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6日下午,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省图举行“天禄琳琅装具修复暨瓷青羊脑笺纸张修复与研究项目”专家论证会,以及《修·行——潘美娣与古籍修复》首发式暨潘美娣从业五十三周年座谈会,并再次开展馆藏国家级珍贵古籍修复项目。 其中的古籍《万卷菁华》为宋刻本,清乾隆“天禄琳琅”藏书,海内孤本。海内外现存83册,山东省图书馆馆存80册,国家图书馆存1册,北京市文物局存2册。此次修复项目...
12月17日至19日,为期三天的“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承办。 论坛以“鉴定”“修复”“保护”为主题,举办了多场学术报告会和圆桌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文献书画等纸质文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揭...
1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主席兼曼谷办事处文化部主任杨碧幸(DuongBichHanh)在贵阳为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颁发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奖牌。这是贵州以旅游为主导的项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三门塘刘氏宗祠修建于清代,是一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2013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内部被改造,且年久失修,宗祠外墙开裂、倾斜,部分泥塑风...
清代 吴历 观瀑图 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于12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 此次论坛汇集了博物馆、美术馆、画院、高校等专家学者,将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范围,从中国本土性扩展至国际性,并以“鉴定”、“修复”、“保护”为主题,深度挖掘中国古书画乃至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度,通过中国传统修复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解决鉴定、修复与保护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
论坛在人大世纪馆举办 2016年12月17日,在万众期待之中,《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在京隆重开幕。本次国际高峰论坛以“世界因遗产而璀璨”为核心,以“不断回望与前进”的文化视野,就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修复与保护问题召开的此次有广度、有深度、有精度、有高度,还有新度的,传承人类精神文明遗产与再创璀璨世界的文化盛宴。本次盛宴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
资料图 2016年尼泊尔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防灾四川研修班12月14日在成都举行开班仪式。 参加此次研修班的12名学员均来自尼泊尔文化旅游民航部。此次研修以世界遗产保护为视点,建筑学为主线,综合多学科研究思路与方法,立足于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历史地区保护与更新、传统建筑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防灾、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协力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学员们除进行相关课程的...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政府12月8日晚在莫斯科议会剧院举办“2016莫斯科修复”颁奖典礼,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因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荣获“修复项目优秀组织工作奖”和“优秀修复项目奖”。 莫斯科文物局局长叶梅里亚诺夫在致辞中说,文化传承是一项永久的事业,离不开成百上千修复工作者的倾情投入,离不开各个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大力支持。中方高质高效完成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作,为莫斯科文物修复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台湾历史博物馆9日举行记者会宣布,耗时一年完成49件馆藏常玉画作的修复工作,这批画作据估市价约50亿元新台币。 旅法华裔画家常玉的画作是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常客”。这位身世坎坷的画家1901年在四川南充出生,1921年前往法国学画,1966年终老巴黎。他以东方水墨写意流畅的书法线条融合西方“野兽派”的简洁强烈特色,独创颇具辨识度的绘画风格,一度与徐悲鸿、林风眠等齐名。 史...
资料图 12月3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承接的“新疆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报告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召开。 会议由新疆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乌布里•买买提艾力主持,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王炜林,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5位专家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新疆博物馆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代表及专家...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日媒称,围绕中国“万里长城”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城墙修复工程,很多人批评称这让“景观毁于一旦”。政府致力于保护日益老化的长城,但面临的课题堆积如山。 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8日报道,沿着陡峭的细长山路行走了30分钟,眼前呈现出上部扁平、被铺装成像白色人行道那样的石墙。这里是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小河口长城”(约8.9公里),是明代建造的长城。 ...
针对社会热议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一事,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关于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抢险加固工程处理工作的函》,要求辽宁省文物局对事件相关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进行调查,依法问责、严肃处理;针对影响长城历史面貌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调查、处理情况及整改方案10月31日前进行报告。 针对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一事,国家文物局派出调查组赴现场调查,...
由萧寒执导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本月16日全国上映,昨日,导演萧寒和文物修复师史连仓现身重庆,与观众分享自己拍摄的幕后。萧寒表示自己推出电影版,除了想完成自己的夙愿,也希望有更多观众能够走进影院看看这种类型的影片。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今年元旦播出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电影版则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故宫里木器组、钟表组、字画组、陶瓷组、漆器组的修复师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片中增添的一些日常...
青铜器修复资料图 就在今年年初,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成为“网红”,该片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了北京故宫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也让这些国宝守护者开始受到外界的关注。 在天津博物馆,也有这样一群文物修复工作者,他们在鲜有外人踏入的角落里,几十年如一日用心血守护着那些珍贵遗存。 青铜器修复一般有十多道工序,包括清洗、去锈、整形、补配、焊接、雕刻、上色、做旧...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承办,国际国内各大博物馆提供学术支持的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12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举办,据悉,除了国际高峰论坛外,在12月17日、12月18日和12月19日这3天内,还将有13场国际学术报告会、1场国际圆桌会议和1个2016中国古书画精品展,国际国内专家齐聚中国人民大学探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