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一 图二 2007年的香港佳士得(微博)春拍,澳门赌王何鸿燊先生以1376万元投得清朝康熙皇帝的御制宝座,打破御制宝座当时的世界拍卖纪录。 此五屏式填彩漆龙纹宝座(图一)四角抹圆呈弧形。方中带圆。面下有束腰,四面壶门式牙条,与四腿呈鼓腿澎牙式结合。四足为内翻马蹄。带托泥。面上五屏式座围,正中...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铃铛杯,款口径:8cm 这件造型优美典雅的康熙青花山水人物铃铛杯,是康熙官窑的杰作,它最早出自1999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由于胎体雪白轻盈,整个杯子薄可透光,造型为撇口深弧,显得分外玲珑秀巧,釉水晶莹剔透,青花发色具有康熙青花的特点,鲜明轻快,明媚如洗,画面展开宛如一幅名师大家的山水手卷,采用了传统水墨画的笔法,皴染细致入微,构图疏朗有致,远山、澄湖、渔舟、民舍、草亭、柳树均层...
清康熙青花狮纹将军罐 青花开光(开窗)仕女莲花纹筒式瓶(光绪年间仿康熙年间制品) 康熙时期的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光绪在晚清时代,相对比较强盛,有“光绪中兴”之说,出于多种原因,光绪朝仿制康熙时期的瓷器的现象多有出现,...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福建厦门 何小麟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7位名士,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衷于清谈和玄学,谈吐不俗,而又行为放荡不羁。他们对时政持超脱旷达的态度,常结伴游于林间,寄情山水,纵酒欢歌,悠然自得。这种处世态度被统治阶级所崇尚。其故事被历代...
康熙行书《笃志经学》 新浪收藏讯2012年10月28日晚8点,中国嘉德(微博)2012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康熙皇帝行书《“笃志经学”·并四十名臣诗》1500万起拍,最终以2300万的价格成交。此件拍品之前估价2000万-3000万,尺寸是横批:66×220cm.26×865/8in,约13.1平尺;册页:...
景陵(资料图)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 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后。景陵地宫内,除了葬康熙皇...
名称:清康熙 黑漆嵌螺钿鹿鹤庆寿彩蝶花果纹香几 年代:清康熙 尺寸:69.5 x 32.3 x 32.3cm 款识:“大清康熙癸丑年製”款 此香几属于一组御制纪年成套黑漆家具,妙饰螺钿,时佐以金箔银箔,以卓越技艺镶嵌而成,十分珍稀罕有。此套家具乃宫廷作坊御制,展现该时期工艺之细腻及康熙年间螺钿漆器作品之精湛。螺钿及彩漆乃康熙时期最精美的工艺作品之一,故宫博物院藏宫廷...
清康熙西厢记故事图斗笠碗 作者:江西九江 初澜 斗笠碗,是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有一只清康熙青花西厢记故事图斗笠碗(见图)。该碗做工精细,直径为20.7厘米,外表大方美观,胎体轻薄,形制周正。碗内口沿绘锦地海棠形开光,开光内分绘四组花朵纹...
康熙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所以康熙瓷器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光绪在晚清时代,相对比较强盛,有"光绪中兴"之说,出于多种原因,光绪仿制康熙瓷器的现象多有出现,好者几可乱真。所以准确的区分康熙和光绪瓷器,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制作工艺上看,有粗、细之分。这主要是指旋胎及底足的处理。...
图中这只康熙年的青花瓷大盘,主图画着女店主殷勤敬酒,一壮汉背面而坐,一仆人在偷偷地笑。让人立即想到《水浒传》中在十字坡开黑店的孙二娘。孙二娘绰号母夜叉,她在孟州十字坡开了家客栈,十字坡地处交通要道,她的客栈以包子鲜美闻名江湖。“菜园子”张青因误伤人命,被官府通缉捉拿,闯进十字坡包子客栈,在与孙二娘父女的冲突中被孙二娘制服。孙老东家见张青憨实可信,令其入赘当了女婿。孙老东家一死,孙二娘接下了包子客栈...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
明代洪武时釉里红瓷器较多,其造型纹饰有元代遗风,颜色浅红浅灰,很少有纯正的。宣德朝的釉里红烧制极为成功,形成了鲜艳的宝石红色。因对铜红釉烧造技术掌握较好,所以纹饰浓淡自如。值得注意的是,宣德釉里红瓷主要采用涂抹法,洪武朝盛行的那种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器,并不多见。常见纹饰有云龙、三鱼、三果。器型秀美,有高足碗,撇口碗等。其中釉里红三鱼高足碗,雍正朝仿品很多,其中有一部分直书"大清雍正年制"官款,也...
五、珐琅彩瓷 珐琅在明初永乐时传人,当时主要用于铜器装饰,以景泰时烧成的宝石蓝色最好,故称景泰蓝。18世纪初,画珐琅的技法在法国已经成熟,并经由传教士带来中国,当时康熙帝对于珐琅物品甚为珍爱。初期 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据清官造办处档案记载:由景德镇烧出素瓷运至京城,再由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画彩,经炉火烘烤而成。因此珐...
二、釉里红 康熙时期的釉里红制造成就是相当突出的,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康熙釉里红器的品种很多,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清代釉里红各品种绝大数是康熙时期始见并为康熙时期所仅有的。康熙的釉里红仅次于当时的青花瓷,色调艳、纹饰清楚。有的色较浓重、有的呈粉紫色。传世的康熙釉里红器,基本上都是官窑器,器型有盘、碗、梅瓶、油锤瓶、大缸、马蹄尊、苹果尊、摇铃尊、洗...
清代200多年间,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堪称盛世,这时的瓷器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康熙朝历时61年(公元1662—1722年),康熙皇帝勤奋好学,主张“学人之长”,从外国引进新的彩料,为粉彩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正式恢复御器厂后,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在规模和工艺技术上都有了很多创造和革新。瓷务管理方面由皇帝亲自选派督陶官,这些督陶官由地方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