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8日夜,流失海外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léi]器身,与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皿方罍器盖,在长沙举行了隆重的器身、器盖合体仪式。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说,曾经天各一方的国宝成功“合体”,不仅文物价值大大提升,而且从海外私人收藏转为中国公立博物馆馆藏,公众可以近距离目睹国宝的风采,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 史料记载,1919年,湖南省桃源县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见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因其铭文而被...
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请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7处。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古代亚欧大陆间以丝绸为大宗贸易而开展的长距离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是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对中国过去60年以来对大运河的水利复原以及大规模的水道利用,应从将遗产作为整体这一视角来分析。这样可以明确每一遗产现在真正是什么样的。识别出那些改变遗产原有状态的复原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应将更多精力放在环境问题和大运河景观问题上。 关于20世纪在大运河遗产遗迹应占有什么样的位置这一问题,必须从其自身来研究,且应超越其所见证的历史这个角度。 ◎建议 大运河应把保护放首位 人们最关心运河...
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6月22日央视) 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又给了国人一个更加自豪的理由,是对大运河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认同,也能够更好地保护两处历史文化及相关遗址。 但是,一个担忧也隐隐而来:在...
咸阳市彬县大佛寺石窟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召开的第38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传来喜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彬县大佛寺作为丝绸之路我省7个遗产点之一,成功入选。 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我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石窟依山...
《缅甸新光报》6月23日刊,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21个轮值成员国以18票赞成3票中立票决通过了将缅甸骠国3个古遗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分别是:罕林(位于实阶省)、毗湿奴(位于马圭省)、室利差旦罗(位于勃固省)。据悉,缅甸于1994年将上述3处遗址及茵莱湖、曼德勒、阿瓦、妙乌等8个古遗址及自然景观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2008年启动将罕林、毗湿...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6月22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这条文化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申报遗产区总面积达42680公顷,代表性遗迹共33处,其中我国就占一大半,有22处遗迹。 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之路。那么这条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到底...
6月22日,在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申遗”。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对记者表示,申遗成功,是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新起点。江苏将继续做好大运河保护与利用工作。一是确保运河遗产保护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规划》对大运河保护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保护抢救、整理和展示工作。三是加强运河沿线非物质遗产及传承人的保护,有力的传承弘扬江苏优秀...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丝绸之路项目的申遗成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彰显世界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永恒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丝绸之路申遗,极大地改善了文物周边的环境,为地方民众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文化生活空间,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李忠摄(人民视觉) 6月23日,为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运河十景名家书画》个性化邮票及杭州市邮票公司发行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纪念封在杭州首发。其中《运河十景名家书画》个性化邮票1组两版,共20枚,主图为“马踏飞燕”,附图图案选自当代书画名家曾宓、王冬龄、孔仲起、吴山明等有关杭州“运河十景”的书画作品。《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纪念封一套3枚,纪念封邮票选用2009年发行的...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周魁英介绍了我省正式进入丝绸之路的七处遗产点,并表示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景区门票价格不会因申遗成功而上涨。 陕西7个遗产点在丝绸之路中具有突出意义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包括33处遗迹。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 丝绸之路申遗陕西入选了7个遗产...
中国在今年世界遗产申报中点燃“双响炮”: 大运河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丝绸之路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对于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来说,“一河一路”申遗的成功既是传承历史、保护文化的新起点,跨国申遗更是现代国家间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典范。 6月22日,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
卡塔尔多哈今天传来喜讯,中国“大运河”和中国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 北京时间今天15时19分,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会主席敲下木槌,宣布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由此,中国大运河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达到46项,居世界第二。杭州也成为拥有西湖、大运河的“双遗产”城市。 中国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是...
卡塔尔多哈当地时间6月22日10:19(北京时间6月22日15:19),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昨晚,拱墅人欢聚在运河南端拱宸桥畔,用大运河文化节的形式,庆祝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翁卫军宣布2014大运河文化节开幕,张建庭出席。 大运河有着2500年的历史,在农耕文明时代,造就了运河南端的繁华市井,沿河的米市巷、卖鱼桥、富义仓,向世人展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