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桐乡市博物馆收藏的29件青铜器在安徽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顺利完成保护性修复工作,安全返回。 桐乡市博物馆收藏有数百件青铜类文物,大部分是考古发掘出土的。由于江南地区气候潮湿,土质偏酸性,非常不利于青铜类文物的保存,故而绝大部分文物出土时腐蚀严重,多数藏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或残缺。为更好地向市民展示这批文物的旧有风采,更好地做好文物保管工作,桐乡市博物馆联系安徽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经过...
(记者叶超)江苏省宿迁市一施工工地的战国古墓于日前完成考古发掘,在其丰富的文物中,成套的9个青铜编钟尤显珍贵。这些文物对研究宿迁乃至苏北地区的战国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物参考价值。 此次考古发掘的战国古墓位于宿迁市宿成区的一处建筑工地,为南北走向的土坑墓,南面是外藏椁,北面是主墓室。外藏椁内,共出土了青铜编钟、三足青铜鼎、青铜簠、陶磬、陶豆等多种文物。而主墓室曾被盗过,已空无一物。 宿城区博物馆...
1960年6月间,在土默特旗水涧沟门发现一座古墓葬。墓位于水涧沟门村东1里许,大青山麓水沟旁之土丘上,为竖井土坑墓,表土下即为墓口,墓底深约1米半。尸骨头向北偏东,人架已腐朽,仅留头骨及腿骨。随葬品全部为铜器,计有: 一、 铜兽:二件。大耳,细长颈,四肢直立,作伫立向后瞭望姿态,生动有力,形似驴。头部系另铸插放焊接在颈部者,现完整之一件仍见有缝,破裂之一件并可见接焊情况。前后肢相对一起,下有焊...
据《潮州日报》报道 红底的挂屏上,镶嵌着一对用生铜錾刻而成的龙凤,龙凤祥云环绕似欲扶摇而上……在民间工艺荟萃的潮州,巧夺天工的木雕、刺绣并不少见,但这种用生铜錾刻的作品却是少之又少。日前,记者探访了79岁的潮州市金银雕工艺师刘松炎,听他讲述自己醉心青铜浮雕艺术的故事。 浮雕创作无形之物最难 走进刘松炎家中,屋内摆满了山水、景观等近十件精致的浮雕工艺品。乍看上去,记者还以为是木雕、刺绣的工艺...
古玩辨伪之铜镜3 丁 孟 现为故宫(微博)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微博)文物鉴定委员。 这时期主要流行“日光镜”和“昭明镜”,镜名是以镜上的铭文内容而定的,常见的日光镜铭:“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昭明镜铭:“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从铭文内容不难看出,卖者在自夸铜镜...
大江网讯 记者 朱正 报道:2月19日,大江网记者从江西省博物馆获悉,经过馆内专家多轮评议、从数以十万计的馆藏中遴选出的20件江西省博物馆经典文物,已经按月逐一向广大观众公开展示。目前,江西省博正式展出经典文物“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大鼎”,广大市民可免费参观。 在本次评选活动中,公众可以与众多文物专家一道,共同决定江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归属。江西省博物馆网站也将同步展示和跟踪。同时,广大市民...
⊙记者 唐子韬 “如果说中国商周青铜礼器被誉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皇冠,那么战国、两汉、隋唐青铜镜之中的优秀作品无疑是皇冠上的那颗璀璨明珠。”这是国内著名青铜收藏专家冯毅给予铜镜的至高评价。 在10年前,在铜镜还未得到收藏界重视的时候,他便带领着一些收藏爱好者开始了古铜镜的收藏。去年,他以3500万元高价从日本青铜器藏家千石唯司的手中购得一面唐代海兽葡萄镜,成为业内佳话。 冯毅告诉记者,在他...
“宿迁考古首次发现青铜编钟!”昨天上午,宿迁博物馆一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这处墓葬中,不仅有青铜编钟,还有青铜鼎,陶制的磬、青铜簠等多种文物。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青铜编钟的发现,不仅在宿迁属首次,就是在整个江苏地区都极为罕见。 古墓葬中发现青铜编钟 宿迁老城区属马陵山余脉,自古就是宿迁的风水宝地,墓葬一直比较多。解放后,由于宿迁市区人口增加,城区逐渐扩大,这些风水宝地也逐渐被工厂征...
出土的编钟保存完整 见习记者 杨亦文 摄 “宿迁考古首次发现青铜编钟!”昨天上午,宿迁博物馆一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这处墓葬中,不仅有青铜编钟,还有青铜鼎,陶制的磬、青铜簠等多种文物。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青铜编钟的发现,不仅在宿迁属首次,就是在整个江苏地区都极为罕见。 古墓葬中发现青铜编钟 宿迁老城区属马陵山余脉,自古就是宿迁的风水宝地,墓葬一直比较多。解放后...
记者 唐子韬 “如果说中国商周青铜礼器被誉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皇冠,那么战国、两汉、隋唐青铜镜之中的优秀作品无疑是皇冠上的那颗璀璨明珠。”这是国内著名青铜收藏专家冯毅给予铜镜的至高评价。 在10年前,在铜镜还未得到收藏界重视的时候,他便带领着一些收藏爱好者开始了古铜镜的收藏。去年,他以3500万元高价从日本青铜器藏家千石唯司的手中购得一面唐代海兽葡萄镜,成为业内佳话。 冯毅告诉记者,在他看...
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大堡山墓地出土战国铜玺2枚,其中,一枚古玺印面深铸阳文“明上”2个字,另一枚古玺印面深铸阳文“正行亡私”4个字。墓地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十一号村东南的大堡山山顶,面积约5000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墓葬51座,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式主要有仰身直肢葬和仰身屈肢葬2种。墓地共出土陶、铜、铁、玉、石器等随...
考古采集到的陶片 碧江区坝黄镇方田坝遗址(碧江区文物局提供) 锦江流域考古挖掘现场 锦江流域考古挖掘现场 考古挖掘出土的铜钲,目前全国仅有九件 山水秀丽的锦江流域历来都是文化繁荣之地,在名山秀水的哺育下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日前,记者从铜仁市碧江区文物局获悉,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仁市文物局组成专业考古队伍,对铜仁锦江流域发...
即墨孙先生麦地发现汉代铜镜 “即墨有名孙先生在乡下的田地里,挖出一面铜镜。”今天上午,本网新闻热线接到山东即墨多名市民的电话反映称,在即墨店集镇有村民在麦地里挖出一面长满铜锈的铜镜,但这面铜镜做工非常精致。通过专家的现场确认,这面铜镜是距今有2000多年的汉代铜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古代铜镜做工精美 “这面铜镜非常精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