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何建萍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多喜爱龙,以至出现叶公的典故。虽然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但中国先民往往将一些解释不了的事情归功于龙的神威。屈原在《天问》中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龙用尾巴在前面扫出一条通道,给大禹指引疏导水患的...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蔡艳荣 通讯员郄世民)11月28日,鹿泉市公安局铜冶派出所闻警出动,将一名在逃跑途中的盗窃村民家铜佛的嫌疑人抓获,12月1日,民警经过两天的认真搜索,终于在路边的麦田中找到被盗窃的青铜佛像。 11月28日中午1时许,正在值班的鹿泉市公安局铜冶派出所副所长刘延东接到辖区羊角庄村一名村民的报警称:俺村张某家的一尊青铜佛像被三名青年男子偷走,我们追赶到南甘子村南时不知这三人的去向。...
铜镜光可鉴人,造型精美,纹饰千变万化,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确是令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宝。但是大批初涉收藏的人们,往往感到铜镜虽好,但"学问"太深,一时难以掌握。更有不少已收藏了数十面铜镜的老"古镜迷"们,面对着繁缛的纹饰、古奥的铭文,感到难以识别,甚至连最起码的辨伪也觉困难。 其实,中国古铜镜尽管品种繁多,纹饰复杂,但仔细分析归纳起来,不过是几个大类别而已。只要认真观察,反复对照,仔细比...
【藏品描述】 铜香薰一只,泛黄色光,喇叭口底座,上有若干花叶纹、乳钉纹和一道弦纹,下半部分为一只凤鸟造型,短嘴,有双翼且做向上状,尾部造型复杂且下卷;凤鸟背上驮着一只圆形香薰,左右各有一只兽面衔环耳,香薰中间为一圈竖道纹。整个香薰装饰豪华,全身布满纹饰,几乎无一处留白。 【藏品来源】 藏家庄先生。去年在外地一个古玩展销会上,庄先生看到这个铜器,觉得十分喜欢,而且似乎在电视上看到过类似的...
记者 孙钦良 民国初期,洛阳东周王陵之一的金村陵区,遭受了严重的盗掘,包括外国传教士在内的大批盗墓者,从这里盗走了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带着邙山的体温和余痛,多被掠出国境,如今还躺在美国、英国的博物馆里。 有句话说“带走了天上的云,带不走心中的魂”,洛阳作为青铜器的故乡,它的根永远在这里。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这就是著名的“乳钉纹爵”:高22厘米、长28厘米,...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获悉,上海考古工作者于2011年11月,在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广福林遗址,发掘出一件春秋时期青铜尊。“这件首次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礼器,地层关系明确,标志着上海先民接步中原,在近3000年前已融入青铜时代。”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部主任、研究员周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参与广福林遗址发掘的考古部专家黄翔向本报记者介绍:“青铜尊口径16厘米...
由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坚老师设计、雕刻,上海百拓纪念章有限公司铸造的“老子纪念大铜章”日前面市。 该套“老子纪念大铜章”共发行黄铜、紫铜、纯银三种材质,直径为80X80毫米,方形,黄铜、紫铜各限量铸造250枚,银章限量铸造50枚。该章正面图案为仰首遥望的老子像,上沿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辅以祥云与太极图。背面图案正中书“道德经”三大字,周围有隶书经文及篆体印章图纹,左为“老子...
古玩辨伪之青铜器 2 丁 孟 现为故宫(微博)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微博)文物鉴定委员。 “政和鼎”的铭文的内容及书风在仿古之余,展现宋代新意,也表明了它是宋代的复古铸品。商周时期鼎的铭文部位在内腹壁,而“政和鼎”铭文的部位则在内底上。“政和鼎”铭文:“唯政龢六年十又一...
4号古墓上世纪70年代被盗 昨日上午8时,湾里红湾公路旁古墓群正在逐步发掘。为了便于古墓的发掘和信息记录,考古专家已经给4座古墓编号。 由于1号和2号古墓相对较大,考古专家先行对4号古墓进行发掘。4号古墓距离1号和2号古墓数百米远,古墓由前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古墓在近代被盗过,所以出土文物不多。”南昌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德林说,上世纪70年代,此处曾建糖果厂,建厂过程中就...
湾里区招贤镇竹林村附近惊现古墓群,跨度从六朝到明清。经过考古工作者连续5天的抢救性发掘,1月11日,4号墓发掘出陶片和青铜器等陪葬品外,一块沉睡了千年的精美铜镜也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考古专家称,4号墓为西晋惠帝元康五年的墓,距今约有1700年的历史。当天14时许,清理出一块完好无损的千年铜镜,让现场的围观者纷纷发出一阵惊呼。据赵德林介绍,因为墓室曾被盗墓者“光顾”过,有空...
战国镜或出黑马 唐镜仍是绩优股 2011年的纽约佳士得“思源堂中国青铜器珍藏”专场,压轴拍品——唐代花瓣形龙纹铜镜以超出估价数倍的229.74万元人民币拍出,创造了纽约市场近年中国铜镜拍卖纪录。这使得许多当时高价收藏汉代甚至春秋时期铜镜的藏家一方面后悔“买早了几百年”,一方面又期待行情轮转,花落自家。 针对近年来飙升的古镜行情,古镜藏家孔祥星表示,“古镜的收藏与传统古董字画不同,未必年代越...
在刚结束的秋拍中,瓷杂板块整体行情出现回落,特别是作为行内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成交不佳,令部分藏家丧失信心。行家们在探讨瓷杂市场行情时表示,行情冷淡令商家和物主都谨慎惜售,收藏者最好要挖掘近年的冷门品种入手。 瓷杂市场瞩目的香港苏富比和中国嘉德(微博)秋拍中,瓷杂部分的成交都不如此前,孔超认为,主要原因是估价不够合理。“现在市场出现明显的极端现象:精品价格坚挺,中端瓷杂之前水涨船高,因此...
仪征博物馆馆藏文物专题陈列展“明镜照古今——仪征博物馆馆藏古代铜镜特展”于兔年岁末隆重推出,为市民送上新年文化大餐,这是仪征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的首次公开展示。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2月28日期间,市民可以免费来馆参观,自由徜徉于铜镜营造的古韵风情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明镜照古今——仪征博物馆馆藏古代铜镜特展”开展仪式当天,还举行了《仪征馆藏铜镜》发行式。展览与书籍相映成辉,向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