走进“一带一路”中的大唐盛世》大展开幕,来自深圳望野博物馆参展的128件(套)唐代精美器物均是1400年前大写的美。为了大家清明假期能更好地看展,本报邀请望野博物馆的馆长阎焰为大家深度解读这些“宝贝”。 居然有鸡蛋? “天,南宋官窑博物馆居然把鸡蛋都摆在博物馆里...
对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是新时期书法美学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80年代初的书法美学大讨论中,一些学者曾就书法艺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及书法艺术何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等问题发表过很多看法,有许多真知灼见,当然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观点。当时讨论的气氛相当热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良好的开端却没有深入下去,许多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也因多方面原因没有作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展开,有不少人只是以一般...
提到“民族性” ,往往使人联想起一连串仿佛是客观存在的对应物。比如在一本名为《中国民族性》 的书中,编者就搜集了众多近代中外人士(A.H.Smith、梁启超、鲁迅等)对于中国民族性的界说,从中读者很容易发现那些熟悉的描述:勤劳、忍耐、知足、一盘散沙、爱面子等等,所不同的只是每家各自的立场和说法,而肯定存在“民族性”这样一种东西却是无庸置疑的。但是,通过对现代化话语的反思和质疑,当代学者已经脱离开本...
近年来“全球化”问题所受关注的程度与日俱增,它在各种场合下出现,也成为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到目前仍受惠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从政府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何面对和积极参与上;但同时另一种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却引来了从主导传媒到知识分子相当多的怀疑和反对。在这点上,中国文化界的心态和世界不少国家以及非政府组织还有学术界的反全球化态度有相近之处。 ...
摘要:作为书法五大体别之一的隶书,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兴衰交迭,耐人寻味:天真烂漫的战国古隶,异彩纷呈的两汉分隶,气格卑俗的晋、唐隶书,气息靡弱的宋、元、明三代隶书,张扬个性的清代隶书等等,无不承载着各个时期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审美崇尚的各种信息。探究其发展历程,剖析其兴废成因,研讨其审美特色,对于当代多元文化架构背景下隶书向前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天真烂漫的战国古隶 ...
陈振濂先生说:“现在的书法家要谈学问,要和一流的学者去讨论,根本张不开嘴。”(王岳川、陈振濂《学院派书法与文化书法的前景》,《中国书画报》2008年7月14日第56期)传统文化的荒漠化是书法界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连自己的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就要轻举妄动,只能是自己毁了自己。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文化积累是极其丰厚的。我们还是静下心来,把自己这本经念熟了、用好了,才是根本。中国很大一批书法...
尽管人们公认书法属于造型、空间艺术范畴,但由于它受制于特定的工具材料和载体,因而塑造出来的形象不像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门类那样既具体可感又富于色彩的斑斓。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表现载体,制约了书法家,使其不能像画家那样把存贮于头脑里的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自然物象的各种“意象”直接跃然纸上。书法艺术作品所映现于审美主体的是一个个、一件件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生命体。审美主体在自己的审美活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